子任務一 功能性單糖
一、功能性單糖種類
(一)果糖
果糖為一種單糖,全稱D-阿拉伯型己酮糖,白色晶體或粉末,商品常帶淺棕黃色,味很甜。密度1.6g/cm3,熔點103℃~105℃。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有旋光性,其溶液有變旋現(xiàn)象。無醛基而具活性酮基,能發(fā)生銀鏡反應,氧化產(chǎn)物為羥基乙酸和三羥基丁酸。與石灰水可形成果糖鈣沉淀,但通入二氧化碳又可復出果糖。
果糖以游離的形式大量存在于水果的漿汁和蜂蜜中,是牛和人的精液中存在的唯一的還原糖。水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無需通過胃來消化,它可直接進入小腸被吸收。
果糖作為重要的功能甜味劑,具有獨特的性質。果糖是所有糖中最甜的一種,甜度是蔗糖的1.5倍,低溫下可達1.8倍,且不易被口腔微生物利用,對牙齒的不利影響比蔗糖小,等甜度下能量低,可應用于低能量食品。在生物體內(nèi),果糖也可以被氧化以提供能量,因其代謝途徑不受胰島素制約,且糖尿病患者對果糖的耐受力大于葡萄糖,用果糖作患者的甜味劑一般不影響病情。因此,果糖可作為蔗糖的替代品供糖尿病人食用。
(二) L-單糖
L-單糖的物理化學性質和其對應的D-單糖基本一樣。L-單糖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以L-阿拉伯糖為例,首先L-阿拉伯糖能抑制水解雙糖的酶,因此能抑制因攝入蔗糖而導致的血糖升高,簡稱抑制雙糖水解的降糖作用。其次,因L-阿拉伯糖對雙糖水解酶的抑制作用,使在小腸里沒被分解的蔗糖在大腸里被微生物分解產(chǎn)生出大量的有機酸,這種有機酸對肝臟合成脂肪有抑制作用,再加上L-阿拉伯糖在小腸里對吸收蔗糖的抑制作用,從而減少了體內(nèi)新脂肪的產(chǎn)生。L-阿拉伯糖是預防“三高一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的重要功能糖。
二、功能性單糖制備工藝(以果糖為例)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果糖制品主要包括結晶果糖和高果糖漿兩種,人們常將兩者相混淆。事實上,它們是不一樣的產(chǎn)品,成分組成相差很大。食品化學品法典中規(guī)定的純結晶果糖純度為≥98.0%,葡萄糖含量≤0.5%。高果糖漿是含有一定濃度果糖的濃縮糖漿,即除了含有果糖外還含有葡萄糖、麥芽糖、糊精等物質。
純結晶果糖可以從玉米淀粉和蔗糖中制得。對于前者,從玉米中提取玉米淀粉,淀粉經(jīng)水解得葡萄糖,再由葡萄糖酶轉變葡萄糖成果糖;而后者則是將蔗糖中的雙糖酶化分解,從而釋放出葡萄糖和果糖。在兩種方法中,果糖最后都被結晶化,碾磨成所需顆粒后進行包裝。蔗糖是工業(yè)生產(chǎn)果糖最豐富的原料,將蔗糖進行水解、分離、結晶,來生產(chǎn)晶體果糖是一種較廉價、更直接的方法。下面介紹一種由中國石油大慶石化公司研究院研發(fā)的利用蔗糖生產(chǎn)結晶果糖的生產(chǎn)工藝。
(一)生產(chǎn)原理
蔗糖是由α-D-葡萄糖和β-D-果糖各一分子,按α,β(1-2)鍵型縮合、失水形成的雙糖。蔗糖在稀酸的催化下可水解成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果糖,用固定化葡萄糖異構酶將葡萄糖轉化為果糖,然后用色譜分離等方法分離葡萄糖,最后進一步經(jīng)濃縮、結晶、洗滌、干燥制得成品。
(二)生產(chǎn)工藝流程
(三)工藝操作要點說明
1.蔗糖水解
將定量蔗糖和定量水投入到溶解釜,稍微加熱,使蔗糖加速溶解,待完全溶解成40%~60%的溶液后,送入水解釜,加稀鹽酸,調溶液pH值至酸性,攪拌加熱至溶液沸騰,2h后取樣測定其DE值。當DE值≥95%時,降溫,出料,送去精制,以脫去有機色素、各種金屬非金屬離子等雜質,從精制段出來的為無色透明的中性果葡糖漿溶液,含42%以上果糖和少量蔗糖。
2.果葡糖液的分離
其依據(jù)是色譜分離的基本原理。吸附塔內(nèi)的吸附劑對果糖的滯留作用遠大于葡萄糖。當精制后的果葡糖液進入裝有吸附劑的吸附塔后,果糖被吸附,而葡萄糖不被吸附,在解吸劑的作用下,葡萄糖與解吸先從吸附塔一端流出,而果糖與解吸劑最后流出,除去解吸劑,得到果糖和葡萄糖,達到分離目的。根據(jù)上述原理,精制合格的果葡糖液通過多通旋轉閥的分配被泵入相應的吸附塔節(jié),經(jīng)一定時間的吸附、解吸、沖洗后獲得的高純度葡萄糖、果糖依次由相應的產(chǎn)品管線連續(xù)地流入貯罐,果糖的濃度一般為10%~25%,純度≥90%。生產(chǎn)中,嚴格控制物料的pH值及解吸劑的純度,以防吸附劑中毒;高溫易分離,但產(chǎn)品易氧化,要控制好系統(tǒng)溫度。由出料的濃度、純度來控制進料流量和吸附分離時間,以保證產(chǎn)品的質量要求。分離后的果糖液經(jīng)精制、濃縮成為高純果糖漿,也就是所謂的第3代果糖,可用來制結晶果糖,也可直接用于食品。
3.葡萄糖異構為果糖
將濃縮至40%~45%的葡萄糖液,通入裝有異構酶的3級串聯(lián)的組合異構反應柱,控制溶液pH值在酸性和適當物料溫度,同時以保證流出物料中果糖含量≥42%來控制物料的流速。異構化糖液經(jīng)精制后,送去作分離原料。異構酶在酸性下有較高的活力,但副反應也多;加熱有利于平衡向果糖移動,但異構酶的活力容易消失。必須控制pH和溫度。
4.結晶
分離后的果糖液中仍含有少量葡萄糖和低聚糖,應用結晶方法可使果糖結晶析出,而葡萄糖和低聚糖則留在母液中,達到進一步分離精制的目的,從而制取含果糖99.0%以上的無水結晶果糖。將分離出的果糖液精制,分步濃縮至80%以上,以稀酸調pH值呈微酸性,并于60℃以上加入高濃度乙醇,混合均勻,送入結晶罐,調整物料溫度低于60℃,并加入少量晶種,再次使物料溫度降至60℃以下,結晶8~60h左右可出料,將結晶洗滌,分離、干燥可得>99.0%的無水結晶果糖,收率>90%。
三、功能性單糖在食品工業(yè)中的應用
功能性單糖產(chǎn)品具有蔗糖不可比擬的性能優(yōu)勢,屬于一類天然營養(yǎng)甜味劑,過去難以應用于各種食品配方中,原因是價格昂貴。但隨著工業(yè)化生產(chǎn),在歐美、日本等發(fā)達國家功能性單糖產(chǎn)品已用于功能食品、營養(yǎng)保健食品、冷飲食品以及低熱值食品和運動型飲料配方中,在食品加工的很多領域正逐漸完全或部分取代蔗糖。
(一)應用于焙烤食品
L-阿拉伯糖分子結構穩(wěn)定,在高溫下不被分解,因此可以用于焙烤食品中。高熱量食品中,如蛋糕、蛋黃派等烘焙食品中添加一定量的L-阿拉伯糖能夠降低單位能量密度。由于L-阿拉伯糖分子結構中含有醛基,屬于還原性單糖,當它與蔗糖混合制備焙烤食品時,會與面團中的氨基酸、蛋白質等物質發(fā)生美拉德褐變反應,使烘焙產(chǎn)品的風味更加獨特、顏色更加亮麗。果糖與葡萄糖在面包烘焙過程中也會發(fā)生美拉德反應,產(chǎn)生焦黃色澤。同時,果糖吸濕性強,用于面包、糕點等焙烤食品中,能較長時間保持食品地松軟結構,延長其貨架壽命。
(二)應用于糖尿病人和肥胖病人食品
果糖優(yōu)于其他甜味劑最重要的一點是其生理代謝特性。果糖在體內(nèi)的代謝不受胰島素的控制。在肝臟內(nèi),果糖首先磷酸化生成1-磷酸果糖,然后分解成丙糖,丙糖進一步合代為葡萄糖和甘油三酯進入酵解途徑。果糖的這個特性,使得果糖可作為糖尿病患者的食物甜味劑,并廣泛用于老年和兒童食品中。
(三)應用于運動飲料、能量型飲料
果糖在體內(nèi)代謝不會產(chǎn)生乳酸,不會引起肌肉酸、痛、倦怠感。果糖與體內(nèi)的細胞鍵合力強,在極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下釋放熱能,具有強化人體耐力及代謝的效果,是運動飲料的良好甜味劑。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