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藺相如列傳秦王性格
寬大胸懷得人心
藺相如 寬大胸懷得人心
藺相如,相傳為河北曲陽人。戰(zhàn)國時期趙國上卿。在強秦意圖兼并六國、斗爭逐漸尖銳的時候,不僅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氣,讓秦國屢屢受挫,更難得的是,他有容人之量,以大局為重,是一位胸懷廣闊的政治家。
戰(zhàn)國時期,趙惠文王因藺相如在和氏璧一事立功,拜他為上卿,官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因此心中感到十分不痛快,因為他向來居功自傲。他認為藺相如不過是因為一塊石頭就這么受重用,很不服氣,揚言一定要當面侮辱藺相如。藺相如知道這件事以后,不想和廉頗發(fā)生矛盾沖突,也不愿意和廉頗爭位次高低,便處處留意,避讓廉頗,上朝時也假稱有病以便回避。有一次,藺相如乘車外出,遠遠見廉頗的車子迎面過來,就急忙叫手下把車趕到小巷里避開。藺相如的門客都認為藺相如害怕廉頗,非常氣憤,就對藺相如說:“我們一直認為你很勇敢,連秦王都不害怕,可是現(xiàn)在一個小小的廉頗就把你嚇成這個樣子,上朝都不敢,路上遇見還要躲開。我們對你太失望了?!碧A相如連忙解釋說:“依你們看來,是廉將軍厲害,還是秦王厲害?”門客們說:“當然是秦王厲害?!碧A相如說:“對了,秦王威懾天下,我都敢在朝堂上斥責他,侮辱他的臣子,難道我還會害怕一個廉將軍嗎?只不過我是想,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對趙國用兵,正是因為有廉將軍和我兩個人??!如果我們兩個人爭斗起來,那勢必不能共存,所謂‘兩虎相斗,必有一傷’,這不是正合秦國的心意了嗎?我對廉將軍一再退讓,正是以國家利益為重,把私人恩怨拋在腦后?。 ?/p>
藺相如的話,使手下人極為感動。他們也學(xué)藺相如的樣子,對廉頗手下人處處謙讓。此事傳到了廉頗耳中,廉頗為藺相如擁有如此寬大的胸懷而深深感動,更覺得十分慚愧。于是脫掉上衣,在背上綁了一根荊杖,到藺相如家中請罪,并沉痛地說:“我是個粗陋淺薄之人,真想不到先生對我如此寬容。”
藺相如見廉頗態(tài)度真誠,便親自解下他背上的荊杖,請他坐下,兩人坦誠暢敘,從此誓同生死,成為至交。
?妙語點睛
藺相如多謀善辯,膽略過人。他以國家利益為重,不畏強暴,出使秦國,留下了流芳千古的“完璧歸趙”的故事。他為了國家利益,忍辱負重,終使大將廉頗“負荊請罪”。寬容的力量如此偉大,“將相和”的典故為歷代人們所傳頌。
?警世良言
有容乃大,無欲則剛。
——《古今楹聯(lián)類篡》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