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中式英語的定義
李文中教授在《中國英語與中國式英語》一文中給“中國式英語”定義如下:中國式英語就是指中國英語學習者與使用者由于受母語的影響,硬套漢語規(guī)則和習慣,在英語交際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合規(guī)范或不合英語文化習慣的畸形英語。
美籍專家瓊·平卡姆(Joan Pinkham)女士在其著作《中式英語之鑒》中,將中式英語(Chinglish)描述為一種既非英語又非中文的畸形雜交語言,并戲稱其為“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平卡姆2000)
中國式英語可分為兩種。一種是Chinese English或Chinglish(中式英語),一種是China English(中國英語)。就某種意義而言,Chinglish(中式英語)是用中式的語法及思維模式和英語詞匯組合成的,屬于語言不規(guī)范使用。而China English(中國英語)則是中國特有、富含中國文化特色、且基本符合英語語法規(guī)范的語言,是國際英語大家庭的一員,是允許存在的。例如中國英語當中的“Gong Fu(功夫)、 Qigong(氣功)、 Yin Yang(陰陽)”等詞,都已進入了英文詞典,被廣大英語讀者接受。
金惠康教授認為,雖然中式英語和中國英語都受漢語和漢文化的影響,但兩者之間有很大差異。中式英語是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常出現(xiàn)的過渡語,一般是對個體的語言特征而言,并處于不斷的自我修正之中,是一種英語學習中典型的負遷移。而中國英語則以國際規(guī)范英語為核心,把中國獨有的文化、事物、意念和傳統(tǒng)等通過音譯、譯介及語義再生等手段傳入國際(英語)社會,同時也融入許多具有中國特色的表達方式,如別有風味的詞匯、句式、認知方式及行文手段。中國英語是對群體語言特征而言,在理論上和句法上相對穩(wěn)定,是出于需要才有意識、有目的、規(guī)范地“借用”各種漢式說法,用來描述中華文明和表達中國人對世界和事物的獨到看法。中國英語的使用主體是中國的各英文媒體(包括港、澳、臺地區(qū))和海內(nèi)外長期用英文寫作的中國人、大中專院校研究和使用中國英語的群體和從事漢英對譯的工作人員。中國英語符合基本的英語規(guī)范,能被國際英語的讀者所理解和接受,其漢語和漢文化的正遷移被最大限度發(fā)揮,而其負遷移則被盡量壓抑。(金惠康2004)
簡單例證釋義如下。
例1.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中式英語build a home of spirit shared by the whole Chinese nation
中國英語build the common spiritual homeland for the Chinese nation
簡評:“a home of spirit”易給英語讀者以“精靈之家”的錯覺,容易引起誤解。而“spiritual homeland”則更符合英文中“精神家園”的意思。
例2.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始終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中國英語We must unswervingly implement the Party’s basic line for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consistently concentrate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stick to the Four Cardinal Principles, and press ahead with reform and opening-up.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