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思想誤區(qū)
第十二章 短線交易心理實戰(zhàn)
炒股就是炒心態(tài)
為什么事前沒有看明白?為什么總是虧損?當你在這樣抱怨懊悔的時候,你有沒有在心態(tài)上找原因呢?上漲時總是漲了再漲,貪婪取代了理智;下跌時心態(tài)不穩(wěn),總是怕跌了再跌,讓恐懼蒙蔽了雙眼,結(jié)果就是一直在虧損。
在同樣的股市中,有人賺得盆滿缽盈,有人卻血本無歸;有人因炒股變成富翁,有人卻因此傾家蕩產(chǎn)。為什么?因為決定成敗的最終因素是心態(tài)。炒股高手之間較量的不再是具體的技巧,而是心態(tài)。
沒有良好心態(tài)的人,總是嫌自己的股票漲速太慢,看著瘋長的牛股就馬上拋出自己的“瘟股”,去追“瘋?!薄=Y(jié)果剛追進去,“瘋牛”立刻下跌;于是再一次換股……這樣折騰了幾個來回,雖然抓了很多好股,但結(jié)果還是兩手空空。還有的人,股票被套牢后,剛上漲一點兒,就立即出手,結(jié)果拋出去后,發(fā)現(xiàn)還在瘋漲,懊悔不已。
尤其是對于短線投資者來說,由于是在短時間內(nèi)買進賣出,對公司的長遠業(yè)績考慮的比較少,操作主要從技術(shù)方面入手,因此,良好的心態(tài)更是取得短線搏殺成功的前提。
股市大師楊百萬曾說,炒股是六分心態(tài),三分技術(shù),一分運氣。的確,起初,炒股是炒好奇、炒興趣,后來是炒技術(shù),再就是炒判斷力、炒智慧,但最終是炒心態(tài)。
一位哲人曾這樣說:“要么你去駕馭生命,要么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tài)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師?!痹诠墒兄校膽B(tài)的好壞決定著你投資的成敗。
很多股民為什么總是虧錢?不是因為他們的智商不夠高,而是因為他們的心態(tài)不夠好。有時候,他們選中了一只極有升幅潛力的好股票,但往往由于心態(tài)不穩(wěn),在持股的信心和耐心上出了問題,結(jié)果在股票上升的初期就被莊家洗了出來。
股市交易是一場激烈的心理戰(zhàn),股價的波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交易雙方的心理變化過程,從某個方面而言,股市搏的就是心理素質(zhì),最終的贏家大多是那些心理素質(zhì)較好和心態(tài)較平和的人。
我國股市中流傳著這樣一個寓言故事:很久以前,山上的寺廟里住著一個得道高僧,在山腳下有一個證券公司,與寺廟遙遙相對。一天,寺廟里來了很多股民,他們紛紛在菩薩面前燒香,希望菩薩能保佑他們脫離苦海。老和尚一看,關(guān)心地問他們是怎么回事。股民們說:“大師,你有所不知,股票大跌,我們被深度套牢,賠了很多錢,這可怎么脫身?。 崩虾蜕幸宦?,善心大發(fā),心想: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于是,他傾其所有,從股民手里把股票都買了進來。一段時間后,股市大漲,一股難求,股民們又來廟中拜佛燒香,希望能買到股票。于是,慈悲的老和尚把所有的股票又賣給了股民們。經(jīng)過這一番來回,老和尚賺了很多錢,于是大家紛紛向老和尚討教炒股的秘訣。老和尚說:“何來秘訣,我只是無欲無求,抱著一顆善心罷了!”
這則寓言故事說明,一個能賺到錢的股民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態(tài),不以漲喜,不以跌悲,賺而不喜,虧而不憂。然而,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畢竟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漲而喜,跌而悲,是人之常情。
炒股最忌諱患得患失,把股價的漲跌看得過重,要知道,沒有永遠漲的股市,也沒有永遠跌的股市。我們追求的應是一種心態(tài)的平和。漲了,不盲目樂觀,忘乎所以。跌了,不盲目悲觀失望,懊惱不已。
人的行為是受心理支配的,要在股市中取得成功,首先就要培養(yǎng)良好的心態(tài)。要冷靜而不猶豫,謹慎而不恐懼,果斷而不盲動,大膽而不貪婪,謀定而后動,知止而有得,不管你是賺還是虧都要及時總結(jié)經(jīng)驗和教訓并牢牢記住操作過程中的得與失。
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無論發(fā)生了什么,心態(tài)都不要受到影響。這樣就多了一份平靜,少了一份急躁;多了一份理智,少了一份盲目,使大腦始終保持清醒,不為市場的變化而影響心態(tài)。
炒股就是炒心態(tài)。當你真正平靜地對待一切之后,投資觀甚至世界觀都能得到升華。在平靜中積蓄的是一種力量,是一種不斷奔向成功的力量。
常見的思想誤區(qū)
一、所有的股民都適合炒短線
很多人認為,只要方法得當,每個人都能炒短線。其實不然,短線操作的核心是追漲殺跌,其殺傷力非常大。要買在低位,賣在高位。
那么,什么樣的人不適合做短線呢?主要有以下四種:
(1)總是擔心個股大漲,不敢追龍頭股的人。這種類型的人總是死守自己手上的牛皮股,白白地錯過大好的機會。他們總是認為,一波行情啟動之后,每只個股都會漲。而有這種想法的人恰恰不適合做短線。
(2)年齡較大及不能做到眼明手快的人。因為很多個股行情很短,要求短線操作眼明手快。這一點對年長的人不太適宜。
當然,年齡大的朋友也可根據(jù)自身的狀況來決定是否做短線,如果具備條件,也當做無妨,這里只是做個建議。
(3)對買賣信號執(zhí)行不果斷,性格優(yōu)柔寡斷的人。短線機會是稍縱即逝的,無論是買入還是賣出,短線講究的都是果斷、快速,對某只股票有信心就果斷買入,沒有信心就果斷賣出,不容有稍許猶豫。如果你優(yōu)柔寡斷,反應總是慢半拍,對買賣信號執(zhí)行不堅決,就會在猶豫間錯過了最佳的時機。
例如,在盤口快速果斷介入是獲取預期回報的前提。但由于你對某種K線形態(tài)沒有信心,沒有實戰(zhàn)經(jīng)驗,就要果斷舍棄,靜觀其變,以超然物外的坦然心態(tài)去面對。
(4)不嚴格執(zhí)行止損紀律的人。交通事故頻繁發(fā)生,究其原因,往往不是因為司機駕駛技術(shù)不好,而是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同理,在股市中,很多投資者抱有僥幸心理,以致設(shè)了止損位,卻不能嚴格執(zhí)行,錯過了最佳時機。
二、盲目跟風
股市的波動如海浪一樣,起伏不定,而股市中的投資者也受跟風心理的影響,盲目地買入賣出。別人紛紛買入,自己也“不甘落后”,在不了解行情的情況下,也隨之買入;當別人紛紛出局時,自己也不問青紅皂白,匆匆拋出手中可能有潛力的股票。這就是典型的盲目跟風,在心理學上也稱之為“羊群效應”。
投資者要有自己獨立的股票買賣意識,不隨別人的意志轉(zhuǎn)移,否則,盲目跟風的后果是,不但賺不到可觀的利潤,還可能被別人利用,引發(fā)市場的巨大波動。
三、賺錢很容易
股市盛傳一夜暴富的故事,這使得很多交易者本身對股票一無所知,卻在牛市的財富效應日趨高漲時,在一日即可暴漲10%甚至100%的蠱惑下,帶著這種賺錢很容易的心理沖入股市。股市由此開始漲潮,但潮水總有退的時候,等潮水退卻時,無知和自作聰明的投資者自然就成了那群“沒有穿褲子”的人。
炒股追求的是一種成功的概率,這種概率很小,且?guī)в袠O大的風險性,沒有人敢斷言自己每一次操作都能賺錢。
四、炒股=賭博
不可否認,炒股是博弈的一種,它與賭博都需要對對手進行研究分析,做出判斷。但是它們也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賭博可以換牌,而炒股雙方的股票是無法替換的;賭博靠的是識別經(jīng)驗和應對技巧,而炒股靠的是對股票供求關(guān)系和市場冷熱的把握。如果你把炒股當作賭博,那么,其賭性、賭行必然是違背市場規(guī)律,從而導致失敗。
因此,千萬不要把炒股當賭博,也不要抱著賭一把的心態(tài),把所有的資金、希望乃至身家性命都押在一只股票上。當判斷失誤時,要積極應對,止損、減倉、低位回補。
五、敢輸不敢贏
所謂的敢輸不敢贏就是,有些投資者敢于斬倉出局,即使接連戰(zhàn)敗也在所不惜,但是,當他們在看到久違的獲利時,就希望立刻獲得拋售的機會。在他們看來,只有落袋為安,才是最可靠的,因此,只要有一點微利,就立刻拋出,不敢奢望和期待更高的利潤,就擔心到手的利潤又不翼而飛。
這樣做的結(jié)果往往是十次交易輸了七次、平了兩次,而唯一能贏利的這一次又很早地賣出去了。這種敢輸不敢贏的心態(tài),只能讓投資者賺取很少的一點利潤,但虧損起來卻往往是大虧損,這樣會逐漸把投資者賬戶上的所有資金都虧掉。
六、一貪二怕
對于大多數(shù)投資者而言,對金錢的貪婪往往表現(xiàn)得最為明顯。莊家炒作時,之所以可以利用拉升的技術(shù)引誘投資者跟風,正是利用了投資者貪得無厭的心理。
貪婪的投資者是有利就要,寸步不讓。他們常常持股待漲,盲目堅持,結(jié)果錯過了無數(shù)次獲利的大好機會;而當股價下跌時,他們又遲遲不買,希望股價能再跌。樹是永遠長不到天上去的,這種無止境的貪欲,只會使本來已經(jīng)到手的獲利全部落空。
與貪相對是怕。股市中有一部分投資者經(jīng)受不住挫折,一次虧損了就對交易產(chǎn)生了恐懼心理,無論遇到多好的機會都不敢介入;或者得了“恐高癥”,一看到股市暴漲或長期高漲,就擔心頂部要來臨而早早出局,錯失一次次的加倉機會。
著名投資大師威廉·歐尼爾認為,98%的投資者不敢在股價創(chuàng)新高時買進,是因為他們擔心股價已經(jīng)漲得夠高了,而事實上,一只股票是否有投資價值,不能看其絕對價格,應該看它的價格是否完全體現(xiàn)了它的內(nèi)在價值,如果沒有,就值得持有。
七、不肯認錯止損
2007年,一首“死了也不賣”在股民中流傳開來。這首歌揭示出了股民們的固執(zhí)心態(tài),即使判斷錯了,也心存僥幸,期望市場出現(xiàn)轉(zhuǎn)機;或是盲目樂觀,執(zhí)迷不悟,不撞南墻不回頭。但是不管投資者怎么想,錯了就是錯了,錯了就要立刻改正。
很多股民買進股票后,抱著“非賺不賣”的念頭,死抗到底,不甘心割肉認賠。哪怕股市一跌再跌,也遲遲不愿拋出,直至損失擴大到難以承受的地步,才殺跌出局。而結(jié)果往往是割肉不久,股價便大漲。這種盲目投資的心態(tài)會讓股民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八、不怕被套,只要不賣就不賠
據(jù)說,鴕鳥在遇到危險時,會把頭埋進沙子里,它認為這樣就沒有危險了。而事實上,以它的奔跑速度完全可以逃脫危險,可它偏偏不跑,認為把頭埋進沙子里,就可以逃脫危險。難道把頭埋進沙子里,把大半個身子留在外面就可以回避危險嗎?顯然,這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做法。
很多股民對待被套牢的做法就和鴕鳥很相似,他們認為,股票被套了不怕,只要我不賣就不會賠錢。的確,介入股票市場,盈虧是在先買后賣中得到結(jié)果。但是,你不賣出,你的虧損就不存在了嗎?事實上,無論你賣與不賣,虧損都是客觀存在的,它不會因為先買后賣的過程不完整而消失。
也許一段時間后,被套牢的股票可以解套,贏取一點利潤,但這些利潤也只是對上一次虧損的補貼。如果你在被套時,及時止損,尋找前景更廣闊的股票,同樣也是對虧損的補貼。那么,為什么不及時止損,贏取更大的利潤呢?
這里需要提醒投資者的是,此觀點并非絕對,如果你手中的股票是潛力股,前景明朗,則不必擔心一時的套牢,這依然需要投資者對后市的準確判斷。
必備的實戰(zhàn)心理素質(zhì)
一、快樂炒股
一位偉人曾說:“人生最大的快樂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過程?!钡拇_,無論我們做什么事情,都要享受過程的愉悅。
炒股也是如此,沉浸其中,感覺到快樂是第一??鞓返刈鋈魏问虑橥紩掳牍Ρ?,在追求目的的過程中得到幸福感。
中國的股民往往缺少這種幸福感,因為他們不懂得享受過程,只會刻意地追求結(jié)果。他們時刻關(guān)注著股指,卻從來沒有注意自己在投資過程中的“快樂指數(shù)”是多少?
無論是牛市,還是熊市,股民們的神經(jīng)總是緊繃著,這就讓炒股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對生活的“控制權(quán)”。
每一個股民都希望通過炒股讓自己的生活更幸福,但是,結(jié)果往往事與愿違,生活被炒股所左右。試想,一個完全被股指左右的人,會有幸??裳詥??答案是否定的,原本的幸福變成了痛苦。我們應該享受炒股的過程,快樂輕松地炒股,完全掌握自己生活的主動權(quán)。
懂得快樂炒股的人可以從自己的進步中得到樂趣,聚精會神地學習技術(shù)分析的技藝,提高自己的投資技巧,而不是僅僅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買賣股票輸贏多少上。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快樂,活在當下,樂在其中。這是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也是對待股市的態(tài)度。
二、知識大于利潤
我們每次交易,都會獲得兩種潛在的收益,即知識和利潤。雖然利潤可能受到更多的關(guān)注,但是知識才是更重要的。
在股市中,獲得勝利的三個因素是頭腦、方法和資金。雖然它們?nèi)币徊豢?,但最重要的是頭腦。一個人的勝利更多的是由頭腦決定的,而非方法或資金。
古語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知識是潛在的利潤,掌握了能夠產(chǎn)生利潤的知識可以使你終身受益。追求知識的投資者,雖然會損失現(xiàn)在的利潤,但是以后他們會得到更大的利潤。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利潤。一個短線投資者,如果能以你所能的任何形式去從各個方面汲取養(yǎng)分,追求知識,然后根據(jù)自身的情況去設(shè)計適合自己的投資分析方法,那么你的杯子將會很快滿至溢出。
三、堅定的意志力
很多投資者本來制訂了自己的交易計劃,但往往容易受到他人意見的影響而舉棋不定,不能執(zhí)行先前的交易策略,或是事前本不打算進場,但經(jīng)不住大家紛紛進場的誘惑,從而作出了不理智的交易決策等。這些都是意志力不堅定的表現(xiàn)。
也許你沒有辦法操縱股市,但是你一定可以主宰自己的情緒,這是一般短線客晉級專業(yè)高手的大前提,也是對你意志力的考驗。當你選定了目標個股以后,就要嚴格地執(zhí)行既定的交易策略,不要因為股價的意外波動而隨便地修改計劃。
俗話說:“不服從命令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即使他僥幸打了勝仗,在軍官眼里也依然是個敗兵?!蓖瑯?,不嚴格執(zhí)行既定的攻防方案,即使你僥幸贏了,也依然不是真正的短線高手。
因此,當你做出了某項決策,就一定要堅定地執(zhí)行,不要輕易動搖。否則,這樣搖擺不定會使你陷入一種尷尬的境地,該贏的沒得到,不該失去的卻失去了。
四、不要過于計較持倉成本
在短線實戰(zhàn)中,過于計較持倉成本是短線投資者的致命弱點。你相信有人會為了爭一分錢而套住一元錢嗎?聽來可笑,但它卻真實存在。
因為專業(yè)的短線投資者不會以成敗論英雄,該出手時就出手,從來不會執(zhí)迷于持倉成本的計算,機械地服從既定的攻防方案,就算是虧損了,他們也能體會到成功的愉悅。
眼中只有對錯,心中沒有盈虧。這就是專業(yè)短線投資者必備的不過于計較持倉成本的心理素質(zhì)。
五、理性投資
股市大師巴菲特說:“投資必須是理性的,如果你不理解它就不要做?!钡拇_,炒股最怕沖動,急于求成。正如“火”和“少”合成一個“炒”字,炒股得法,則財源滾滾,如火如荼;炒不得法,則越炒越少,引火焚身。
股市中,虧損的投資者往往是那些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影響,經(jīng)常出現(xiàn)行為認知偏差的人。他們總是迫不及待地進場交易,既追高,又殺跌,最終只能在牛市中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尤其是對于短線投資者而言,其入市目的是想迅速賺錢,因此往往心浮氣躁,希望一夜暴富,于是,他們不理性,沖動地計劃行事,最后反而成為了離夢想最遠的人。
巴菲特認為,投資者只有保持理性才能打敗不理性的股票市場。投資者的理性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是要認識自己的能力,避免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外進行投資決策;第二是盡量不要受到市場巨大的情緒性影響,減少和避免行為認知偏差。
目前,在中國的股票市場,非理性的投機是最普遍的投資模式。很多人根本不會去分析股市,一旦聽說有消息就瘋狂地跟風買賣,總是希望自己的投機行為能夠成功,可到頭來發(fā)現(xiàn),不理性行為的后果是一敗涂地,血本無歸。
投資者們捫心自問,多少次當你的股票達到了止損位,卻沒有賣出;多少次該止贏的時候卻由于一時貪心沒有止贏;多少次你明知道不該買進這只股票,卻還是買了。為什么?不是因為你不知道什么是正確的,而是你的不良情緒和心態(tài)促使你做出了不理性的行為。
一個優(yōu)秀的投資者,除了要具備良好的分析能力以外,還要將情緒納入紀律之中,嚴格遵守投資原則,使自己不被市場中極易傳染的情緒所影響,才能以合乎邏輯和規(guī)則的方式處理問題。
對于一個成功的投資者來說,理性地作出投資決策,不讓自己的情緒破壞理性的思考是投資成功的關(guān)鍵所在。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