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理論教育 ?馬克思主義是完整的世界觀

        馬克思主義是完整的世界觀

        時間:2023-11-28 理論教育 版權反饋
        【摘要】:這表明堅持馬克思主義,必須堅持工人階級的立場,堅持工人階級的歷史作用。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內在要求。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是嚴整的。那種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為基本適用、部分適用、完全不適用的觀點混淆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個別論斷的界限,是不對的。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的光輝典范。

        馬克思主義是完整的世界觀

        (一)什么是馬克思主義

        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呢?從其理論形態(tài)說,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創(chuàng)立并為后繼者所豐富發(fā)展了的觀點和學說的體系。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博大精深,內涵豐富,這里不可能全面展開它,我們可從其幾個基本特征來認識。

        不過真正要弄清這個問題,首先有一個對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感情問題。這正如列寧所說:“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于真理的追求?!?sup>(1)

        第一,馬克思主義是工人階級的世界觀。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始人指出,“一定時代的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革命階級的存在為前提的”(2)。馬克思主義存在的現(xiàn)實前提是無產階級,它是無產階級立場在這種斗爭中的理論表現(xiàn),是無產階級解放條件的理論概括。馬克思主義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公然申明自己的階級性,申明自己是全世界無產階級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或批判舊世界和創(chuàng)造新世界的理論武器。這是“這一學說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經過戰(zhàn)斗”(3)的一個重要原因。這表明堅持馬克思主義,必須堅持工人階級的立場,堅持工人階級的歷史作用。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內在要求。然而現(xiàn)在有種觀點稱馬克思主義是知識分子的世界觀,“與工人階級并沒有什么聯(lián)系”,我們認為,這種觀點并非出于無知,而是在制造思想混亂,其目的在于通過剝離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階級的血肉聯(lián)系,使馬克思主義失去真正的基礎和出發(fā)點,變成形似超階級、超歷史,實則是有產階級的世界觀;同時使工人階級執(zhí)政黨失去馬克思主義的指導,誤入歧途。

        第二,馬克思主義把科學性和革命性內在地結合在一起。列寧曾經指出:馬克思主義理論“對世界各國社會主義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嚴格的和高度的科學性(它是社會科學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結合起來,并且不僅僅是因為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兼有學者和革命家的品質而偶然地結合起來,而是把二者內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結合在這個理論本身中”(4)。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實現(xiàn)這種結合,原因在于:其一,它的階級基礎——無產階級是人類歷史上最先進最革命的階級,其根本利益要求科學地認識世界并徹底地改造世界。因此,“科學越是毫無顧忌和大公無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5)其二,它的哲學理論基礎——唯物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6)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始人用唯物辯證法批判地審察人類智慧所建樹的一切,從根本上改造全部政治經濟學,把唯物辯證法運用于對歷史、自然科學、哲學的研究以及工人階級的政治策略的制定,實現(xiàn)了革命思想史上的變革,使馬克思主義在思想來源上,成為歐洲當時整個歷史科學、經濟科學、哲學科學、自然科學最高發(fā)展的綜合;在理論內容上,完全奠立在既成事實,奠立在自己研究對象的活動規(guī)律和發(fā)展規(guī)律的根基上;在檢驗標準上,認為“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的實踐。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7)。從上述幾個方面看,馬克思主義這一最革命的理論又是完全科學的理論。現(xiàn)在有人企圖從根本上否定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把它誣稱為“偽學術”,欲將它逐出社會科學。這種觀點貌似嚇人,其實除了暴露自己的偏見和輕狂以外,并不能貶損馬克思主義固有的科學性質和功能。

        第三,馬克思主義的嚴整體系中包含有多層次和發(fā)展的原則。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是嚴整的。它的各組成部分相互聯(lián)系、相互滲透、相互貫通,構成一個科學概括世界本來發(fā)展進程的完備而嚴整的世界觀。馬克思主義中的任何部分和原理離開其他部分和整體,都會喪失自己的原有性質,甚至導致對整個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的曲解。

        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是嚴整的,同時又具有多個層次。各層次依其反映范圍的廣度和對工人階級實現(xiàn)歷史使命的實踐活動的意義,可分為兩類:基本原理和個別論斷。其中,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這是對整個世界的本質和發(fā)展過程最普遍的規(guī)律的反映,是最基本的原理,它永遠不會過時;其他基本原理,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三大領域各自普遍規(guī)律的反映。這些基本原理在自己發(fā)生作用的時空范圍內,會隨社會實踐和科學的發(fā)展不斷豐富、發(fā)展。我們堅持的和要當作行動指南的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或者說是由這些基本原理構成的科學體系。至于個別的論斷,那么,無論馬克思、列寧和毛澤東同志,都不免有這樣那樣的失誤。但是這些都不屬于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所構成的科學體系。個別原理不同于基本原理,它的失效并不損害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及其科學體系。那種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為基本適用、部分適用、完全不適用的觀點混淆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個別論斷的界限,是不對的。

        與此相關的一個問題是,不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對基本原理的運用混為一談。基本原理是普遍的,它的運用則是具體的。不能用基本原理運用的具體性去否定基本原理本身的普遍性,不能根據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具體情況去判斷馬克思主義的適用程度或真?zhèn)危駝t就會把馬克思主義篡改為狹隘的民族主義的東西。

        馬克思主義嚴整體系中還固有發(fā)展的原則,這是它不同于以往任何思想體系的又一突出特點。以往的思想體系按照傳統(tǒng)的要求,總要以某種最終、最后的絕對真理作為終點。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則以辯證法即關于包羅萬象和充滿矛盾的歷史發(fā)展的學說作為自己的根本理論基礎和活的靈魂,認為那種“無所不包的、最終完成的認識體系,是同辯證思維的基本規(guī)律相矛盾的”(8)??陀^世界是不斷運動、發(fā)展著的,科學反映客觀物質世界的整體,必然是“對包含著一連串互相銜接的階段的發(fā)展過程的闡明”(9),如若不是這樣,而是固步自封,把某幾個論點奉為最后結論,沒有使結論成為繼續(xù)發(fā)展的前提,這種學說就是不完備的和毫不足取的??梢?,那種把馬克思主義凝固化,宣布它是“19世紀的學說”,今天已經“過時”的觀點,離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真理相距何等遙遠!

        最后,馬克思主義作為發(fā)展的理論,其科學體系具有開放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種創(chuàng)造性的最深厚的源泉在于它始終自覺地植根于實踐,堅持與各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的光輝典范。鄧小平理論,是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最新成果,是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是當代中國發(fā)展了的馬克思主義。它第一次比較系統(tǒng)地初步回答了中國這樣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它用一系列新的思想、觀點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進入了新境界,達到了新高度,因此,我們更要充分認識它的科學價值、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人在肯定這一理論時,或明或暗地把它看成是馬克思主義以往發(fā)展的否定物。這種錯誤觀點若不給予批判和澄清,就會毀壞鄧小平理論的馬克思主義基礎,動搖我們黨的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十五大”報告和多次講話中強調,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脈相承,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統(tǒng)一的科學理論體系。這是有很強的現(xiàn)實針對性的。

        (二)馬克思主義是完整的世界觀

        首先,在國際范圍內肢解馬克思主義的風氣流行的時候,堅持馬克思主義是完整世界觀具有根本的性質。

        馬克思主義是完整世界觀,這是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造人昭之于世的名言。

        自從馬克思主義誕生,特別是它在工人運動中取得指導地位以來,反對肢解馬克思主義的斗爭,一直是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中的重要內容。早在20年代,德國社會民主黨理論家亨利·庫諾曾在他的著作《馬克思的歷史、社會和國家學說》一書中描述過馬克思主義當時在德國的遭遇: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的德國社會民主黨,今天分裂為一系列相互敵對的黨派。它們在引證馬克思主義學說時,都從五花八門的社會哲學的基本觀點出發(fā)。不僅如此,在他們自己的隊伍內部,連許多大相徑庭的理論都一概標榜為馬克思主義。馬克思的學說,以及由其產生的政治斗爭已完全變得莫衷一是?,F(xiàn)在社會主義運動在國際范圍內暫時處于低潮,亨利·庫諾當時描述的這種現(xiàn)象倍加突出和嚴重了。各種各樣的非馬克思主義思想用肢解的手法來毀壞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更加風行一時。

        從國際范圍說,早在1917年列寧就揭露過這一種現(xiàn)象,即在對馬克思主義進行歪曲和糟蹋這件事情上,資產階級和工人運動中的機會主義者“正一致起來。他們忘記、抹殺和歪曲這個學說的革命方面,革命靈魂。他們把資產階級可以接受或者覺得資產階級可以接受的東西放在第一位來加以頌揚”(10)?,F(xiàn)在已進入21世紀,時代的主題已不同于20世紀頭20年的情況,反馬克思主義者攻擊馬克思主義的重點方面也有變化,但是國際資產階級、民主社會主義者等,在反對、肢解馬克思主義這件事情上仍然是協(xié)同一致的。他們的手法多種多樣,歸納起來大抵是三種:

        一是從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中取出某些觀點,把它片面地加以夸大,使其脫離馬克思主義其他原理、失去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精神。如盧卡奇在《什么是正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中稱,即使改變了馬克思主義的一切結論、原理,只要仍然堅持辯證法,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而且是正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工人國際法國支部書記摩勒說:任何一個法國社會黨人無須要承認辯證唯物主義……不過所有法國社會黨人把歷史唯物主義視為研究人類社會史的無懈可擊的方法。有的西方學者,如科拉科夫斯基、塔克爾等宣稱馬克思主義發(fā)揮了宗教的作用,把馬克思歪曲為“道德學家或宗教思想家”。

        二是制造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始人之間、創(chuàng)始人和后繼人之間的對立,抬高或者貶低后繼人,借以否定馬克思主義作為完整世界觀的整體性質和發(fā)展性質,宣稱馬克思主義“過時”。在這方面,法國“馬克思學家”M.呂貝爾制造的迷惑性言論是最富有代表性的。如他在《反恩格斯提綱》中稱,馬克思主義“不是馬克思思維方式的真正產物,而是恩格斯精神的合法果實”,是“20世紀的神話”。在這種謊言的蠱惑下,所謂“馬克思反對恩格斯”,“恩格斯背棄了馬克思主義”的怪論流行一時。至于編造馬克思、恩格斯同其后繼人思想對立的神話更十分離奇。

        三是把五花八門的哲學社會學觀點嫁接到馬克思主義頭上,把馬克思主義篡改成非馬克思主義的東西。如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弗洛伊德主義馬克思主義等等。

        透視肢解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流派的觀點和方法,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明顯的特點。這就是:其一,它們都是按自己的利益需要來篡改馬克思主義的。顯然,按照資產階級利益的觀點來說明的馬克思主義,只能是資產階級的種種主義,而絕非馬克思主義;其二,它們都不承認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完整世界觀,而且總是竭盡所能,把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攻擊為教條主義,意在否定它改造世界的巨大能動作用;其三,西方敵對勢力已把肢解馬克思主義納入“腐蝕共產主義意識形態(tài)”戰(zhàn)略計劃,以圖毀滅馬克思主義作為完整世界觀的科學體系。共產主義意識形態(tài)若失去了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基礎,就不再成其為共產主義意識形態(tài)。這就提醒我們注意,在肢解馬克思主義的風氣流行的時候,堅持馬克思主義是完整世界觀,對于保護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堅持與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具有根本的性質。

        其次,共產主義世界觀是馬克思主義整個理論體系中有決定意義的東西,堅持共產主義世界觀才能堅持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歷來把他們創(chuàng)立的學說歸結為世界觀,關于這個問題,繼恩格斯關于我們黨“有一個新的科學的觀點作為理論的基礎”(11)的論斷之后,說得最徹底的是列寧,他指出,馬克思的學說“完備而嚴密,它給人們提供了決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動勢力、任何為資產階級壓迫所作的辯護相妥協(xié)的完整世界觀”(12)

        馬克思主義是完整世界觀意味著什么呢?

        第一,這并不是說馬克思主義宏偉理論體系本身全都是世界觀,而是說世界觀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東西,正是它使馬克思主義成其為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各個具體原理都是它的科學世界觀的具體運用和體現(xiàn)。

        第二,說馬克思主義是完整世界觀,是因為它是對整個物質世界、特別是對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對資本主義社會發(fā)展和轉變?yōu)樯鐣髁x以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發(fā)展普遍規(guī)律的理論概括??陀^物質世界的各個方面、各個發(fā)展階段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貫通、前后相繼的整體,作為它的普遍規(guī)律的理論反映也是一個發(fā)展著的整體。馬克思主義是由各個組成部分、各種具體原理構成的,這些部分、原理作為對客觀物質世界相互聯(lián)系、相互滲透、相互轉化的各個部分和方面的反映,各有其特定地位和特有作用,不承認或者輕視這種地位和作用是錯誤的,但是它們之所以有這種地位和作用,正在于它們是整體的部分或方面。其中每個部分、方面都離不開其他部分、方面,每個部分、方面都是對其他方面的闡釋,使其他方面得到理解、豐富和發(fā)展,每個部分、方面和其余部分、方面都是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在一定時空范圍內的具體體現(xiàn),若把任何一個部分、方面從整體中或與其他部分的聯(lián)系中割裂出來,片面地加以夸大或縮小,都會使其失去原有本性而變得不可理解。特別是在三個組成部分之間,更要注意其整體性。關于這個問題,列寧曾寫下一段極為深刻的話。他說:“馬克思主義的全部精神,它的整個體系,要求人們對每一個原理只是(α)歷史地,(β)只是同其他原理聯(lián)系起來,(γ)只是同具體的歷史經驗聯(lián)系起來加以考察?!?sup>(13)列寧這段話說明,如果忽視以世界觀為基礎的體系的整體性,就會失去“馬克思主義的全部精神”。當然,馬克思主義的各個不同方面、不同原理會因歷史條件的變化、革命政黨面臨的任務不同而突出出來,或按列寧的話說會被提到首要的地位加以強調。它的理論體系的構成形式也會與時俱進,但無論怎樣,它們仍然是體現(xiàn)馬克思主義完整世界觀的一個部分、方面、體系。再者,作為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的具體運用的某些個別原理,會因時空范圍的變化失去現(xiàn)實性,但是這種變化并不影響其整體世界觀的性質和功能,相反這正是其科學性質的表現(xiàn)。

        第三,馬克思主義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組成部分構成的完整世界觀,貫通于馬克思主義發(fā)展的各個階段并顯示出階段性標志。如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它也是融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于一體的。它的形成正是鄧小平同志運用唯物辯證法分析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社會生產方式和當代世界,揭示其各自內部的矛盾特點、運行規(guī)律及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系,從而引申出了像中國這樣經濟落后國家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以后,如何建設、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規(guī)律性結論。鄧小平理論被稱為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這一理論命題中邏輯地包含著一個思想:它是源于馬克思主義科學原理和科學精神,又植根于當代中國偉大實踐的,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作了全面發(fā)展的馬克思主義。

        第四,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的完整世界觀,其含義在縱向上也包括各發(fā)展階段的統(tǒng)一性和貫通性。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世界觀基礎是統(tǒng)一的,實現(xiàn)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的目的是共同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本質特征是共同的。所以它們都是不斷發(fā)展、完善和豐富著的馬克思主義整體的一部分。由于時代和各國的具體歷史條件不同,由于無產階級實現(xiàn)自己歷史使命的斗爭實踐是不斷深入和擴大的,所以馬克思主義的不同發(fā)展階段各具特色。但無論怎樣說馬克思主義后續(xù)階段作為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的構成部分,都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展開、運用和體現(xiàn)。所以堅持馬克思主義是完整世界觀,包括堅持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之間的繼承和發(fā)展關系。

        再次,堅持馬克思主義是完整世界觀,才能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作用,不給馬克思主義“過時論”留下空隙。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世界觀,又是科學方法論,恩格斯在1895年3月曾就他和馬克思創(chuàng)立的學說說過一段帶總結性的話。他說:“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xiàn)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fā)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sup>(14)馬克思主義提供給人們的不是關于某個問題的現(xiàn)成答案,更不是什么終極真理,而是偉大的認識工具:普遍真理的體系。“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sup>(15)無產階級只有借助于馬克思主義這個偉大的認識工具,才能深入理解自己所進行的斗爭的性質、條件以及由此產生的一般目的,才能面向世界、面向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在實踐中去開拓、創(chuàng)新,爭取革命和建設的勝利。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始人創(chuàng)立的科學世界觀所具有的認識功能和價值功能都是巨大的。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都是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與當時代、與俄國的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和以后蘇聯(lián)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發(fā)展,都是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造的輝煌。

        馬克思主義是一個決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動勢力、任何為資產階級壓迫所作的辯護相妥協(xié)的世界觀。它對無產階級歷史使命、解放的條件、性質和目的的科學論證,經常是在清算剝削階級思想理論的欺騙影響中進行的。因此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只有依賴于馬克思主義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政治上的堅定性。

        有人常常責難馬克思主義不能提供解決當代問題的現(xiàn)成答案。其實,這個問題列寧早作過回答。他說,想從“一般真理的單純邏輯發(fā)展中去尋找具體問題的答案,這是把馬克思主義庸俗化,并且完全是對辯證唯物主義的嘲弄”(16)。列寧這個回答是深刻的,世界上除了神學自詡可以包醫(yī)百病以外,有哪一種科學理論體系會這樣庸俗地嘲弄科學呢?馬克思主義的活力恰恰不在于提供什么一切問題的現(xiàn)成答案,而在于其內部的一種力量,即它作為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必然同時是工人階級的行動指南。作為前者,它并不直接提供解決各種具體問題的現(xiàn)成答案,只給人們以普遍真理的體系;作為后者,它又必然面向實際生活,同實際相結合,以指導工人階級解決面臨的實際斗爭任務為己任。馬克思主義理論內部這種動力,實際上是一種深刻的辯證法,即毛澤東同志稱之為“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的道理:一般與個別,共性與個性的關系。一般寓于個別之中,個別又總是同一般相聯(lián)系而存在。離開一般的個別就會失去發(fā)展方向,脫離個別的一般是空洞的抽象。所以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必然同各國的實際相結合(包括結合時代精神,繼承、弘揚和發(fā)展各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堅持這種結合,就能找到回答和解決當前問題的正確答案。正是這樣,馬克思主義者特別重視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也就是列寧所講的馬克思主義的最本質的東西、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具體地分析具體的情況。堅持這個原則,馬克思主義就能夠面對現(xiàn)實世界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提出的新問題,從總結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新生活的歷史的、現(xiàn)實的經驗中,從積極吸取現(xiàn)時代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乃至人類文明的一切優(yōu)秀成果中,解決一切現(xiàn)實問題,并在尋求重大問題的答案中豐富和發(fā)展自己。相反,若離開馬克思主義與實際相結合這個普遍原理,把馬克思主義當作百科全書,或日用大全,不考慮具體時間、具體環(huán)境里的歷史過程的客觀內容,從而也不對具體運用馬克思主義一般原則的條件進行特別的分析,這就把馬克思主義絕對化為抽象的真理,而這種真理是沒有的。這樣就會由責難馬克思主義不解決現(xiàn)實問題,過渡到馬克思主義“過時論”。

        (梅榮政,原載《高校理論戰(zhàn)線》1996年第8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