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既是軍事家、政治家,又是大文人
在中國,搞文字研究的人都知道有一部《康熙字典》,一般中國人大都知道有一個康熙皇帝。對這位既有雄才大略,又推進了中國歷史的封建帝王,毛澤東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毛澤東評點原文
他(指康熙皇帝——編者注)不光有雄才大略,而且勤奮好學。他除了會幾種民族語言之外,還會好幾種外語,包括希臘文。他既是軍事家、政治家,又是大文人,精通詩詞歌賦,會琴棋書畫。
康熙皇帝是最早懂得向西方資本主義先進知識學習的開明君主??滴跸矚g研究自然科學。對數(shù)學、天文、地理、醫(yī)學、生物學、解剖學、農藝學和工程技術有濃厚興趣,還親自主持編輯科技書籍。[1]
康熙皇帝簡介
康熙皇帝玄燁(1654~1722),清入關后第二代皇帝。姓愛新覺羅。順治帝福臨第三子。母佟佳氏,漢軍都統(tǒng)佟圖賴之女。順治十一年(1654)三月十八生于景仁宮。十八年,福臨去世。以八歲孩稚繼承皇位。改次年為康熙元年(1662)。二年二月,生母去世,由祖母博爾濟特氏(孝莊文皇后)撫育。他自幼苦讀,好學不倦,身體強健,騎射嫻熟。十四歲親政,在位六十一年,一生勤奮治國,是清代頗有作為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杰出的封建君主。
福臨臨終時,遺命內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人為輔政大臣,代理國政。輔政期間,繼續(xù)進行統(tǒng)一全國的斗爭。派兵追擊南明永歷帝,康熙元年四月殺之于昆明。三年,派兵會同川、陜、湖廣三省兵圍攻鄂西堅持抗清的大順軍余部,劉體純、郝?lián)u旗、李來亨等戰(zhàn)死,又捕殺浙江海上堅持抗清的張煌言,大陸上的抗清斗爭基本結束,清王朝從軍事、政治、經(jīng)濟多方面對全國的統(tǒng)治逐步形成。在此期間,輔政四大臣中逐漸形成鰲拜專權跋扈,欺凌幼主,結黨擅權的局面。六年,玄燁“躬親大政”,八年五月,清除鰲拜及其同黨,開始掌握實權。
玄燁親政后,先后平定“三藩”,統(tǒng)一臺灣,并粉碎了西北厄單特蒙古準噶爾部上層分子的分裂陰謀,基本上實現(xiàn)了國家的統(tǒng)一。
玄燁十分注意恢復和發(fā)展生產(chǎn),與民休養(yǎng)生息。下令停止清初圈地弊政。五十一年二月,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將全國人丁稅固定下來,減輕了農民負擔。經(jīng)過幾十年的努力,全國墾田面積由順治末年的五億五千萬畝到康熙末年超過了八億畝,生產(chǎn)發(fā)展,階級矛盾得以緩和,人口迅速增長。
玄燁自五歲開始讀書,學習勤奮。親政后,“聽政之暇,即在宮中披閱典籍,殊覺義理無窮,樂此不疲”。舉凡史乘、諸子百家、呂律、數(shù)理、佛教經(jīng)論、道書、無不涉獵。九年十月,沿襲前代由經(jīng)筵講官給皇帝講解經(jīng)籍的制度,下令舉行“經(jīng)筵大典”。此后,無間寒暑,非有特殊情況,從不間斷。十四年起,又規(guī)定在講官進講后,由他復講,君臣互相討論,從儒家經(jīng)籍中“體會古帝王孜孜求治之意”。
玄燁一生勤于政務,“未明求衣,辨色視朝”,御門聽政成為常朝制度。每日清晨至乾清門聽取各部院衙門官員分班啟奏政事,與大學士等集議處理折本,也能傾聽臣下意見,鼓勵各官大膽直言。有清一代封建皇權高度強化,皇帝“乾綱獨斷”,玄燁親理國政,遇事反復思維,務期考慮周詳,故中年以前無大失誤。他注重實務,寬于御下。多次拒絕群臣疏請加上尊號。宮中用度也力崇儉約。
玄燁生子三十五人,長大成人的有二十人??滴跏哪辏⒒首迂返i為皇太子,五十一年復以罪廢。將近四十年中,一再廢立,由此產(chǎn)生諸皇子爭奪儲位之事,上層統(tǒng)治動蕩不安,玄燁再也無法集中精力處理政務,晚年吏治趨于廢弛,官場上貪風漸熾,府庫多有虧空。這是他一生中一大失誤。
玄燁統(tǒng)治時期,中國成為疆域遼闊、統(tǒng)一繁盛的國家,封建的經(jīng)濟文化得到發(fā)展,伸向中國的西方早期殖民勢力受到遏制,開始了封建社會新的相對穩(wěn)定時期,具有歷史進步意義,應予充分肯定。玄燁的詩文,輯為御制詩文四集。
試析
康熙皇帝是清初一個很有作為、對中華民族有杰出貢獻的人物。毛澤東對他評價甚高。
那是1960年4月,著名作家老舍作為人大代表出席全國人大二屆二次會議。有一天大會中間休息,老舍由主席臺上下來到旁邊的休息室抽煙,坐在一個角落里。隔了一會兒,他忽然發(fā)現(xiàn)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和其他幾位中央領導也走進了休息室,而且照直向老舍這個角落走來。老舍以為他們要找個角落商量什么事,便想起身躲開,然而毛澤東一把拉住他,熱情地說:“一起坐一坐,說說你們滿族人。”于是,便都落座,圍成一個小圓圈,真的開始大聊滿族人,而且興致極高。毛澤東主講,其他幾位領導人頻頻插話。
毛澤東一開口便說,滿族是個了不起的民族,對中華民族大家庭做出過偉大貢獻。他還說,清朝開始的幾位皇帝都很有本事的,尤其是康熙皇帝??滴趸实鄣念^一個偉大貢獻是打下了今天我們國家所擁有的這塊領土。我們今天繼承的這大塊版圖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時牢固地確定了的。他三征噶爾丹,團結眾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他進兵西藏,振興黃教,尊崇達賴喇嘛,護送六世達賴進藏,打敗準噶爾人,為維護西南邊疆的統(tǒng)一,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他進剿臺灣,在澎湖激戰(zhàn),完成統(tǒng)一臺灣的大業(yè)。他在東北收復雅克薩,組織東北各族人民進行抗俄斗爭,和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保證我永戍黑龍江,取得了獨立自主外交的勝利,為鞏固東北邊疆做出了重大貢獻。
毛澤東接著說,康熙皇帝的第二個偉大貢獻是他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滿族進關時兵力只有5萬多,加上家屬也不過20萬,以這樣少的人口去統(tǒng)治那么一個大國,占領那么大領土,管理那么多人口,矛盾非常突出,康熙皇帝便發(fā)明了一個統(tǒng)一戰(zhàn)線,先團結蒙古族和其他少數(shù)民族,后來又團結了漢族的上層人士。他還全面學習和繼承了當時比滿文化要先進得多的漢文化,他尊孔崇儒。在官吏的設置上,凡高級官吏都是一滿一漢,大學士、尚書、侍郎、軍機大臣都是如此。這樣,康熙便非常成功地克服了滿族官員少的困難,真正達到了以一頂百的神奇效果。
毛澤東接著說,康熙皇帝的第三個了不起的地方是他有賞罰分明的用人制度。毛澤東講了一些實際例子,說明即使皇子犯了錯誤,也一樣要受到嚴厲的處罰?;首哟蛄藬≌?,回來不敢進德勝門,照樣要蹲在城外,聽候處罰。他的這套辦法既能調動部下的積極性,奮勇向前,義無反顧,又能組織起一支有嚴明紀律的隊伍,所向披靡。
毛澤東特別夸獎康熙皇帝的學習精神,說他不光有雄才大略,而且勤奮好學。他除了會幾種民族語言之外,還會好幾種外語,包括希臘文。他既是軍事家、政治家,又是大文人,精通詩詞歌賦,會琴棋書畫。
接著,毛澤東還說康熙皇帝是最早懂得向西方資本主義先進知識學習的開明君主??滴跸矚g研究自然科學。對數(shù)學、天文、地理、醫(yī)學、生物學、解剖學、農藝學和工程技術有濃厚興趣,還親自主持編輯科技書籍。
毛澤東的這一番議論評價,還有周恩來、劉少奇等人的插話,使老舍大為驚訝。他以前也知道一些康熙皇帝的功績,但既不系統(tǒng)又不具體,而且絕對沒有這么高的評價。于是,他回到家中,便向家人做了詳細的傳達,并說他完全換了腦子,換了眼睛。從這以后老舍開始著手寫表現(xiàn)滿族人民的作品,如歷史劇《神拳》、長篇小說《正紅旗下》等。老舍的這些作品形象生動地說明了滿族是一個對中華民族大家族做出過偉大貢獻的民族。老舍還想寫《康熙大帝》,并收集了大量的資料。毛澤東對滿族和康熙皇帝的評價,始終裝在老舍的腦子里,它成了老舍晚年思索的主要課題。
歷史唯物主義在肯定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的同時,承認杰出人物在推動歷史上的重要作用。毛澤東對康熙皇帝的評價,體現(xiàn)了這個原則。他善于從大處著眼,從政治上看問題。對一個封建帝王作出這么高的評價,這在毛澤東來說,還不多見。而康熙皇帝本人,的確是一個既有雄才大略,又有大功于中華民族的人,歷史不會忘記他。
【注釋】
[1]引自《風流人物在中華——毛澤東與老舍》(見武在平著:《巨人的情懷——毛澤東與中國作家》,第38頁,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5年版)。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