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鄰居關(guān)系看一個人的境界
從鄰居關(guān)系看一個人的境界
(你們)當親愛近鄰、遠鄰和伴侶。
——《古蘭經(jīng)》(4:36)
俗話說:“鄰里好,賽金寶”。鄰里關(guān)系處得好,就可以互為助手、互為依靠,對各家的生活、學習、工作都有益處;反之,鄰里關(guān)系處理不當,不僅會影響街坊鄰里的安定,而且還會敗壞社會風氣。
《古蘭經(jīng)》說:“(你們)當親愛近鄰、遠鄰和伴侶?!保?:36)經(jīng)文里的伴侶指的是一起同路的人。鄰居包括穆斯林與非穆斯林,都應(yīng)該友好相處,和睦團結(jié)。對于穆斯林來說,鄰居之間的友好相處,也是一件善功。穆罕默德B說:“把鄰居拒之門外不是真信士,使鄰居遭受禍害者不是真信士。”當時有人問穆圣,鄰居之間的義務(wù)是什么?穆圣回答:“他遇到困難時你幫助他;他向你借物時你借給他;他向你請教問題時你回答他;他生病時你探望他;他逢喜事時你恭賀他;他遭難時你照顧他的家?!睆氖ビ?xùn)中可以看出伊斯蘭教倡導(dǎo)穆斯林要善待鄰居,鄰居之間要和睦相處。
據(jù)傳,古代阿拉伯有位德高望重的長老,他的鄰居靠近他家的墻修了一間廁所,廁所的污穢順著墻縫往他家流,他無法堵住。只好在墻縫下放了一個桶接污水,到了晚上,他悄悄地把污水倒掉,又把桶放在原地。他沒有告訴任何人。就這樣過了很長時間,他生了一場重病,感覺情況不太好,他就打發(fā)家人把鄰居叫來說;“請你到墻那邊看一下?!编従硬唤獾貑枺弧斑@是怎么回事?”他說;“這是從你家流出來的污水,我就是這樣早上接,晚上倒掉,已經(jīng)很長時間了。本來我不想告訴你,但是我的病情已經(jīng)惡化,假若我去世了,我怕我的子女們不能如此地堅持下去,因此,我才告訴你,請你能想個辦法。”鄰居聽后,非常慚愧,感動地說;“長老??!實在對不起,你如此善待我、原諒我,請你伸出你的手,我和你締約,我要信仰伊斯蘭教,歸信真主?!辈痪?,這位穆斯林老人去世了,但他禮待鄰居的故事成為美談。
中國也有這樣的故事。漢代有個人叫羅威,鄰居家的牛多次吃了他家的莊稼,他和鄰居交涉,鄰居不予理睬。羅威并沒有火冒三丈,而是想,問題的焦點在牛,就從牛身上去尋找解決矛盾的途徑吧。于是,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去割青草,然后悄無聲息地堆放在鄰居家的牛圈前。牛一聞到鮮嫩的青草,就大嚼特嚼起來,吃飽了就睡覺,再也不去吃莊稼了。鄰居每天起來,總看到牛圈前有一堆青草,頗感納悶,經(jīng)觀察,知是羅威所為,頓覺愧疚,從此對牛嚴加看管?!傲_威飼犢”的故事也就傳為美談。
清朝的張英,官做到禮部尚書(就等于現(xiàn)在的國家組織部長)。他老家的弟兄修房子,因地界的問題與鄰居發(fā)生了爭執(zhí),便給張英寫信,希望他能幫忙解決。張英接到信后寫了這樣的回信:“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睆堄⒌募胰私有藕?,在原地界上讓出了三尺土地,以示不再相爭。鄰居看到張家這樣處理此事,自覺也有不妥之處,遂效仿張家又讓出了三尺土地,于是,這里就有了一個六尺寬的巷道。
在物質(zhì)文明日趨發(fā)達的今天,人們逐步從四合院搬到了高樓大廈里,擁有了更為獨立的居住空間,加上工作節(jié)奏的加快,似乎必然導(dǎo)致鄰里間的冷漠。大家住在一個單元,卻不知道對門住的是誰。有個消息說,一個人看到鄰居家搬家,又是搬冰箱,又是搬彩電的,后來才知道,對門那家的家具被小偷偷了個空,難以理解的是事情發(fā)生在大白天,是在鄰居的注視下小偷用卡車拉走的,可見現(xiàn)在城市的鄰里關(guān)系冷淡到了什么程度。
怎樣和鄰居相處,反映出一個人的修養(yǎng)境界。無疑,故事中的那些人,無論是阿拉伯的穆斯林長老,還是漢朝的羅威、清朝的禮部尚書張英,他們都是高人、賢人,都是受到后人敬仰的,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老師。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關(guān)愛鄰居就是關(guān)愛自己,只要我們大家都搞好了鄰居關(guān)系,我們的社會必然是和諧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