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人:《每日新報》(以下簡稱“新報”)
受訪人:楊鵬
新報 您的成長經(jīng)歷是個勵志故事:聽說當年您以全縣文史類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又通過自己的稿費念完了大學本科、研究生,是這樣嗎?
楊鵬 是的。我去上大學的時候,上火車前,父親給了我一千元,對我說:“這一千塊錢是你人生的啟動資金,用完了不能向家里要錢,要學會自己養(yǎng)活自己?!绷硗?,他還用陶行知的話鼓勵我:“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是好漢?!?/p>
新報 我身邊不少已為人父母的八〇后朋友最近都開始追您的作品,特別受歡迎的就有《裝在口袋里的爸爸》。怎么就想起來寫這個題材?
楊鵬 這些年,我的一些作品,正在呈現(xiàn)良好的普及效應。大小讀者、學校都自發(fā)地推薦它們。這些作品的重印率、銷量,每年都呈幾何級數(shù)遞增。我剛畢業(yè)的時候,曾住在一個燒鍋爐的工友家里,我體驗了北京一個收入低微但全家和睦的工人家庭的生活。那時我剛開始走向社會,心中有很多思考,于是我有了創(chuàng)作一部讓人“含著淚笑”的童話小說的沖動,并給自己提了三個審美上的創(chuàng)作目標:“不可思議的想象、不同凡響的夸張、不可復制的喜劇”,而《裝在口袋里的爸爸》,是個很好的載體。這可能就是這個系列小說的來源吧!
新報 據(jù)我所知,《裝在口袋里的爸爸》出版后,曾兩次入選新聞出版總署向全國青少年推薦閱讀書目,還被改編成了兒童話劇,搬上了舞臺。網(wǎng)上還能查到許多小學老師制作的教案、學生們寫的讀后感,江蘇泰州的一所重點小學甚至對它進行了長達一個學期的閱讀活動。關于《裝在口袋里的爸爸》,您還有什么想法和計劃嗎?
楊鵬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最近被美國迪士尼公司選為開發(fā)中國本土動畫電影及電視卡通的素材儲備作品,上海的卡通先生動畫公司也擬將它制作成電影動畫。我希望在未來的幾年里,《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能像我的另一部品牌作品《校園三劍客》一樣,被拍攝成動畫片或者真人版的影視作品。我自己也投資了一家動畫公司,目前在積極地做相關的準備。另外,我還有一個計劃,就是與國外的出版公司合作,將《裝在口袋里的爸爸》翻譯成英、日、韓等國的語言,讓它走出國門,與國外的孩子們見面。
新報 特別好奇您的成長經(jīng)歷,從小就很愛幻想嗎?有沒有編故事嚇著周圍的小朋友?
楊鵬 我童年時性格很內向,特別喜歡幻想。我是家里的“故事大王”,小時候,只要一回到家,弟弟、妹妹們就讓我給他們編故事。這個情況一直延續(xù)到我上大學,我因此也鍛煉出了比較強的編故事能力。小時候編故事,不但會嚇著聽故事的小朋友,有一次還把我自己給嚇壞了:記得上小學二年級時,有一天晚上,我給弟弟講了一個外星人用飛碟劫持小孩的故事,結果把自己嚇得毛骨悚然,晚上睡覺還做噩夢。
新報 您的寫作靈感是從哪里來的?對寫作的環(huán)境有什么限制嗎?
楊鵬 我的寫作靈感來源于生活。我每天都會進行一些異想天開的想象“運動”,隨時隨地想一些好玩的點子。我對寫作的環(huán)境沒有限制,我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開始寫作,比如飛機上、火車上,甚至是喧鬧的候車室。
新報 如果要給自己設定一個心理年齡,您希望是幾歲?
楊鵬 永遠十四歲。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