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關漢字起源的幾種說法中,“書畫同源說”是比較令人信服的。書畫同源,就是說漢字起源于圖畫。漢字是為了記錄漢語而出現(xiàn)的手段,一種可以用于在相當大的范圍內傳遞較多信息的手段,必須使接受信息的人和給予信息的人想到同樣的內容,寫實性的圖畫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
據(jù)說,清朝大臣曾國藩的部將鮑超曾被太平天國軍隊包圍在某地,圍城的太平軍將領是陳玉成,外號叫“四眼狗”。鮑超是一個十足的大老粗,只認識他自己的姓,他畫了一張畫,叫人送給曾國藩。曾國藩打開一看,只見紙中間畫了一個圓圈,圈里歪歪斜斜地寫了一個“鮑”字,圈外畫了一只四眼狗??赐暌院?,曾國藩大吃一驚,知道他的部下鮑超讓“四眼狗”陳玉成包圍了,立即下令派兵去解圍。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文字起源于圖畫的道理。
漢字的起源和圖畫是密不可分的,圖畫不僅可以幫助記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幫助交流思想。魯迅在談到圖畫的記事作用時說:“畫在西班牙的亞勒泰米拉洞里的野牛,是有名的原始人的遺跡,許多藝術史家說,這正是‘為藝術的藝術’,原始人畫著玩玩的。但這解釋未免過于‘摩登’,因為原始人沒有19世紀的文藝家那么悠閑,他畫一只牛,是有緣故的,為的是關于野牛,或者是獵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p>
不過,圖畫畢竟只是圖畫,它與文字之間隔著一條非常深的鴻溝,從帶有文字性質的圖畫轉變?yōu)樵缙诘南笮挝淖诌€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用來傳遞信息的圖畫只能識別,而無法讀出聲音,也就是說它還沒有同語言建立對應的關系,那么這時它還只是圖畫。隨著時間的發(fā)展,用圖畫記錄下人類所要表達語言的形式,叫作圖畫文字。圖畫文字并不是真正的文字,它的個體圖形和符號不能和語言的詞語完全對應起來,它所記錄的語言,只能是“近似值”。只有當它和語言結合起來,變得可識可讀,并且它總體的直觀性經(jīng)過分析,變?yōu)橐恍渭匆辉~,這時我們才可以說它是文字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