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制度建設是搞好黨的建設的有力保障,而民主集中制又是制度建設的重中之重。
如何搞好民主集中制,四十多年的經歷讓我體會到:第一是認真搞好細致的全面的調查了解,不管是用人還是決策都要到一線走訪群眾。既要聽正面的好的方面,也要聽反面的不好的方面;既要聽夸獎表揚的一面,也要聽批評指責的一面;既要聽支持方面的意見,也要聽反對方面的意見。通過廣泛的真實的征求意見后,根據所聽意見進行對照比較,按照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方法,分析研究決定取舍。第二是不管決策什么,都必須堅持班子里的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堅持少數服從多數可以口頭表態(tài),可以舉手表決,可以投票決定,千萬不可以一個人說了算。第三是民主集中必須是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集中指導下的民主,千萬不能搞成班長就是集中,集中就是班長一個人說了算,更不能把不發(fā)言當成默認。第四是凡能公開的決策必須公開,公開就是民主,因為一般決策了的事就是決定了的事,決定了的事就是要付之實行的或是已經定論了的,陽光了就沒有小道消息了。第五是個別醞釀,集體決定。有些牽涉保密的事,會上不便說的事,可在會前逐個醞釀,大部分人同意了的就可以上會討論決定。第六是集體研究定了的事就要分工負責,分別去辦。第七是對人財物的事也應制定既原則又具體、既易于操作又不互相扯皮的制度加以明確規(guī)定,違者必糾。第八是將民主集中制具體化,哪些事是民主商量的,哪些事是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班長和班子成員的職責也要具體,這樣既明確了職責,又防止了一個人說了算。第九是既要靠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又要靠每個人的綜合素質。
一個地區(qū)、一個行業(yè)、一個部門的民主集中制能不能貫徹落實好,很大程度上取決定一把手的民主意識和綜合素質能力的高低。班子能不能團結,民主能不能發(fā)揚,集中能不能集中對,能不能集中好,是黨的制度建設的關鍵所在。班子的民主集中要能堅持落實的好,制定的各項制度,就能落實的好,否則制定制度容易,落實制度就難。與此同時,還應更進一步地將民主集中制盡量規(guī)范得既具體又具可操作性、適用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