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哪些藥物時不能飲酒
酒中都含有酒精,它是一種化學物質。酒精進入人體以后,會對我們的身體起到興奮作用,還會對中樞神經(jīng)產(chǎn)生抑制作用,并擴張血管,刺激或抑制肝酶代謝系統(tǒng)。總體上,藥與酒相互作用的結果有兩種:一是降低藥效;二是增加藥品的不良反應。據(jù)有關部門統(tǒng)計,約有百種以上的藥物在服用的前后就不能飲酒,下面就介紹一些:
1.服用降壓藥,如利血平、復方利血平等。服用這些藥的時候飲酒,非但不能降壓,反而可使血壓升高,導致高血壓腦病、心肌梗死。
2.服用抗過敏藥物,如撲爾敏、苯海拉明、非那根等。由于這些藥物具有鎮(zhèn)靜作用,所以,服藥后不宜飲酒,特別是大量飲酒之后,更應忌服此類藥物。
3.服用安眠藥,如苯巴比妥、眠爾通、利眠寧、導眠能、安定等。喝酒后不能服安眠藥。由于酒精對人的大腦各部位抑制先后不同,因而初期可出現(xiàn)一些興奮癥狀,如語言增多、思路不清等。而鎮(zhèn)靜、安眠藥物,對大腦也有抑制作用。酒后服安眠藥,會使人反應遲鈍、昏昏沉沉、昏睡以至昏迷不醒。呼吸、循環(huán)中樞受抑制時,可出現(xiàn)呼吸變慢、血壓下降、休克甚至呼吸停止而死亡。
4.服用抗痛風藥,如別嘌醇等。飲酒會降低藥效,影響其抑制尿酸生成的作用。
5.服用抗癲癇藥,如苯妥英鈉等。飲酒會很快影響藥效,大大降低治療作用,對發(fā)作不易控制。
6.服用維生素類藥物。白酒可使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的吸收明顯減少。
7.服用平喘藥類藥物,如茶堿等。酒精會使茶堿的吸收率增加,還可使茶堿緩釋片中的緩釋劑溶解,而失去緩釋作用,使藥效的持續(xù)時間縮短。
8.服用降糖藥物,如降糖靈、優(yōu)降糖等。酒精可引起血壓下降,并可引起低血糖。服此藥期間,飲酒可致低血糖昏迷。
9.痢特靈。該藥進入人體內產(chǎn)生一種名為羥肼乙烷的代謝產(chǎn)物,它能抑制單胺氧化酶,從而使酒精中的升壓物質不能被單胺氧化酶迅速氧化分解。因此,服藥期間飲酒可發(fā)生反應,出現(xiàn)面部潮紅、心動過速、腹痛、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這些癥狀都是痢特靈同酒精相互作用所致。
10.服用止痛藥,如阿斯匹林、撲熱息痛等。這類藥有抑制胃黏膜分泌的功能,增加上皮細胞脫落及破壞黏膜對酸的屏障作用,又能阻斷維生素K在肝中的作用,阻止凝血酶原在肝中的形成,使血液不易凝固。所以服用這類藥同時飲酒可引起胃腸道出血。
總之,服西藥時一般都不宜飲酒,有慢性病必須長期服藥的人,最好能夠戒酒。
鏈 接
鯉魚泡酒戒酒法
把500克活鯉魚或鯽魚泡進500~1000克白酒里,泡上3~4天,再將魚去掉,貪酒的人只要想喝了,就喝泡過鯉魚的酒,喝上幾次就很快能把酒癮戒掉。也可以用活黃鱔一條,放一瓶白酒內浸兩天后,一次喝500~1000毫升,一日3次,將酒喝完后酒癮就會戒掉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