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魔鬼釀成的毒水
1.三個故事
(1)孔子參加宴會時,每當需要推杯換盞,他都會放開酒量,但從未失態(tài)。
好奇之下,楚國君向子路打聽:老夫子的酒量多大?
子路:不知。
楚國君:你們平時朝夕相處常伴老師左右,怎么會不知道呢?
子路:真不知道,因為老師從來沒喝多過。
楚國君:他為什么能控制得這么好?
子路:老師曾說過,“唯酒無量,不及亂”!
“唯酒無量,不及亂”是人們最常提及的孔子言論或語錄,孔子以客觀的感受和主觀的修養(yǎng),得出唯有酒對于人來說是沒有固定的量的,可以不加限量,只要沒有到達“亂”的程度??鬃雍染坪臀覀兎踩撕染朴袥]有什么區(qū)別呢?我們來看孔子說的一句話:“唯酒無量,不及亂。”我到底能喝多少酒,我也不知道,但我喝酒從沒失過態(tài),從沒亂過性。這就是圣人和凡人的區(qū)別。
莎士比亞說,每一杯過量的酒,都是魔鬼釀成的毒水,一個人只要惡醉一次,對身體的傷害就相當于害了一場傷筋動骨的大病。
我們現(xiàn)在喝酒常常不是為了高興,而是為了借酒澆愁,卻不知借酒消愁愁更愁,其實真正有志向的人絕對不會讓自己成天沉醉在酒精之中。
(2)“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崩畎缀染坪鹊竭@個地步,天子喊我都不理睬,但是你發(fā)現(xiàn)沒有,李白酒喝得再多都有個界限,真正做到了“唯酒無量,不及亂”。
李白一生豪邁,桀驁不遜,卻始終沒有被皇帝殺掉,因為他做人很知道把握分寸,在天子面前喝酒一定不能“亂性”,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他可沒說是人中仙,還是自稱“臣”是酒中仙。他知道,再桀驁不馴,也只能在高力士面前給自己贏得一世英明,但在皇帝面前不行。
(3)千杯酒喝下去都不醉的人在歷史上很多,但是喝多了以后不誤事的人卻很少。比如三國時的張飛。
當呂布投靠劉備的時候。張飛對呂布非常不滿。有一次他讓手下人陪自己喝酒,可有一個人就是不喝。
張飛說:“在你張爺爺面前做事的人竟然不會喝酒?!喝!不喝老子打你?!?/p>
“張爺爺,你看在我家女婿的臉面上就饒了我吧!我是呂布的岳父。這酒是不是…別喝了?”
“呂布的岳丈?打的就是你!”這件事傳到呂布耳里,最終導致呂布翻臉。張飛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是因為喝醉了酒,才被兩個手下暗算、一命嗚呼。
實際上,孔子的酒論,都與他一生為之奔走的觀點相一致的,即都是以“周禮”作為他人生最高的禮治目標。也可以說,禮治作為孔子對當時治理社會的一種堅定信念。所以這里說的“亂”并不局限于醉酒狂亂,重點在于不違反禮法倫常。
其實,孔子喝酒的時候也特別講究禮儀,他說“鄉(xiāng)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不管喝得再高,結束后一定要讓老人先出去,年輕人才能跟著出來。
酒是一種文化,與民族、民俗、醫(yī)藥飲食、文學藝術都有密切的關系,禮尚往來,以酒助興,少飲無害,過則傷身。
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協(xié)作研究指出:為了預防對酒精依賴的發(fā)生,男性安全飲酒的限度是每天不超過20克、女性不超過10克純酒精的飲用量,對此,專家給予了通俗的解釋,男性每天飲酒不超過2瓶啤酒或一兩白酒,女性每天不超過1瓶啤酒,決不可混飲。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