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習俗鑒賞
我國古籍《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钡搅饲锓?,就意味著秋天已經(jīng)過了一半。這一天,民間有很多習俗,比如吃秋菜、祭月等,表達人們美好的祝愿,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吃秋菜
在嶺南地區(qū),有一個不成節(jié)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扒锊恕笔且环N野莧菜,當?shù)厝税阉Q之為“秋碧蒿”。
逢秋分這一天,全村人都會出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尋的時候,多見是嫩綠的,細細的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采回的秋菜一般用來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一句順口溜是:“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說明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強體壯。
祭月
秋分曾是傳統(tǒng)的“祭月節(jié)”。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F(xiàn)在的中秋節(jié)則是由傳統(tǒng)的“祭月節(jié)”而來。據(jù)考證,最初“祭月節(jié)”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于這一天在農(nóng)歷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所以,后來就將“祭月節(jié)”由“秋分”調(diào)到了中秋。
據(jù)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边@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