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寒型慢性萎縮性胃炎,癥見胃部不適,或有微痛,喜熱飲,食冷則不舒或常因多食生冷而發(fā)病,疼痛喜用手按和熱熨,得按或熱熨則痛減,舌質淡苔薄白,脈遲緩或沉等。宜采用溫中祛寒、健脾和胃等治則,以下飲食調養(yǎng)方,可酌情選用。
(1)白扁豆45g,山藥30g,太子參25g,玉竹、白術、沙參、冰糖各12g,茯苓10g,麥冬9g,砂仁、生地、桔梗、蓮子肉各6g,大棗3枚。水煎服,每日1劑,分2~3次服用。功能健脾和胃、益氣養(yǎng)陰,適用于脾胃虛寒型萎縮性胃炎等。有報道用本方治療萎縮性胃炎98例,連用3個月為一療程,臨床主要癥狀消失、半年內(nèi)無復發(fā)為顯效,占72例(73.5%);臨床主要癥狀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半年內(nèi)無復發(fā)者為有效,共14例(14.3%);無效12例,占12.3%。
(2)黃芪、草豆蔻仁各6g,當歸身4.5g,人參、蒼術、吳茱萸各3g,升麻2.1g,橘皮、丁香、柴胡、炙甘草各1.5g,黃柏0.9g。水煎服,每日1劑,分2~3飲用。功能溫中和胃,適用于脾胃虛寒型慢性萎縮性胃炎。
(3)黨參、生黃芪、白術、陳皮、厚樸、雞內(nèi)金各15g,炙甘草18g,杭芍藥20g,桂枝、川芎各6g,烏梅15g,大棗5枚。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飲用。功能益氣溫中、健脾消食,適用于脾胃虛寒型慢性萎縮性胃炎。
(4)人參、茯苓、陳皮、白術、制半夏各3g,砂仁、藿香、香附各1.8g,木香、炙甘草各9g,生姜3片,大棗2枚。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飲用。
(5)茯苓、甘草各120g,白術、厚樸各180g,干姜60g,陳皮90g。共為末和勻,貯瓶備用。每日2~3次,每次取藥末10g,加水150ml,煎煮至100ml,取汁飯后飲用。
(6)橘皮、姜制厚樸各30g,草豆蔻仁、茯苓、炙甘草、木香各15g,干姜2g,生姜適量。前7味共為粗末和勻,貯存?zhèn)溆谩C咳?次,每次取藥末15g,與生姜3片一起,加水300ml,煎煮至150ml,取汁空腹溫服。
(7)生姜100g,米醋250ml。生姜洗凈切絲,浸泡于米醋中,密封貯存3~7天后飲用。每日1次,早晨空腹飲用10ml姜醋汁。功能溫中止痛,助酸開胃,適用于脾胃虛寒型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酸缺乏、胃脘寒痛等。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