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運動強度 運動強度是確保運動效果和安全的重要指標,包括心率、代謝量等。以心率為例,一般來說,運動的目標心率以達到最大心率的60%~80%為宜。在開始運動訓練時,如40—49歲、50—59歲、60—69歲的最大心率分別是178次/分鐘、167次/分鐘、164次/分鐘,選擇最大心率的60%的值作為運動的目標心率比較合適,分別是107次/分鐘、100次/分鐘、98次/分鐘。
2.運動時間 為了不引起骨關節(jié)損傷和高能量消耗,中老年人通常不宜進行高強度、短時間的運動,而應選擇低強度、長時間的運動。在運動開始的第l周,應先進行低、中等強度活動20~30分鐘,2~4周后如果沒有不適,運動時間可以逐漸增加到45分鐘。對于健康情況較差的人,每天運動3~5分鐘也是有益的。
3.運動頻度 運動頻度取決于運動強度和每次運動持續(xù)的時間,通常為每周3次。在剛開始運動時,最好隔日運動,在逐漸適應后再每天運動,就會產生較好的鍛煉效果。
4.運動進度 運動進度取決于個體的體能、健康情況、年齡以及運動鍛煉目標。通??煞譃殚_始階段、適應階段和維持階段。開始階段一般為4~6周,健康情況差的則需要6~10周,這一階段適宜伸展、體操等低強度的有氧運動,不至于引起組織損傷和肌肉疼痛。開始每次運動的總時間至少10~15分鐘,然后逐漸增加。健康狀況良好的中年人可直接進入適應階段。進入適應階段,應以比開始階段較快的速度進行運動,運動強度在2~3周達到最佳水平。這一適應期對健康水平不佳、心臟病患者及高齡者應適當延長。鍛煉8個月后可進入維持階段,在此階段需要建立切實可行的運動方案,并適當增加有興趣的體育運動,以免因重復性活動過于單調乏味而中斷運動。
5.體育鍛煉急不得 有些人天生對體育鍛煉反應較差,往往經過一段時間鍛煉后沒有見到實效,很容易產生急躁情緒,一味加大鍛煉強度,結果反而對身體造成了傷害,最后不得不放棄。事實上,過度鍛煉是初鍛煉者最容易犯的錯誤,高強度的運動會對運動者的肌肉組織、結締組織和關節(jié)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
所以,在開始進行體育鍛煉之前,一定要給自己定下一個適當?shù)哪繕?,不要對鍛煉效果過分苛求。同時,體育鍛煉一定要循序漸進,鍛煉強度不要增加過快。初鍛煉者最好隔天運動一次,給身體一定的時間恢復。如果找不出整段時間鍛煉身體,也可以嘗試每天進行一次短時間、高強度的鍛煉,效果往往比每天都進行長時間、低強度的鍛煉要好。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