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啞鈴操既是一種醫(yī)療操,又是預防頸椎病的好辦法,具體做法如下。
(1)屈肘擴胸:兩腿分立與肩同寬,兩手持啞鈴自然下垂,兩臂平肩屈肘,同時向后擴胸。反復12~16次。
(2)斜方出擊:兩腿分立與肩同寬,兩手持啞鈴屈肘置于胸兩側,上體稍向左轉,右手向左前斜方出擊,左右交替,各反復6~8次。
(3)側方出擊:兩腿分立與肩同寬,兩手持啞鈴屈肘置于胸兩則,左手持啞鈴向右側方出擊,左右交替,各反復6~8次。
(4)上方出擊:兩腿分開與肩同寬,兩手持啞鈴屈肘置于胸兩側,右手持啞鈴向上方出擊,左右交替,各反復6~8次。
(5)伸臂外展:兩腿分立與肩同寬,雙手持啞鈴下垂,右上肢伸直由前向上舉,左右交替,重復6~8次。
(6)聳肩后旋:兩腿分立與肩同寬,兩手持啞鈴下垂,兩臂伸直向下,兩肩用力向上聳起,兩肩向后旋并放下,反復進行12~16次。
(7)兩肩后張擴胸后伸:兩腿分立與肩同寬,兩手持啞鈴下垂,兩臂伸直外旋,兩肩后張,同時擴胸,反復12~16次。
(8)直臂前后擺動:兩腿前后分立,兩手持啞鈴下垂,左右上肢伸直同時前后交替擺動,重復6~8次;兩足互換站立位置,同樣擺動6~8次。
(9)頭側屈轉:兩腿分立與肩同寬,兩手持啞鈴下垂,頭頸部向左屈曲,達最大范圍,再向右側旋轉到最大范圍,左右交替,反復6~8次。
(10)頭前屈后仰:兩腿分立與肩同寬,兩手持啞鈴下垂,頭頸部前屈,盡可能達最大范圍;頭頸部向后仰達最大范圍,重復6~8次。
(11)頭部旋轉:兩腿分立與肩同寬,兩手持啞鈴下垂。頭頸部沿順時針方向旋轉一周,再向逆時針方向旋轉一周,重復6~8次。
以上動作要輕柔,旋轉動作因人而異,每天可做1~2次。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