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過動態(tài)平衡原理,提出了帶鋼冷軋的冷卻、潤滑乳化液的一組狀態(tài)方程及一套可操作的確定方程內系數(shù)的實驗方法,從而提出了乳化液狀態(tài)穩(wěn)定的實時數(shù)??刂品桨?。
關鍵詞 帶鋼冷軋 乳化液 狀態(tài)穩(wěn)定 數(shù)學模型 實時數(shù)??刂?/p>
前 言
帶鋼冷軋采用噴淋乳化液來冷卻軋輥和所軋帶鋼,并潤滑軋輥和所軋帶鋼之接觸,以減輕軋輥和帶鋼表面的磨損及降低卷取阻力。雖然噴淋足量的乳化液,但由于乳化液濃度和溫度的變化,軋輥與帶鋼間的潤滑情況隨之變化。過潤滑時,發(fā)生堆鋼;欠潤滑時,發(fā)生拉鋼。從而導致帶鋼軋機的震動,使帶鋼表面出現(xiàn)橫向波紋。嚴重時還會發(fā)生斷輥或斷帶事故,及帶鋼表面浪型判廢。由于乳化液狀態(tài)(濃度 、溫度)的不穩(wěn)定,生產(chǎn)工藝上無法探索最佳潤滑條件,無法實現(xiàn)最佳潤滑條件下的高速優(yōu)質的連續(xù)軋制。為了減輕軋機的機震(這會加重軋鋼噪聲,并導致漏油和軸承等的損壞)和帶鋼的波紋,不得不降低帶鋼連續(xù)軋制的速度。
所以,如何穩(wěn)定軋鋼乳化液的狀態(tài),成為近年來冷軋工程技術的重要研究課題。
現(xiàn)系統(tǒng)中,乳化液加熱蒸汽采用溫度偏差極限控制(達到設定溫度 T 時關閉加熱蒸汽,液溫降到設定極限 T0 +ΔT 時,打開加熱蒸汽閥)。由于乳化液系統(tǒng)是個大慣性系統(tǒng),乳化液槽內乳液溫度變動范圍約為 T0 + 2℃~T0 – 5℃。另外,在泵將乳液輸往軋鋼噴淋處的管道中段設置強制冷卻裝置。但此裝置只能調控乳化液溫度的上限,而不能調控乳化液溫度的下限。而且,從強制冷卻段到噴淋處,管道尚有相當長度。所以,強制冷卻段的調控溫度并不等于噴淋處乳化液溫度(比噴淋溫度高些)。并且,室溫越低,溫差就越大。乳化液的濃度,早先采用人工取樣,化驗室采用水浴法分析,需八小時左右才能得到比較正確的濃度分析結果(總的體積比含油率)。因而,是無法及時校正乳化液濃度的。近期采用在線的濃度分析(例如,采用超聲波濃度分析儀),甚至根據(jù)實測濃度是否超過許可的上限(η1)或下限(η2),自動加水或加乳化母液(偏差極限控制)。即便如此,濃度的偏差仍在 + 0.1%~- 0.2% (濃度分析儀精度差的話,偏差范圍還要大)之間。總之,乳化液狀態(tài)的穩(wěn)定控制仍不夠理想。
由于軋鋼乳化液系統(tǒng)是個開環(huán)系統(tǒng),迄今工程技術界尚未有采用數(shù)??刂浦桨浮?/p>
筆者通過動態(tài)平衡原理,提出了乳化液槽內乳液的一組狀態(tài)方程及一套可操作的確定方程內系數(shù)的實驗方法。從而,提出了乳化液狀態(tài)穩(wěn)定的實時數(shù)模控制方案。
由于對乳液溫度和濃度進行了在線實時測量和實時穩(wěn)態(tài)調節(jié)及偏差調整,對加熱蒸汽、添加水和加乳化母液實行數(shù)值調節(jié)而非開關調節(jié),將使乳化液狀態(tài)的穩(wěn)定性極大地提高,并可除去效果不大的強迫冷卻裝置,直接以噴淋處乳化液溫度之穩(wěn)定來調控加熱蒸汽??梢云谕橐簻囟炔▌訉⒃凇?℃ 之內,濃度的波動將在±0.1%,甚至±0.05%之內(視測量精度)。從而,為工藝上探索最佳潤滑條件準備好了基礎。并且,必然改善軋機的機震和帶鋼的表面質量(特別是波紋),為進一步提高軋制速度提供了可能。
盡管系統(tǒng)配置費用較為昂貴,系數(shù)測定比較麻煩,但與提高帶鋼的表面質量和提高機組生產(chǎn)能力相比,其價值是十分明顯的。
一、乳化液狀態(tài)穩(wěn)定控制的數(shù)學模型
1.狀態(tài)方程組(五個微分方程,d —— 微分符號):
dT槽/dt=[K1q蒸(T蒸-T槽) - (C1Q槽+K2q出)(T槽-T室) -K2′q返(T槽-T返)-K水d水q水(T槽-T水)] /(a+kQ槽) (1 ? 1)
dQ槽 /dt=d水q水-d1q出+d′q返- d1q乳蒸 (1 ? 2)
dV槽/dt=q水+q返-q出-q乳蒸 ?。? ? 3)
- dη1/dt=dη1水/dt=[(1-η1水)d水q水-d槽水q水蒸+η1水 dq乳蒸+(d返水η水′-η1水d′)q返]/Q槽 ?。? ? 4)
-dη/dt= dη水/dt=[(q水-q水蒸)-η水(q水-q乳蒸)+(η水′-η水)q返]/V槽=[ηq水+(q乳蒸-q水蒸)-ηq乳蒸 - (η′-η)q返]/V槽 ?。? ? 5)
其中:
(1 ? 1) 是槽內乳化液的熱流方程。
T槽—— 槽內液體溫度(℃);
T蒸—— 加熱槽液的蒸汽溫度(℃);
T室——乳化液槽所處室溫(℃);
T返——泵回乳化液槽的回收乳化液溫度(℃);
T水——注入乳化液槽的添加水溫度(℃);
q蒸——加熱槽液的蒸汽秒流量(米3/秒);
q出——泵出槽的乳化液秒流量(米3/秒);
q返——泵回乳化液槽的回收乳化液秒流量(米3/秒);
q水——注入乳化液槽的添加水秒流量(米3/秒);
K1——加熱槽液的蒸汽的散熱系數(shù)(焦耳/米 ? ℃ );
K2——泵出槽的乳化液的流量比熱(焦耳/米 ? ℃ );
K2′——泵回液槽的回收乳化液的比熱(焦耳/米 ? ℃ );
K水——水的比熱(焦耳/公斤 ? ℃,理論值,可查);
d水——水的比重,d水= d槽水=1000 /[1+γ水(T槽 - 4℃)](公斤/米3) ;
γ水——水的體積膨脹系數(shù)(理論值,可查);
C1——槽液的散熱(蒸發(fā)、輻射、熱傳導)系數(shù)(焦耳/公斤 ? ℃); a= K鐵M鐵,K鐵為鐵的比熱(焦耳/公斤 ? ℃,理論值,可查);M鐵為槽內鐵裝置的總質量,故a是個常量(焦耳/℃)。kQ槽=K母Q母+K水Q水= K母η1 Q槽+ K水(1-η1)Q槽,故 k= K水-η1(K水-K母) ,K母為乳化母液的比熱,可在實驗室內用絕熱法測定。η1= Q母/Q槽為乳化液的質量比濃度;Q槽= Q槽水+ Q母= d母ηV槽+ d水(1-η)V槽= d1V槽 ,d1= d水-η(d水- d母) 為槽內乳化液的比重,d母為乳化液中母液(油)的比重,d母= d0 /[1 +γ母T槽],γ母為乳化母液的體積膨脹系數(shù),d0為乳化母液在 0℃ 時的比重,d0 和γ母可由供貨商提供或在實驗室中測定。Q槽 是槽內乳液總質量。
(1 ? 2)是槽內乳化液的質量流方程;
(1 ? 3)是槽內乳化液的體積變化方程。V槽為槽內乳化液的總體積(米3);
(1 ? 4)是槽內乳化液含水率(重量比)變化方程;
(1 ? 5)是槽內乳化液含水率(體積比)變化方程;
η1水= 1 -η1 是槽內乳化液含水率(重量比);
η= V母 /V槽為槽內乳化液的濃度(體積比),
η水=1-η為槽內乳化液的含水率(體積比);
η1=ηd母 /d1 ;η1水= η水d水 /d1 ;
η′= 1 -η水′為泵回乳化液槽的回收乳化液(體積比)濃度,η水′為泵回乳化液槽的回收乳化液含水率(體積比)。K2=kd1=K水d1- d母η(K水-K母)=(1-η)K水d水+ηK母d母,K2′=(1-η)K水d水+ηK母d母;d1=(1-η)d水+ηd母,d′=(1 -η′)d水+η′d母。
q水蒸= D水S (T槽- T室)為槽中凈水的蒸發(fā)率(米3 /秒),D水為單位溫差下單位表面積水的蒸發(fā)率(米/度?秒);q乳蒸= D乳S (T槽 - T室)為槽中凈水的蒸發(fā)率 (米3 /秒),D乳為單位溫差下單位表面積乳化液的蒸發(fā)率(米3/度?秒);S 為槽液的蒸發(fā)表面積 。
2.乳化液在軋鋼噴淋處的乳化液溫度T軋 (軋制工藝要求的溫度) 與槽內乳化液溫度T槽的關系:
T軋= T槽- [ K母d母q母(T槽-T母)-K3Q水(T槽-T3)-C2q出(T槽-T室)-C3(q出+q母)(T管-T室)] /(K2 q出+ K母d母q母)(2 ? 1)。
在實際系統(tǒng)中,乳化母液之添加不是直接注入槽中,而是注入輸往軋機的乳化液管道中。q母為注入母液之秒流量(米3/秒),T母為注入母液的溫度(℃),Q水為強迫冷卻系統(tǒng)內冷卻水的秒流量(米3/秒),K3為強迫冷卻系統(tǒng)的吸熱系數(shù)(焦耳/米3?℃),C2是從液槽泵出的乳化液輸送管道的散熱系數(shù)(焦耳/米3?℃ );C3 是從強迫冷卻系統(tǒng)到噴淋口的管道散熱系數(shù)(焦耳/米3?℃);T管是從冷卻系統(tǒng)出來后乳化液的溫度。顯然,T槽 > T管 > T軋 。
在實際軋制時,槽內乳化液的溫度應定得比軋制溫度高(T槽> T軋) ,由調節(jié)強迫冷卻系統(tǒng)內冷卻水的秒流量來穩(wěn)定T管 ,以穩(wěn)定 T軋。但當 T槽≤T軋時,強迫冷卻系統(tǒng)的調控功能就失效了。
3.狀態(tài)方程組中系數(shù)的實驗測定:
在液槽泵出乳化液的管道內 (近槽處,在注入母液處的上游)安裝流量計(超聲波法)探頭、濃度計(超聲波法)探頭和測溫熱電偶,以測出 q出、η及T槽 (測量將不受母液注入的影響);在泵回乳化液槽的乳化液回收管道內(近入槽處)也安裝流量計(超聲波法)探頭、濃度計(超聲波法)探頭和測溫熱電偶,以測出q返 、η′及T返;在向液槽注水的水管內安裝流量計 (可用超聲型、渦街型或發(fā)訊渦輪轉子型) 、溫度探頭,以及電子調節(jié)閥,以測量q水、T水及調節(jié)q水;在蒸汽管道內安裝渦街型流量計及測溫探頭(工作溫度100~200℃) 及電子調節(jié)閥,以測量 q蒸、T蒸及調節(jié)q蒸 。在乳化液槽底部安裝壓電效應的投入式液位計探頭(采用不銹鋼密封套,以耐腐蝕、耐 75℃以上高溫),安裝部位應遠離蒸汽管道,它用以測量液槽內液位H。在液槽所處廠房內安裝測室溫的熱電偶,以測T室。在調節(jié)閥和探頭安裝段的前后,均應安裝手動隔離閥,以便調節(jié)閥和探頭的安裝和更換。所有測量信息都通過模數(shù)轉換器,再輸入電腦;電腦輸出通過數(shù)模轉換器,去調控電子閥及開、停泵機。
(1) 在停產(chǎn)大修期間,清除乳化液槽內的乳化液及污垢,清洗干凈后,注入凈水。
注水過程中,槽內水的體積 Vi=∫0Ti q水dt (3 ? 1 ? 1),由控制電腦算出,并記錄之;對應的液位高度 H 由液位計給出,并由電腦記錄;對應的槽液表面積Si=(Vi-Vi-1) /(Hi-Hi-1)(3 ? 1 ? 2),由電腦算出,并記錄之。例如,每隔一分鐘記錄一次Hi,計算出對應的Vi和Si,直至液位高度高出生產(chǎn)時最高液位高度若干厘米即可。如此,在電腦硬盤中存儲了一個采樣值Hi和對應的Vi、Si的數(shù)據(jù)庫文件。
對于任一采樣液位高度H,Hi+1> H > Hi,對應的液面面積 S= Si +(Si+1-Si)(H-Hi) /(Hi+1-Hi) (a) ,對應的槽液體積V= Vi+(Vi+1-Vi)(H-Hi) /(Hi+1-Hi) (b) ,可由電腦算出(由于乳化液槽內裝有攪拌機和除鐵屑的磁過濾器等等,故槽內液體表面積 Si 不是恒量,V ≠ HS)。
若注入凈水的最終高度為H0,水的總體積為V0,對應的液面面積S0,忽略注水過程中水的蒸發(fā)損失,則 Q0= V0 /[1 +γ水(T0 - 4℃)] (噸) (3 ? 1 ? 3) ,T0= T水為這時測得的槽液溫度T槽。
(2) 完成上述工作后,關閉注水閥門,除了輸出槽液的管道閥門打開外(為了測T槽),關閉一切其它閥門及相應的泵。然后,打開蒸汽閥門,調節(jié)閥開到最大位置,使槽內水升溫,至T槽= 50℃后,控制蒸汽流量q蒸,使 T槽= 50℃保持恒定。攪拌機和除鐵屑的磁過濾器、刮油器等都不開動。
此時,q水=0=q出= q返,q乳蒸= q水蒸,η水=η1水= 1,η=η1=η1′= 0。而狀態(tài)方程組為:
T槽/dt=0=[K1′q蒸(T蒸-50℃)-C1′Q槽(50℃-T室)] /(a + K水Q槽) ?。? ? 2 ? 1)
dV槽/dt= -q水蒸= - D水S(50℃ - T室) (3 ? 2 ? 3)
由(3 ? 2 ? 1)式得:q蒸=C1′V槽(50℃ - T室) /K1′(T蒸-50℃)(1+ 46γ水) (3 ? 2 ? 1 ? 1)
顯然,槽液減少時(V槽降低),所需的蒸汽流量q蒸就減少。
K1′為槽液是凈水時蒸汽的散熱系數(shù);C1′為槽液是凈水時槽液(水)的散熱(蒸發(fā)、輻射、熱傳導)系數(shù)。
以液面每降低1mm為一個測量時間間隔,可視該時間間隔內T室不變。由于ΔH= 0.001米,液位變化很小,可視S也不變。從而,由 (3 ? 2 ? 3)式解出:
Vi - Vi-1= - D水Si(50℃ - T室)(ti-ti-1); (3 ? 2 ? 3 ? 1)
于是,D水= 0.001 /(50℃-T室)(ti-ti-1)(米/度?秒)。(3 ? 2 ? 3 ? 2)
測若干次ΔH= 0.001米,得一系列 (ti - ti-1)值,從而得若D水值,再取算術平均,可定D水值。
而蒸汽的控制為:q蒸i= q蒸i-1Vi /Vi-1。 ?。? ? 2 ? 3 ? 3)
(3) 關閉蒸汽,讓槽內之水自然冷卻。此時,q蒸= 0,狀態(tài)方程組為:
dT槽/dt= - C1′Q槽(T槽-T室) /(a+K水Q槽); (3 ? 3 ? 1)
dQ槽/dt= - d水q水= - d水D水S(T槽-T室); ?。? ? 3 ? 2)
合并上述二式得:K水d水D水S dT槽/C1′
= K水Q槽dQ槽 /(a + K水Q槽);
而 d水= 1 /[1 +γ水(T槽- 4℃)] (噸/米3),故(K水D水S/C1′)dT槽/[1+γ水(T槽 - 4℃)]= dQ槽- adQ槽/(a + K水Q槽);(3 ? 3 ? 12)
在溫度改變不太大,液位變化不大時,可視 S為常量,上式解得:(K水D水/γ水C1′)Siln(di-1/di)=diVi - di-1Vi-1-(a/K水) ln[(K水di Vi +a)/(K水di-1Vi-1+a)]; ?。? ? 3 ? 13)
Si+1ln(di /di+1)/Siln(di-1/di)={di+1Vi+1-diVi-(a/K水)ln[(K 水di+1Vi+1+a)/(K水diVi+a)]}/{diVi -di-1Vi-1 -(a/K水)ln[(K水diVi+a)/(K水di-1Vi-1+a)]}; ?。? ? 3 ?14)
其中 dj = 1/[1+γ水(Tj - 4℃)] (噸/米3),Vj為槽液溫度是Tj時的槽液體積(對應的液位高度為Hj),K水為水的比熱,γ水為水的體積膨脹系數(shù)。故 (3 ? 3 ? 14) 式可算出a值。
(4) 在上述測試完成后,根據(jù)當時的液溫Tn、液位高度Hn及對應的Vn,可知,對于要求的軋制濃度η=η0( 實驗室水浴法分析的就是體積比濃度) ,所需配用的乳化母液的體積為:
V母= Vnη0 (1 +γ母T室) /(1 -η0)(1 +γ母T n) (c)(此時乳化母液的溫度為室溫) 。
將這些母液直接倒入槽中,開動攪拌機,使之成為濃度為η0( 體積比)的乳化液
(因為η0 << 1,這些母液倒入槽中攪拌時不計蒸發(fā)損耗,濃度計讀數(shù)也應趨于η0)。閥門的控制如前,繼續(xù)進行靜態(tài)測量。此時狀態(tài)方程組為:
顯然,(3 ? 4 ? 15 ? 1)~(3 ? 4 ? 15 ? 4) 在靜態(tài)條件下,無論是通蒸汽升溫,還是保持恒溫,還是關閉蒸汽自然降溫,都是成立的。故測得液位高度 H槽(就得V槽)和對應的濃度η,D乳就可算出。
(A) 開蒸汽閥,升溫至50℃,控制蒸汽的流q蒸,使 T 槽= 50℃保持恒定。在不太長的測量時間段內,可認為室溫不變,液面下降不大,S 可視為常量,于是由 (3 ? 4 ? 3)式得:
V2-V1= - D乳S(50℃-T室)(t2-t1),故D乳=(H1-H2) /(50℃-T室)(t2-t1)。 (3 ? 4 ? 15 ? 5)
H2是時刻t2時的液位高度,H1是時刻t1時的液位高度。測若干個時間段(ti+1-ti),使每次Hi-Hi+1= 0.001米,得若干 個D乳值,平均之。將此值與(3 ? 4 ? 15 ? 3)的D乳值比較,由此可檢驗本理論的可信性。
由(3 ? 4 ? 1)式可得:
q蒸=C1(50℃-T室)Q槽/K1(T蒸-50℃), ?。ˋ1)
K1/C1=(50℃-T室)Qi/(T蒸- 50℃)q蒸, ?。ˋ2)
而 Qi=d1Vi=[d水-ηi( d水- d母)]Vi, ?。ˋ3)
q蒸i+1= q蒸iQi+1/Qi。 (A4)
根據(jù)ti時刻的槽液體積Vi(對應于液位高度Hi),濃度ηi和蒸汽流量q蒸就可求出(K1 /C1)值。
(B) 關閉蒸汽,讓槽液自然冷卻。此時狀態(tài)方程組為:其中:Q槽=d1V槽,V槽=V0(η0-1+D水/D乳) /(η-1+ D水/D 乳),d1= (1 -η)d水+ηd母 (噸/米3),
k=K水-d母η(K水- K母) /d1, 而K2=kd1=(1-η)
K水d水+ηK母d母,d水=1 /[1+γ水(T槽- 4℃)],
d母= d0 /(1+γ母T槽),d0是乳化母液在0℃時的比重(公斤/米3)。
由(3 ? 4 ? B ? 1)和(3 ? 4 ? B ? 5) 并考慮到上述關系式得:- dη/(η-1+D水/D乳)2=AD乳S * dT槽/C1V02 (η0-
1+D水/D乳)2,(3 ? 4 ? B ? 15 ? 1)
其中:A={a(η-1+D水/D乳)+V0(η0-1+D水/D乳)[(1-η) K水d水+ηK母d母]}/[(1 -η)d水+ηd1]
≈a(D水- D乳)/D乳d水+ K水V0(η0 -1+ D水/D乳)。
這是因為:η<< 1,1 -η≈1,K水 > K母,所以:
ηd母/(1 -η)<<d水,ηd母(K水- K母) /K水 <ηd母<<d水 。于是 (3 ? 4 ? B ? 15 ? 1)式可化為 (3 ? 4 ? B ? 15 ? 2) :
- C1d(η-1+ D水/D乳)/S(η-1+ D水/D乳)2=a(D水-D乳)γ水(T槽-4℃)dT槽+[K水D乳/V0(η0-1+ D水/D乳)+a(D水- D 乳)/V0
2(η0-1+D水/D乳)2]dT槽 ;
當自然降溫時間不太長時,液面下降不太多時,可視 S 為常量,從而有解:
C1 [1/Si(ηi-1+ D水/D乳)-1/Si-1(ηi-1 -1+ D水/D乳)]={a (Ti-Ti-1) (D水-D乳)[γ水V02(η0-1+D水/D乳)2+1]+ K水D乳V0(η0 -1+ D水/D乳)}/V02 (η0-1+D水/D乳)2; ?。˙1)
C1={a(Ti-Ti-1)(D水-D乳)[γ水V02(η0-1+D水/D 乳)2+1]+K水D乳V0(η0-1+D水/D乳)}*Si(ηi-1+D水/D乳)*Si-1(ηi-1-1+D水/D乳)/[ Si-1(ηi-1-1+D水/D乳)- Si(ηi-1+D水/D乳)] V0
2 (η0-1+D水/D乳)2; (B2)式中:Ti-1 > Ti ,ηi > ηi-1 ,D水 > D乳 。
測若干個溫度變化段(Ti-1,Ti),則可得若干個C1值,最后取算術平均值作為C1之值。再根據(jù)(A2)、(A3)式求得K1之值。由此,乳化液狀態(tài)方程組中的所有系數(shù)都已能確定( K2′= (1 -η′)K水d水+η′K母d母 ,d′= (1 -η′)d水+η′d母,η′是泵回乳化液槽的回收乳化液的濃度)。
4.穩(wěn)態(tài)控制和偏差控制 :
(1) 穩(wěn)態(tài)條件為:T槽= T0 ,η=η0,dT槽/dt= 0 ,
dη/dt= 0。于是,有:
Q蒸t=q蒸0=[(C1Q槽+K2q出)(T0-T室)+K2′(T0- T返)q返+ K水d水(T0-T水)q水t]/K1(T蒸- T0); ?。? ? 1 ? 1)
q水t=q水0=[D乳+(D水-D乳)/η0 ]S(T0 -T室)+(η′-η0)q返/η0; ?。? ? 1 ? 2)
式中:Q槽= d1V槽={(1 -η0)/[1 +γ水(T0-4℃)]+d0η0/(1+γ母T0)}V槽; ?。? ? 1 ? 3)
K2=kd1=K水(1 -η0)/[1 +γ水(T0 -4℃)]+K母d0η0 /(1+γ母T0); ?。? ? 1 ? 4)
K2′=K水(1-η′)/[1+γ水(T返-4℃)] + K母d0η′/(1 +γ母T返); ?。? ? 1 ? 5)
d水= 1/[1+γ水(T水- 4℃)]。 (4 ? 1 ? 6)
K水是水的比熱,γ水為水的體積膨脹系數(shù),γ母為乳化母液的體積膨脹系數(shù),d0為母液在0℃時之比重,K母為母液的比熱。C1、K1、D水、D乳即為前述實驗測定值的各個平均值。
T0為軋制工藝要求穩(wěn)定的槽液溫度,η0為軋制工藝要求穩(wěn)定的槽內乳化液的濃度;T室、T返、T蒸、T水分別是t時刻的液槽所在廠房的室溫、回收乳化液的液溫、蒸汽溫度、添加水水溫的實測值;q出、q返為軋制乳化液泵出及回收的實時秒流量;S、V槽為t時刻對應于液位實時高度 H 的槽液表面積和體積;η′為t時刻泵回液槽的回收乳化液的實時濃度,這些都由相關儀表實時測得。
于是,由 (4 ? 1 ? 1)和 (4 ? 1 ? 2)算出的q蒸t、q水t就是t時刻蒸汽流量和添加水流量的穩(wěn)態(tài)控制值。
(2) 偏差控制:
A.方法之一為:
q蒸t′= q蒸0T0/T= {[(C1Q槽+K2q出)(T0-T室) +K2′(T0-T返) q返]+K水d水(T0-T水)q水t′}T0 /TK1 (T蒸- T0); (4 ? 2 ? A ? 1)
q水t′=q水0η/η0={[ D乳+(D水- D乳)/η0]S(T0-T室)+ (η′-η0)q返/η0}η/η0。 ?。? ? 2 ? A ? 2)
B.方法之二為:
Q槽= d1V槽= {(1 -η)/[1+γ水(T槽- 4℃)] +d0η/(1+γ母T槽)} V槽; (4 ? 2 ? B ? 1)
K2= kd1=K水(1-η)/[1+γ水(T槽- 4℃)] + K母d0η/(1+γ母T槽); (4 ? 2 ? B ? 2)
K2′=K水(1-η′)/[1+γ水(T返-4℃)] + K母d0η′/(1+γ母T返); ?。? ? 2 ? B ? 3)
d水=1/[1+γ水(T水-4℃)]; ?。? ? 2 ? B ? 4)
q水t′=[D乳η/η0+(D水-D乳)/η0]S(T槽-T室) +(η′-η)q返
/η0; ?。? ? 2 ? B ? 5)
q蒸t′={[(C1Q槽+K2q出)(T槽-T室)+K2′(T槽-T返)q返] +K水d水(T槽-T水)q水t′}T0/K1T槽(T蒸-T槽); ?。? ? 2 ? B ? 6)
C.當η<η′<η0,且η0-η′≥[D乳+(D水-D乳)/η0]S(T槽-T室)η0/q返時,q水t′=0; ?。? ? 2 ? C ? 1)
而?。咎枙r,還要添加乳化液:
當 (η0-η)V槽 > q母Max *5秒時,q母t=q母Max; (4 ? 2 ? C ? 2)
q母Max是添加乳化母液所能達到的最大秒流量,也即注油電子閥完全打開。
當 (η0 -η)V槽≤q母Max*5秒時,q母t=q母Max(η0-η)/η0;
(4 ? 2? C ? 3)
5.動態(tài)修正:
上述穩(wěn)態(tài)控制和偏差控制中,q水蒸、q乳蒸、C1、K1值都是在靜態(tài)條件下測定的,即槽液表面是平靜的(q水= q出= q返= 0,且攪拌機和除鐵屑的磁過濾器、刮油器等都不開動)。實際生產(chǎn)時,槽液表面是不平靜的(q水 、q出 、q返 >0,且攪拌機和除鐵屑的磁過濾器、刮油器等全都開動)。 故實際的蒸發(fā)和散熱的表面積要大于靜態(tài)表面積。為此,應尋求一個動態(tài)修正: α= S動/S靜 > 1 。
在穩(wěn)態(tài)控制條件下,定 T= 50℃。由于室溫只是晝夜緩慢地變化,在實驗測定的時間段內,可視其為常量。在生產(chǎn)穩(wěn)定時,可視 q水 、q出、q返 也為穩(wěn)定值 (常量) 。
由dV槽/dt= q水+ q出- q返- D乳S動(T0 - T室) ,
可得:
Vi+1-Vi=(q水+q出-q返)(ti+1-ti)-D乳S動(T0 -T室)(ti+1- ti);
(5 ? 1)
從而,S動=[(Vi+1-Vi)/(ti+1-ti)-(q水+q返-q出)]/D乳(T0-T室);(5 ? 2)
于是,α=S動/S靜=[(Hi+1-Hi)/(ti+1-ti) - ( q水+ q返- q出)]/D乳Si(T0-T室)。 ?。? ? 3)
測若干個時間段 (ti+1-ti) ,得若干個αi值,由算術平均得α值。
顯然,C1、K1的動態(tài)修正值是原先的靜態(tài)測量(平均)值乘以α。而式(4 ? 1 ? 2)和(4 ? 2 ? B ? 5)中的S應以αS(S是對應于H的槽液靜態(tài)表面積)替代之。
二、乳化液狀態(tài)穩(wěn)定之實施
1.系統(tǒng)設備配置:
一只液槽的系統(tǒng)配置圖示如圖1。
其中多通道智能化超聲波流量、濃度分析儀本身是個微機系統(tǒng)。它具有超聲波發(fā)生器,回波接收及分析電路,溫度與超聲波回波的聲時曲線族存儲器,流量、濃度、溫度與超聲波回波的聲時曲線族存儲器,分析軟件存儲器,CPU,流量、濃度、溫度多路測量分配器,流量、濃度、溫度數(shù)據(jù)串行輸出信號電路,數(shù)據(jù)顯示電路,穩(wěn)壓電源等部分。
溫度的顯示精度為±0.01℃,分析精度為±0.005℃,溫度標定范圍為 0~60℃;濃度的測試范圍為 0~10%,分析精度為±0.1%,分辨率為±0.05% (含油率);濃度的分析值不受鐵微粒、泡沫和流速的影響,并有溫度自動補償;流速的測定有溫度與濃度的自動補償,精度為±0.001米/秒,分辨率為±0.0005米/秒,信號的傳輸不受電磁干擾。
一只液槽使用一臺12通道的智能化超聲波流量、濃度分析儀,實際使用6個通道,另6個通道為備用。多個槽需配置多臺這樣的分析儀。并需要增加一個多路串行傳輸分配器。
蒸汽流量的測量采用壓電式旋渦(渦街)流量計。因為超聲波探頭在高溫環(huán)境壽命不長,故不用它。儀器對渦街流量分析進行自動溫度補償,并有流量和溫度的顯示和數(shù)據(jù)傳輸?shù)陌l(fā)訊電路。一只液槽使用一臺,多個槽需配置多臺這樣的流量計。多路脈沖轉換板可供多路傳輸信號使用,并通過光電隔離轉換而輸入工業(yè)控制計算機(工控機)。
液位計采用壓電型直接投入式液位計,不采用超聲波或浮筒式液位計,是考慮到液面波動大,還是采用靜壓原理測量來得可靠。
電子伺服閥接收到20mA 輸入信號時,打開到最大位置,并輸出一個20mA 的全開位置信號;當接收到4mA輸入信號時,關閉伺服閥,并輸出一個4mA的全閉位置信號;當接收到一個4mA < I < 20mA 輸入信號時,伺服閥開啟到相應程度,并輸出一個I值的位置信號電流。開啟(或關閉)信號由工控機通過D/A板轉換給出,而位置信號通過A/D板轉換反饋給工控機。
液位信號H、噴淋溫度T軋、室溫T室、也都經(jīng)A/D板輸入工控機。工控機將液位實時高度H、實時濃度η、η′、流量q出、q返、q水、q蒸、q母及相關的溫度T槽、T軋、T室、T水、T返、T蒸、T母 顯示在屏幕上。屏幕上甚至可顯示出蒸汽、注水、注油電子伺服閥的開啟和關閉,水泵、油泵的運轉和停轉。工控機通過計算算出相應的 S(靜態(tài)值)、V槽及 q水t 和q蒸t,以進行實時調節(jié)。工控機每隔5分鐘 (此值可隨意設定)將采樣 H、η、 η′、q出、q返、q水、q蒸、q母、T槽、T軋、T室、T水、T返、T蒸、T母的實時值存入硬盤,并存入此5分鐘內已注入的水量、母液量。打印機可打印出所需查看的記錄(每天三個班形成一個記錄文件)及液位、槽溫、濃度的波動曲線。當槽液的濃度或溫度偏離出許可范圍,液位超過最高警戒液位或低于最低警戒液位時,閥、泵系統(tǒng)故障時(需加水或加油時,工控機發(fā)出開泵和閥信號后 5秒鐘,泵未開動或閥未打開;不需加水或加油,工控機發(fā)出關泵和閥信號后 5秒鐘,泵仍開動或閥未關閉時),工控機發(fā)出警示信號,音響器發(fā)出報警聲。工控機將超值或故障類型實時存入硬盤。
2.工控軟件:
(1) 預置值:K水、K母、d0 、γ水、γ母、D水、A、D乳、a 、C1 、K1、α之值。
(2) 熱電偶I——T 曲線,以供溫度測定使用。
(3) Hi、Si、Vi對照值表格文件;
(4) 預輸入量:初加水體積總量 V0=∫qdt (米3) ,初加乳化母液體積總量R0=∫q母dt(米3) ;
乳化液設定控制濃度η0(%),濃度偏差上限η1(例如,η1=η0 + 0.1% 或η0 + 0.05%),
濃度偏差下限η2(例如,η2=η0-0.1% 或η0- 0.05%) ;
軋鋼噴淋乳化液控制溫度T0,溫度警戒上限T1(例如,T1= T0 + 1℃),
溫度警戒下限T (例如,T2= T0- 1℃);
液位警戒上限H1 (米),液位警戒下限H2 (米),液位計探頭安裝高度h (0.×××米) ——探頭離池底距離;液位計最大量程HM (最好 HM= 5米,因為池深小于 5米);
渦街流量計脈沖當量B= 0.××××米/脈沖;注水閥全開時最大水流量q水Max= 0.××××米/秒,加油閥全開時最大油流量q母Max= 0.××××米/秒,蒸汽閥全開時最大蒸汽流量q蒸Max= 0.××××米/秒 。
輸入:操作者姓名,班次,開機日期、時間。
(5) 計算公式:
d1=(1 -η) /[1+γ水)T槽-4℃)]+d0η /(+γ母T槽)(噸/米3),(1)
H=h0+ (I-4)HM/16d1(米),I為液位計探頭電流值, (2)
S=Si+(Si+1-Si)(H-Hi) /(Hi+1 - Hi)(米2),
其中 Hi < H < Hi+1, ?。?)
V=Vi+(Vi+1-Vi)(H -Hi ) /(Hi+1-H)(米3), ?。?)
Q= d1V(噸), ?。?)
K2= K水(1-η0) /[1+γ水(T0-3℃)]+K母d0η0/[1+γ母(T0+ 1℃)](焦耳/米3?℃), ?。?)
K2′=K水(1-η′)/[1+γ水(T返-4℃)] +K母d0η′/[1+γ母T返](焦耳/米3?℃ ), ?。?)
d水= 1/[1+γ水(T水-4℃)](噸/米3), (8)
A=αK1(T蒸-T0-1℃)(焦耳/米3), ?。?)
q水t={[D乳+(D水-D乳)/η0]αS(T0+1℃-T室) + (η′-η0) q返/η0}η/η0(米3/秒), ?。?0)q蒸t= [(αC1Q+K2 q出)(T0+1℃-T室)+K2′(T0+1℃-T返)
q返=T0/AT槽+K水d水(T0+1℃ -T水)q水tT0/AT槽(米3/秒), ?。?1)
這里將槽內乳化液的穩(wěn)定溫度定為 T0 + 1℃ (比要求穩(wěn)定的軋鋼噴淋溫度高出 1℃) 。
I水t= 4 + 16 * q水t/q水Max(mA); ?。?2)I水t為注水電磁閥的輸入控制電流。
I蒸t= 4 + 16 * q蒸t /q蒸Max(mA); (13)I蒸t為蒸汽電磁閥的輸入控制電流。
q水=(I水- 4)q水Max/16(米3/秒); (14)I水為注水電磁閥的位置信號電流。
q蒸=(I蒸- 4)q蒸Max/16(米3 /秒); (15)I蒸為蒸汽電磁閥的位置信號電流。
q母= (I母- 4)q母Max/16(米3 /秒); ?。?6)
I母為加油電磁閥的位置信號電流。
(6) 屏顯要求:
以棒狀圖顯示:實時濃度η(0.××%)、η′(0.××%),η的濃度標尺上表明η0、η1、η2位置。實時溫度T槽(××.××℃),T軋(××.××℃),T室(××.××℃);T軋的溫度標尺上表明 T0、T1、T2之位置;實時水溫T水(××.××℃),實時油溫T母(××.××℃)。
槽內液位的實時高度 H(×.××米),并標明警戒液位H1、H2 之位置。
加水、加油的實時流量q水′(×.××××米3/秒)、q母′(×.××××米3/秒);最大流量q水Max (×.××××米3/秒)、q母Max(×.××××米3/秒);蒸汽實時流量 q蒸′(×.×××× 米/秒) 和最大流量 q蒸Max(×.××××米3/秒) 。
蒸汽閥、注水閥、加油閥開關的位置狀態(tài)顯示(I蒸 、I水 、I母數(shù)值(×.××mA)顯示);加水泵、加油泵開關狀態(tài)顯示(ON 或OFF)。
報警文字顯示(乳化液濃度超上限或下限,雜油比例超限,液位超警戒液位(上或下限),電磁閥(加水、加油或蒸汽閥)故障,加水泵或加油泵故障)。 報警顯示時不應遮蓋其它顯示畫面。
日期、時間顯示(年、月、日、時、分、秒),班次顯示。
屏顯每 5 秒鐘更新一次。
(7) 加水控制:
H > H1-0.01(米)或η0 -η′≥[D乳+(D水- D乳)/η0] αS(T槽- T室)η0 /q返時, (17)
禁止加水:I水t= 4mA,注水閥和水泵(WP)關閉(OFF),q水t= 0。否則q水t按(10) 式,I水t 按(12)式計算,水泵開(ON)。當按(10) 式計算出的 q水t>q水Max時,I水t= 20mA,而取 q水t= q水′= q水Max。
(8) 加油控制:
H≤H1-0.01(米),且η0 -η′>[ D乳+ (D水- D乳)/ η0 ]αS(T槽- T室)η0 /q返時, ?。?8)
要加注乳化母液,油泵(OP)開(ON);當 (η0 -η) V >q母Max*5秒時,I母t= 20mA,q母t= q母Max;
當(η0-η)V ≤q母Max*5秒時,I母t= 4+16(η0-η) /η0 (mA),q母t= q母Max(η0 -η) /η0。 ?。?9)
當 H>H1-0.01(米) 或η0-η′≤[D乳+(D水- D乳) /η0]αS(T槽- T室)η0 /q返時,禁止加油: ?。?0)
I母t= 4 mA,加油閥和油泵(OP)關閉(OFF),q母t= 0。
(9) 蒸汽控制:當按 (11) 式算出的q蒸t ≥q蒸Max 時,取I蒸t= 20 mA,q蒸t= q蒸Max;否則 q蒸t 按 (11)式算,I蒸t 按 (13)式算。
(10) 報警:
槽液液位過高(H≥H1時) ; 槽液液位過低(H≤H2 時); 槽液濃度過高(η≥η1 時) ; 槽液濃度過低(η≤η2 時); 槽液溫度過高(T軋≥T1 時) ;槽液溫度過低(T軋≤T2 時) ;
η>η1,但實測 q水= 0,水泵(WP)開(ON),而I水=4mA,則是:注水閥故障;I水t>4mA,
而水泵(WP)關閉(OFF),則是:水泵故障;若水泵(WP)關閉(OFF),I水=4mA,是:加水控制故障;若水泵(WP)開(ON),I水t> 4mA,液位上升而實測q水= 0,則水管中的測流量的探頭或對應的流量分析通道存在故障(報警:加水流量測量故障 1);
η<η2,但實測 q水t>0,H>H2時,水泵(WP)開(ON),I水 > 4mA,為:加水系統(tǒng)故障(從輸出接口、D/A轉換板到水泵(WP)、注水閥的系統(tǒng)內存在故障);
η<η2,η0-η′> [D乳+ (D水- D乳)/η0 ]αS(T槽-T室)η0/q返,但 q母= 0,油泵(OP)開(ON),I母= 4mA,則是:加油閥故障;I母> 4mA,而油泵(OP)關閉(OFF),則是:油泵故障;若油泵(OP)關閉(OFF), I母= 4mA,則是:加油控制故障;若油泵(OP)開(ON),I母> 4mA,但 q母t= 0,則油管中的測流量的探頭或對應的流量分析通道存在故障(報警:加油流量測量故障 1);
η>η1,但實測 q母 > 0 ,油泵(OP)開(ON),
I母t> 4mA,為:加油系統(tǒng)故障(從輸出接口、D/A轉換板到油泵(OP)、加油閥的系統(tǒng)內存在故障);若 ΔH= Σn
i=1 q水t′×5秒/diSi ≥0.002米(n 為每隔5秒的測量次數(shù)),但液位計讀數(shù)無變化,則是:液位計故障(液位計精度優(yōu)于 ± 0.001米);
正常情況下,q水t ≥q水≈q水t′,q母t ≥q母≈q母t′,q蒸t ≥q蒸≈q蒸t′(計算值≥實測值≈控制值),q水t≥q水Max時,q水= q水′= q水Max,若q水≠q水Max而 q水′= q水Max,則是:注水流量測量故障 2;若q水′≠q水Max,而 q水= q水Max,則是:注水閥位置測量故障;
若q水=q水′< q水Max,則是:注水閥位置控制故障。q水t<q水Max 時,若q水= q水′=q水Max,則是:注水閥控制故障;若q水t ≈q水,q水≠q水′,則是:注水流量測量故障3;q水t≈q水,q水≠q水′,則是:注水閥控制或位置故障。
q母t≥q母Max 時,q母= q母′=q母Max,若q母≠q母Max,而q母′=q 母Max,則是:加油流量測量故障 2;
若q母′≠q母Max 而 q母= q母Max,則是:加油閥位置測量故障;
若q母= q母′< q母Max ,則是:加油閥位置控制故障。
q母t<q母Max時,若q母=q母′=q母Max,則是:加油閥控制故障;若q母t≈q母′,q母≠q母′,則是:加油流量測量故障3;q母t≈q母,q母≠q母′,則是:加油閥控制或位置故障。
q蒸t≥q蒸Max時,q蒸= q蒸′= q蒸Max,若q蒸≠q蒸Max而q蒸′= q蒸Max,則是:蒸汽流量測量故障1;
若q蒸′≠q蒸Max而q蒸= q蒸Max,則是:蒸汽閥位置測量故障;
若q蒸= q蒸′< q蒸Max,則是:蒸汽閥位置控制故障。
q蒸t < q蒸Max 時,若 q蒸= q蒸′= q蒸Max,則是:蒸汽閥控制故障;若 q蒸t ≈q蒸′,q蒸≠q蒸′,則是:蒸汽流量測量故障2; q蒸t ≈q蒸,q蒸≠q蒸′,則是:蒸汽閥控制或位置故障。
正常情況下,T槽> T軋> T返> T室≥T母≥T水,故 T軋>T槽是:測T軋熱電偶通道故障 1;T返>T軋≥T2,是:測T返熱電偶通道故障1; T返>T軋但 T槽>T返>T室,是:測T軋熱電偶通道故障2;T2>T室但 T室<T返,是:測T返熱電偶通道故障2;T室>T2,是:測T室熱電偶通道故障1;T母>T室,是:測T母熱電偶通道故障1;T水>T室,是:測T水熱電偶通道故障1;T槽為 0.000℃ 或99.999℃,是:測T槽熱電偶通道故障1;T軋為 0.000℃ 或99.999℃,是:測T軋熱電偶通道故障3;T返為 0.000℃或99.999℃,是:測T返熱電偶通道故障 3;T室為 0.000℃或99.999℃,是:測T室熱電偶通道故障2;T母為0.000℃或99.999℃,是:測 T母熱電偶通道故障2;T水為0.000℃或99.999℃,是:測T水熱電偶通道故障2;T蒸<100℃是:測T蒸熱電偶通道故障 1;T蒸>150℃是:測 T蒸熱電偶通道故障2。
加水時η≤η′,若η>η′,是:測η的超聲波濃度分析通道故障 1;若η為 0.00% 或99.99% ,是:測η的超聲波濃度分析通道故障 2;
加油時η≤η′,若η>η′,是:測η′的超聲波濃度分析通道故障 1;若η′為0.00% 或99.99% ,是:測η′的超聲波濃度分析通道故障 2。
(11) 存盤要求:
每隔 5分鐘將實時時間 (年、月、日、時、分),溫度T槽、T軋、T返、T室、T母、T水、T蒸,濃度η和η′,液位高度H, 5分鐘內加水量
ΔQ= Σ60
i=1q水t′×5秒, ?。?1) 5分鐘內加油量ΔR= Σ60
i=1q母t′×5秒 (22)
存盤;故障報警實時存盤(報警內容和時間);停機停產(chǎn)實時存盤。
(12) 修改預輸入,需停止程序運行,也即需停機停產(chǎn)。再鍵入所修改的預輸入量,并打入作此修改的操作者的姓名、修改的日期和時間。電腦將修改內容、作此修改的操作者的姓名、修改的日期和時間存盤,并在交接班時打印。修改公式和軟件也如此。
(13) 停機:
修改預輸入、修改公式和軟件,工控機將自動停止工作程序運行,轉入保溫程序運行,關閉加水泵、閥,關閉加油泵、閥,關閉槽液輸出泵、閥,停止軋機運行;完成這些后,關閉乳化液回收泵、閥。故障報警時,采用人工停止工作程序運行,轉入保溫程序運行,停機停產(chǎn)。軋鋼機組發(fā)生故障而停機停產(chǎn)時,采用人工停止工作程序運行,轉入保溫程序運行,關閉加水泵、閥,關閉加油泵、閥,關閉槽液輸出泵、閥,關閉乳化液回收泵、閥。故障排除后,軋鋼機組要恢復生產(chǎn),先檢查注水、加油、槽液輸出管道和回收液管道的人工截止閥是否打開,它們均應處完全打開狀態(tài);人工啟動乳化液控制程序運行,開啟槽液輸出泵、閥,開啟乳化液回收泵、閥;加水泵、閥,加油泵、閥,蒸汽閥的啟閉由工控機程序控制。待T軋、η達到設定值后,啟動軋鋼機組,恢復生產(chǎn)。保溫時,q蒸t=C1Q(T0-T室+1℃)T0/AT槽(23) ,聯(lián)合(1) 、(2) 和 (4) ,(13)和(15)就是保溫程序。
停產(chǎn)更換槽液時,工控機不僅停止工作程序運行,也停止保溫程序運行,工控機停機;關閉加水泵、閥,關閉加油泵、閥,關閉乳化液回收泵、閥,關閉槽液輸出泵、閥,關閉加油、槽液輸出管道和回收液管道的人工截止閥;人工開啟槽液排放閥,放完后再用清水沖刷槽壁、磁過濾器、攪拌機、刮油器、投入式液位計和槽底;完成清潔后,關閉槽液排放閥。在這過程中完成工控機、智能化超聲波流量、濃度分析儀,超聲波流量、濃度分析探頭,測溫探頭, 渦街流量計、電子伺服閥、投入式液位計的檢測、校正,損壞件更換。排凈回收液管道和中間儲槽中的乳化液,并清洗這些設備。設備、器件、系統(tǒng)正常后,重放凈水,加水泵、閥全開,q水t= q水Max;開放蒸汽加溫,q蒸t= q蒸Max;液位達H2;關閉加水泵、閥;Q= q水Max(t-t0) (23),t0是開加水泵、閥的時刻,t 是關加水泵、閥的時刻; T槽達T0+1℃后,蒸汽閥控制按保溫程序運行。加油管道、槽液輸出管道和回收液管道的人工截止閥全開;加油泵、閥全開,加乳化母液,q母t= q母Max;開動攪拌機,η達η0后,關閉加油泵、閥;R0= q母Max(t-t0) (24) ,t0是開加油泵、閥的時刻,t是關加油泵、閥的時刻;工控機轉入工作程序運行。η達η0,T槽達 T0+1℃后,開動乳化液輸出電動閥與泵和回收液電動閥與泵,開動軋鋼機組,恢復生產(chǎn)。
(14) 查詢記錄及打印拷貝時,不影響采樣和控制程序的運行??梢源蛴ˇ恰?t、η′—— t 、T槽—— t 、H—— t、T軋—— t 、T室—— t 曲線。
三、雜油的影響
1.如果軋鋼機組經(jīng)常漏油(主要是油膜軸承油),則回收的乳化液中混有“雜油”。于是,乳化液槽中雜油濃度越來越高。測出的乳化液濃度:
η=η母+η雜, ?。?5)
η′=η母′+η雜′。 ?。?6)
狀態(tài)方程的形式及解均如前,但計算公式中應有所修正:
d1=(1-η)/[1+γ水(T槽-4℃)]+d0η母/(1+γ母T槽)+d雜η雜/(1+γ雜T槽)(噸/米3), ?。?a)
K2=K水(1-η′)/[1+γ水(T返- 4℃)]+K母d0η母′/[1+γ母T返]+K雜d雜η雜′/[1+γ雜T返](焦耳/米3 ?℃), (7a)
q水t={[D乳+(D水- D乳)/η0]αS( T0 + 1℃-T室)+ (η′-η0)q返/η0}η母/η0(米3 /秒), ?。?0a)
其余各計算公式如前。
D水、D乳、a 、C1、K1等均為靜態(tài)測試值,與雜油的混入無關;動態(tài)修正值α與雜油的混入也無關。
2.針對漏油的油品,實驗室測定其 d雜( 0℃時的比重)、K雜(比熱)、γ雜(體積膨脹系數(shù)) 。并在系統(tǒng)中安裝高精度在線酸度計(測量精度至少為 0.01 PH) ;其探頭就安裝于超聲濃度計探頭安裝處附近。酸度計的溫度校正曲線由產(chǎn)品生產(chǎn)廠家測定,并存儲在此酸度計內,自動進行溫度補償。在實驗室測定不同濃度(η)的乳化液中含不同百分比濃度(β)的雜油時的酸度(pH)——溫度(T) 曲線族。
根據(jù)我做的實驗,
(1) 軟水呈微酸性(6.2~6.3 PH),隨溫度升高PH值升高(70℃ 時接近 6.5 PH );
(2) 乳化液也呈微酸性,但低溫時 PH 值卻較軟水高(η= 1% ,20℃時PH 值高于6.5),隨溫度升高PH 值則下降(酸度增加),在50℃左右后,酸度超過軟水;
(3) 雜油含量越高,酸性越強,但在同η、同溫度下,PH值的差異在小數(shù)點后第二、三位,故精度低的探頭不可能用于在線分析;
在45~58℃范圍內,雜油含量對PH 值的影響較明顯,故高精度的探頭可用于在線分析。
3.由于軋制是在特定的乳化液濃度η下進行的,根據(jù)該濃度η下不同百分比濃度(β)的雜油時的酸度(PH)——溫度(T) 曲線族,作出 PH 的Δη和ΔT插補公式;在這濃度η的上下的不同濃度的乳化液中含不同百分比濃度(β)的雜油時的酸度(PH)——溫度(T) 曲線族,分別作出 PH 的Δη 和ΔT插補公式,存入電腦。電腦根據(jù)此文件,根據(jù)測得的η值、T值和PH值,經(jīng)插補運算,定出雜油的百分比濃度(β) ,η雜= βη,η母=η(1 - β) ,η雜′=β′η′,η母=η′(1 - β′) 。
于是,(1a)、(7a)、(10 a) 可算。
4.設定一個雜油的百分比濃度 N ,當 β≥ N 時,電腦發(fā)出報警訊號。操作者可以考慮停止軋制,更換乳化液;并修理設備,以減少軋機的漏油。
附注
注1:這是個技術發(fā)明專利,
國際專利號 :B21B 37/00 - 99100836,現(xiàn)已過保護期。
專利權人:寶山鋼鐵(集團)公司;
專利發(fā)明人:呂錦華。
注2:與此專利相關聯(lián)的專利有:
(1) 帶鋼冷軋乳化液狀態(tài)偏差極限自動控制系統(tǒng)
國內專利號:CN98111775.9,此專利現(xiàn)已過保護期。
專利權人:寶山鋼鐵(集團)公司;
專利發(fā)明人:呂錦華,徐耀寰,王康健,董宏偉。
(2) 帶鋼冷軋乳化液內雜油含量的在線實時自動分析
國內專利號:CN98111776.7,此專利現(xiàn)已過保護期。
專利權人:寶山鋼鐵(集團)公司;
專利發(fā)明人:呂錦華,徐耀寰,王康健。
(3) 超聲波乳化液在線濃度計,這是個實用新型的技術專利, 國內專利號:ZL 97 2 02740.8
專利權人:寶山鋼鐵(集團)公司;同濟大學
設計人:王康健,朱士明,徐耀寰,盧杰,呂錦華,梁軍汀,董宏偉。
附注:該儀器的發(fā)明、設計、制作人是同濟大學物理系聲學專業(yè)朱士明教授,盧杰,梁軍汀當時是其助手。其余人是寶鋼冷軋廠項目實施者。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