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掌的生產(chǎn)
【任務引入】
紅掌于19世紀初在南美哥倫比亞發(fā)現(xiàn),1825年傳到歐洲,到20世紀40年代世界各國開始引種、育種和推廣工作。紅掌是花葉俱美的觀賞植物,其葉翠綠莊重,佛焰苞猶如一只伸展的手掌,嬌艷美麗;肉穗花序,酷似一支蠟燭,別致誘人,珍奇典雅;兩枝紅掌同插,還有“心心相印”的寓意;是近些年來備受歡迎的高檔熱帶切花(盆花)。那么它是如何生產(chǎn)出來的呢?
圖5-16 紅掌生產(chǎn)
【任務目標】
能力目標:
★能制訂紅掌生產(chǎn)計劃,組織生產(chǎn)。
★能建造紅掌栽培簡單設施,能調(diào)節(jié)紅掌溫室栽培環(huán)境因素。
★能視當?shù)貙嶋H情況就地取材,配制紅掌栽培基質(zhì)。
★能正確進行紅掌移栽、澆水、施肥、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等管理工作。
知識目標:
▲掌握紅掌生長習性。
▲掌握紅掌設施栽培管理措施。
【相關(guān)知識】
紅掌(Anthurium andraeanum)別名安祖花、花燭、燭臺花、紅鶴芋、尾巴花,天南星科,花燭屬。
【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常綠草本。株高30~80cm,有短莖或無莖,葉片鮮綠或常綠,革質(zhì),全緣,心形,具長柄。花腋生,肉穗花序圓柱形,金黃色或乳白色,直立。佛焰苞正圓形至卵圓形,蠟質(zhì)有光澤,鮮紅色、白色。四季開花(圖5-17)。
【品種選擇】紅掌栽培品種很多,約600種。良好的品種具備如下的特性:市場受歡迎、暢銷、產(chǎn)量高、抗逆性強、花瓶期長、花型花色漂亮。紅掌生產(chǎn)上栽培品種很多,目前種苗幾乎全部來自荷蘭。常見品種有Evita、Tropical、Alex、joy等,其中以紅色的品種最為暢銷,紅色品種以Tropical和Evita最受市場歡迎。元江縣園藝站于1999年12月從荷蘭引進6個品種的紅掌組培苗種植,作為商品栽培,以Carre和Atlanla最為理想。
圖5-17 紅掌
【生態(tài)習性】原產(chǎn)南美熱帶雨林,性喜溫暖、濕潤及半陰的環(huán)境,不耐陰,喜陽光而忌陽光直射,不耐寒,最適生長溫度20~28℃,最高溫度不宜超過35℃,冬季最低溫度不可低于14℃。保持空氣相對濕度75%~80%,一年四季應經(jīng)常進行葉面噴水,保持栽培環(huán)境中較高的空氣濕度是栽培成功的關(guān)鍵。栽培基質(zhì)需要良好的透氣性,以疏松的腐殖質(zhì)材料為好。
【繁殖方法】常用分株、播種和組織培養(yǎng)。
①分株繁殖
紅掌具有較強的分蘗能力,可以結(jié)合間苗、移苗及切花除芽等工作,將母株上的3片葉以上的中小側(cè)芽與母體分離,再將側(cè)芽培養(yǎng)成新的植株。云南分株時間最好在涼爽高濕的雨季。
②播種繁殖
紅掌果實為漿果類,種子較大,須隨采隨播,播前去除果肉并洗凈??刹捎命c播,播于干凈的河沙中,播后20~25天發(fā)芽,播種苗需要培育3~4年才能開花。
③組織培養(yǎng)
由于組培苗有性狀穩(wěn)定、病毒攜帶較少等優(yōu)點,各國專業(yè)生產(chǎn)公司都采用組織培養(yǎng)來繁育種苗。
【栽培床準備】①大棚設施栽培
設施建設采用鋼架聯(lián)體遮光大棚,棚高3m,設置雙層遮光網(wǎng),外層網(wǎng)為固定式,遮光率75%,內(nèi)層網(wǎng)為活動式,遮光率50%。棚內(nèi)設噴淋設施,噴霧降溫增濕。棚內(nèi)挖排水溝,能夠迅速排水。土地平整后,用水泥空心磚砌成高20cm(為一個水泥空心磚的高度)、寬1.2m,長隨地塊而定的種植床。床地上鋪墊塑料薄膜,以達到隔離土壤中病、蟲、草的目的。
②現(xiàn)代化溫室栽培
主要采用床栽、槽栽及盆栽3種方式。
A.床 栽
栽培床規(guī)格取決于溫室布局。一般栽培床深25cm,床底部應從兩邊向中間呈“V”字狀傾斜,床中央需挖5cm深、4cm寬的溝,安裝排水管,傾斜度為0.03%,周圍鋪2~3cm大小的鵝卵石,四周用磚塊圍起來。栽培床底鋪上塑料薄膜,鋪前床底進行消毒處理。床栽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栽培方式。
B.槽 栽
主要使用聚苯乙烯栽培槽替代床栽。溝內(nèi)鋪塑料薄膜,放入排水管,然后槽內(nèi)裝載基質(zhì)。常用“V”和“W”字形兩種栽培槽。槽栽基質(zhì)較床栽少,保溫性能好,但投資比較大。
C.栽培基質(zhì)
云南南部有豐富的基質(zhì)來源,可選用樹皮、鋸末和甘蔗渣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移栽前1周用殺菌劑進行基質(zhì)消毒。
【定植后管理】
①溫度調(diào)節(jié)
當氣溫低于14℃易造成寒害,大多表現(xiàn)為幼葉表面出現(xiàn)皺縮,嚴重的會導致植株完全停止生長,甚至整株死亡;氣溫高于35℃則易出現(xiàn)熱害,植株表現(xiàn)生長不良,花葉畸形,甚至死亡。因此,當氣溫低于15℃時,要加溫、保溫,保護植株安全越冬;當氣溫高于32℃時要進行降溫,確保植株的正常生長。
②濕度調(diào)節(jié)
溫度與濕度相互影響,高溫高濕有利于紅掌生長。當氣溫在20℃以下時,保持室內(nèi)的自然濕度即可;當氣溫達到28℃以上時,必須使用噴淋系統(tǒng)或霧化系統(tǒng)來增加室內(nèi)空氣相對濕度。但冬季即使溫室的氣溫較高也不宜過多降溫保濕,否則會降低其御寒能力,遭受凍傷。
③光照調(diào)節(jié)
紅掌所需光照因生長階段和品種不同而異,營養(yǎng)生長階段光照應控制在18000~20000lx之間;生殖生長階段應適當降低光照度,以10000~15000lx為宜。在任何條件下,要確保長時間內(nèi),溫室內(nèi)最大光照不得超過25000~30000lx,冬季溫室應盡可能多地采光,光照可通過內(nèi)外遮陽系統(tǒng)來控制。
④水分調(diào)節(jié)
紅掌對鹽分較敏感,一般要求水的EC值在0.01~0.03之間,pH值在6.5~7.0之間。不同發(fā)育階段的植株對水分的要求不同,幼苗期由于根系分布較淺、根系弱小、不耐干旱,基質(zhì)應保持濕潤;較大的植株生長快,需水量高,必須保證供水充足;盛花期則應適當減少水分,控制其營養(yǎng)生長,促進開花。
⑤肥料管理
紅掌對肥料的需求因不同生長階段而不同,應根據(jù)不同生長階段合理調(diào)控N、P、K及其他營養(yǎng)元素的比例,促進植株生長發(fā)育。施肥遵循“定期定量,隨水根灌施肥”的原則,生長前期和冬季7~10天施肥一次,生長旺盛期每5~7天施肥一次。施肥前一定要調(diào)整好肥液電導率(EC)及pH值。
A.剪 葉
定期修剪老葉,葉片太多花芽很難露出或產(chǎn)生盲花,莖易彎曲,易損傷花芽和花朵。剪除老葉還有利于株間通風和增加更多光照,減少病蟲害發(fā)生。
B.除 草
定期拔除栽培床和地面的雜草,減少病原物的寄主,避免和紅掌爭水肥。
C.去除壞花
及時去除受損的切花,有利于下枝花的生長。
【病蟲害防治】紅掌常見病蟲害及防治見表5-8。
表5-8 紅掌常見病蟲害防治
【采收保鮮】
①采收標準
當花序3/4著色時即可采收;佛焰苞下面的花莖挺直堅硬時可采收。同時結(jié)合市場情況,適當調(diào)整采收時間和采收量以創(chuàng)造好的經(jīng)濟效益。
②采收方法
切花時一只手剪切,盡量將花莖切至最長,但注意切花時植株上應保留3cm的莖,以防爛莖;另一只手握采收好的切花,花枝在手上交錯分布,避免相互碰傷。剪下來的花枝應盡快放入盛有凈水的帶分隔的水桶中,水桶每天必須清洗并每周消毒。
③分 級
分級前需要清洗不干凈的花朵,同時挑選出有病斑或有傷害的花朵。一般以花莖的長度和佛焰苞的大小作為分級標準,佛焰苞直徑大小,通常以通過肉穗基部位置花的寬度為標準來衡量。
一級花的花形較大,佛焰苞直徑13cm以上。
二級花的花形中等,佛焰苞直徑9~13cm。
三級花的花形較小,佛焰苞直徑9cm以下。
④包 裝
按等級進行包裝,不同等級每盒包裝不同數(shù)量的花朵,同一盒裝同一個品種或顏色。用聚乙烯袋包在花的外面,花莖下端套裝有10~20ml新鮮水的小塑料瓶,在花的下面鋪設聚苯乙烯泡沫片,包裝箱四周墊上潮濕的碎紙,用塑料膠帶將花莖固定在包裝盒中。
⑤儲 藏
紅掌的最適貯藏溫度為18~20℃,低于15℃容易發(fā)生冷害,高于23℃瓶插壽命明顯縮短。包裝加工區(qū)需要空調(diào)來保障適合的溫度。
【任務實施】
材料和用具
1.材料:紅掌種子、紅掌組培苗、紅掌成齡植株、栽培基質(zhì)、營養(yǎng)液、農(nóng)藥、遮陽網(wǎng)、大棚、智能溫室、磚塊等。
2.用具:鋤頭、鐵鍬、噴霧器、噴壺、澆水桶等。
操作步驟
圖5-18 切花紅掌生產(chǎn)流程
1.栽培設施準備
在智能溫室中,根據(jù)溫室布局來設計栽培床的長度和寬度。一般床寬1.2m,深25cm,可在地面挖20cm深的槽,槽邊用磚塊圍起,高5cm,栽培床長依溫室而定,床底留一淺排水溝,過道寬0.8m。栽培床底鋪上塑料薄膜,鋪膜前作好消毒工作。
鋼架大棚中,土地平整后,用空心磚砌成高20cm、寬1.2m,長度隨棚而定的栽培床。床地上鋪上塑料薄膜,鋪前作好消毒工作。
2.栽培基質(zhì)準備
可選用樹皮、鋸末和甘蔗渣,按2∶2∶1比例混合使用,將配制好的基質(zhì)放到苗床上,移栽前1周用多菌靈500倍液消毒。也可用花泥,將其切成3~4cm大小的小塊顆粒,放入栽培床中,用水浸泡24小時以上。基質(zhì)要低于栽培床側(cè)壁3~5cm。
3.種苗準備
切花用的種苗全部是組織培養(yǎng)的,一般有兩種規(guī)格的紅掌種苗可供選擇,一種是72穴種苗(供應商培育24周的種苗),一種是24穴種苗(供應商培育30周的種苗)。大苗開花早,但運輸過程易損傷,成本高。小苗要求良好設施條件和豐富的栽培經(jīng)驗。
4.定 植
(1)定植時期
周年可種植,但最好避免在極熱或極冷的季節(jié)。
(2)定植密度
種植株行距根據(jù)不同品種和氣候條件而異。通常30cm×(20~40)cm,每畝約為2500~5000株。
(3)定植方法
種植過程要避免工具和人為的交叉感染,種前用600倍的普力克進行蘸根,以防根部病害。定植深度以種苗頸部與栽培基質(zhì)的表面持平為準,不能將心葉埋在基質(zhì)下。定植后噴水保濕,忌干燥。
5.田間管理
(1)溫 度
智能溫室中,當溫度低于14℃時,必須在溫度下降至10℃以前,加溫供熱。大棚在冬季溫度低時,在每年11月上膜增溫,次年3月揭膜。夏天中午高溫時,通過通風、噴霧來降溫。
(2)濕 度
相對濕度保持在50%~80%,通過通風、噴霧或地面灑水來控制。
(3)光 照
光照強度以15000~25000lx為宜。夏天光照過強時,拉網(wǎng)遮陰75%~80%,冬季光照強度弱,除中午強光時遮陰,早晚拉開遮陽網(wǎng),陰天全天打開,增加光照。
(4)通 風
在溫濕條件保證的情況下,盡可能開天窗、側(cè)窗通風。
(5)施 肥
移栽后兩周開始施肥,苗期多施N肥、K肥,成齡N、P、K肥配合施用,并重視Ca、Mg的施用。肥料以營養(yǎng)液為主,營養(yǎng)液EC值在1.0~1.3之間,以1.2較為適宜。通常兩天施用一次,均勻灑澆在栽培基質(zhì)上,以栽培床的排水管開始有營養(yǎng)液流出為度。高溫強光不施肥,冬季減少施肥量。每次施肥完后,用少量清水噴洗葉片和花朵。
(6)其他管理
定期修剪老葉、病葉、黃葉,拔除雜草,摘除萌蘗。
6.病蟲害防治
紅掌常見的病蟲害主要有炭疽病、花腐病、葉斑病、紅蜘蛛、蚜蟲等,需及時進行防治。
7.采 收
用手握住花莖基部,向一側(cè)壓,拔花莖,即可采下鮮花。一手拿花不能超過15枝,采后立即放入盛有清水的桶,每桶不能超過75枝,注意登記品種和數(shù)量。
8.貯藏保鮮
(1)分 級
以花莖的長度和佛焰苞的大小作為分級標準,將其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3個等級。
(2)包 裝
分級好的花用聚乙烯袋包裝,花莖下端用裝有新鮮水的小塑料瓶套上,包裝箱四周墊上潮濕碎紙,用膠帶將花莖固定在包裝盆中。
(3)貯 藏
裝箱完成后,移入冷藏庫中進行降溫處理,冷藏溫度控制在18~20℃,運輸需有空調(diào)的冷藏車。
【知識拓展】
其他熱帶切花(表5-9)
表5-9 其他常見熱帶切花
熱帶切葉植物
1.熱帶切葉的定義與特性
所謂熱帶切葉泛指一些色彩、形態(tài)具有熱帶風味的葉材類,通常包括盛產(chǎn)于熱帶或亞熱帶地區(qū)的植物種類,如朱蕉類、變?nèi)~木、蔓綠絨類、棕櫚科類、火鶴葉及天南星科、大型葉材植物、龍血樹屬的多種品種,甚至包括竹芋類、斑葉月桃、彩葉芋及亞麻類(如細新西蘭蔴)等的葉片。這些切葉產(chǎn)品的基本共同特性就是持久耐插,但不耐冷藏;在原產(chǎn)地這些葉材的生長終年不斷,因此產(chǎn)品的供應亦有周年穩(wěn)定的優(yōu)點。熱帶切葉種類在性質(zhì)上大都類同,但在形態(tài)上的變化卻非常豐富,如線形、條形、帶狀、塊狀乃至于不規(guī)則的形狀;再加上色彩的多變,紅、橙、黃、綠、棕、褐、紫、白及不同的斑紋、圖案,各種變化使得即使不用任何花朵亦可僅用葉材插出鮮明醒目的花藝作品。
2.熱帶切葉的處理與貯藏
對溫帶花卉消費國來講,熱帶切葉的貯藏運輸處理與保鮮有異于其他常用大宗切花產(chǎn)品,由于熱帶原產(chǎn)的特性,不耐10℃以下的低溫,故在運輸、運送乃至貯存的任何期間,通常的溫度最好能在10~15℃;這些切葉產(chǎn)品不能耐受甚至僅1~2分鐘的0℃低溫,對北京地區(qū)冬季貯藏及運輸相當不便。此外,一些葉面較寬闊的種類在干燥的室內(nèi)空調(diào)房間之下易脫水,所以在未插花使用之前,要保持適當濕潤,以保存在塑料袋中貯存于10~13℃左右的花柜之中較為適宜。
對多數(shù)熱帶切葉來講,在15℃左右的室溫下,瓶插壽命一般可以耐3周左右(即20天左右)。
3.熱帶切葉的創(chuàng)意應用
熱帶切葉耐久的特點以及新穎、多變的造型與色彩,在應用時值得加以特別推廣,尤其當一般消費大眾對其應用不了解時,必須要進行推廣宣傳,進行引導消費。
4.熱帶切葉種類及特性
(1)粗肋草類
粗肋草類是非常耐久的觀葉以及切葉材料,品種葉色、斑紋變化多,是線狀用途的切葉;除部分品種生長緩慢不宜切葉之外,其余均可。但因?qū)Φ蜏孛舾?,運輸期間需保持在18°C左右的溫度。
(2)月桃姜類
斑葉月桃有色彩對比鮮明的葉片,可以葉片或整枝連莖葉片作為切葉利用,使用GA可促使葉梗增長,對插花有益。其瓶插壽命在采收后充分吸水情況下可耐一個月之久。斑葉月桃不耐寒,冬季在北方露地部分會凍死。
(3)彩葉芋類
不少彩葉芋的園藝品種曾在佛羅里達觀葉試驗推廣中心接受切葉耐久性觀察實驗,其中以白綠斑葉品種耐久性較長。彩葉芋亦是在低溫之下休眠的種類,但在暖季生長非??焖?。利用遮陰栽培方能使葉片色彩或圖案美觀,切葉之耐久性亦較長。
(4)竹芋類
竹芋類是葉片斑紋極富變化的一類觀葉植物,其作切葉時耐久性并不十分好,部分品種如箭羽竹芋、紅箭竹芋、Roseopicta等已被用作切葉材料,在作切葉時竹芋類必須先使其充分吸水后才能貯存于冷藏柜中。
(5)變?nèi)~木類
變?nèi)~木類是最具熱帶色彩的切葉之一,具瓶插壽命的品種包括闊葉品種Norma、Petra及Gold Dast等,作為秋季設計色彩最合適。變?nèi)~木切葉耐久性極強,往往在不用任何保鮮劑的情況下,葉根基部插久之后甚至會發(fā)根,但卻因無芽所以不能成為葉片繁殖體。
(6)朱蕉
朱蕉是普遍應用的切葉材料之一,最常見切葉品種為:紅竹(闊葉品種)、紅邊朱蕉(Baby Doll)及三色的朱蕉(Kiwi品種)與褐葉朱蕉(Bleckie)。由于葉形大小變化頗多,在花藝作品中可作線狀、帶狀或彎曲造型利用,與熱帶花搭配,最能顯出熱帶風味。
(7)黛粉葉類
除了大王黛粉葉之外,其他品種如白玉、翠玉、馬士、丘比特等均可作切葉,生長速度和葉片之抗病性是選擇不同品種作為切葉栽培生產(chǎn)的決定性因素。在利用時由于型大可供作塊狀效果。大王黛粉葉汁液有毒,使用時需特別小心,切勿沾上眼瞼或食入。
(8)星點木
星點木有黃斑較密的Florida Beauty及中斑的Friedmannii等作切葉,因色彩鮮明、耐久性佳,故是非常重要的切葉材料。
(9)黃金葛
黃金葛有塊狀效果的切葉材料,葉片由小到大均可應用。
(10)琴葉榕
琴葉榕形態(tài)奇特并頗耐久,是切葉珍奇材料。同屬橡皮樹亦是耐久性佳之切葉。
(11)常春藤類
常春藤類是最受歡迎的觀葉吊盆植物之一,作切葉垂飾或作延伸效果均別具效果。插水持久性極長,可達兩個月之久。
(12)腎蕨類
腎蕨類為云南省原產(chǎn)蕨類之一,經(jīng)選拔挑出堅挺并吸水性佳、小葉排列緊密之品系,最適合作填補性葉材。
(13)林投類
林投類是線形用途的葉材,由于葉片斑紋細致美觀,且可耐久數(shù)周以上,是不可多得的切葉良品。有細葉林投及無刺林投等。
(14)白鶴芋類
白鶴芋類是具有較修長之葉柄,故在應用上頗為方便,應用效果類似蜘蛛抱蛋,但其耐久性不如蜘蛛抱蛋之強。
(15)蔓綠絨類
多種蔓綠絨類均以持久耐插,葉形富變化而為切葉良材,其中較普遍應用的包括:春羽蔓綠絨、羽裂蔓綠絨及較小型的心葉蔓綠絨等。春羽及羽裂品種之葉片隨植株成長會愈長愈大,一般花藝市場需求以小一些的葉片為主,但特殊場合應用亦偶爾需要大型葉片。
(16)蓬萊蕉
又稱電信蘭、龜背芋的蓬萊蕉具有大型不規(guī)則缺刻的外形和經(jīng)久耐插的特性,在用時可形成整面的塊狀或背景效果。因葉之大、小用途不一。
(17)龍血樹屬
龍血樹屬切葉植物即竹蕉類及巴西鐵樹類,其長條形或短而尖形的各式葉片可供切葉應用者品種極多,如銀線竹蕉、密葉竹蕉及乳斑綠竹(Santa Rosa)、鑲邊綠竹、綠葉竹蕉(綠竹)等均極耐插,后三者均屬同一品種系統(tǒng),在利用時除以單片葉之外亦可用整支莖葉形態(tài),在插用時壽命更長久。巴西鐵樹的中斑型品種的葉片利用時可彎曲造型,發(fā)揮多種花藝技術(shù)。
另外還有棕櫚類、蕨類、蘇鐵、百合類等等都是很好的切葉種類,頗具觀賞和使用價值,值得推廣。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