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下象棋嗎?當對面是一個很厲害的對手的時候,你想要獲勝的欲望是不是很濃烈?當對方下出了一步很厲害的棋后,你是不是常常會為如何應對而冥思苦想乃至茶飯不思?其實,在你每下出一步好棋的時候,你在腦海里思慮的過程就是“博弈”“廝殺”的過程。
什么是博弈思維呢?當我們面對一個新的目標的時候,可能會有條順利到達目標的路徑,也可能會有很多個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我們并不能盲目行動,為了衡量每一種方法的可行性,我們的大腦會飛速運轉起來,只為了尋找出一種最有效、最快速的解決方法,這其實就是一種博弈思維。
博弈思維法是指在做出最后的決策之前,多方衡量、縱向比較,仔細考慮自己的決定會對別人會造成哪些影響,別人又會因此做出什么反應,以及這些行為對自己的影響。下棋的時候處處可見博弈思維,我們要理性分析每一步棋的策略及其后果,從而使得自己成功贏得對方,贏得這場對弈。
張勇性格理性而冷靜,生活中再小的事情他都習慣先進行分析、判斷,再去做決定,這使得他人生比一般人順利得多。就拿坐地鐵來說。有一天,張勇正在排隊等候地鐵,當他看到排在地鐵旁的兩支隊伍的時候,思考了幾秒鐘后,便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人多的那一支。這是為什么呢?
這兩支隊伍左邊排著5個人,右邊排著3個人,按照一般人的思維肯定會選擇右邊人少的那一支,而張勇卻沒有急于下決定,而是先花了幾秒鐘的時間粗粗觀察了一下。他發(fā)現(xiàn):右邊的隊伍雖然只有3個人,其中卻站了一位老人,他在心中衡量了一下,覺得老人行動不方便,上車的時間一定大于至少三個年輕人的時間和。
想到這里,張勇便果斷選擇了左邊的隊伍,果然他比后來站在老人那支隊伍后面的人要早上車。
張勇運用的便是典型的博弈思維,可見,生活中的博弈思維處處可見。仿佛就在不久之前,考取大學還是人們認為獲得“鐵飯碗”的最可靠的方式,但隨著大學的擴招,大學生群體不斷增長,社會的就業(yè)壓力越來越大,大學生的“就業(yè)難”問題成為國家最大的難題之一,“畢業(yè)即失業(yè)”的觀念亦十分流行。這時候,很多大學生選擇了考研這條路,畢竟考研對自己以后的發(fā)展各方面都有好處。
大學生們求職的時間一般在每年的11月左右,而研究生的統(tǒng)一考試則是在元月,只因求職和考研的時間太過接近,很多大學生們?yōu)榇撕芗m結。如果選擇考研,一旦考研失敗,就得承受延誤求職黃金時間的后果;可是如果直接求職,如果一時半會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還不如去考研。
這時候,想要解決這樣的問題,每個大學生都得學會運用博弈思維來分析問題,做出于己而言最正確的決策。作為迷茫的大學生,想要考慮的問題實在太多,比如自己的家庭經(jīng)濟狀況,是否能夠承受自己考研的壓力;比如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是否能夠保證百分之百地投入不會分心……
生活中,需要運用博弈思維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假如你是一位公司的老總,如果公司效益不好,需要大幅度降低人力成本的時候,你是會選擇降低員工們的薪水還是開除一部分員工呢?如果你和你的妻子在一起生活得很融洽,這時候父母向你提出了要求希望和你們小兩口住在一起,但是你的妻子卻說,如果你同意了父母的提議就會跟你離婚,你又該如何選擇?
博弈指的就是當你做出一個選擇的時候,它所導致的結果和影響不僅僅是依賴于你的選擇,同時依賴于別人的選擇。同樣,當別人做出一個選擇的時候,它所導致的結果所造成的影響不僅僅依賴于他自己的選擇,還依賴于你的選擇??梢哉f,我們在做出任何決定或者選擇之前,都需要冷靜地運用博弈思維進行合理的思考和理智的分析。
運用博弈思維解決問題,一般可以分為三個具體的步驟。
判斷問題所在,明確具體的目標。不管是運用哪種思維方法思考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明確問題的根源在哪里。就好像醫(yī)生給人看病,首先得“望聞問切”,具體診斷一番,確定了病因后才能對癥下藥。如果你連問題出在哪里都不知道,如何制訂處理方案,如何著手解決問題?
診斷出具體原因后,不停衡量、探索或者擬訂各種可行的方案。為了解決問題,我們需要不斷提出各種周全而又有效的設想,并比較各項設想的優(yōu)劣利弊,將各種情況都分析得清清楚楚。
放棄不合適的設想,選擇最有效、最能解決問題的方案。無論我們面對的是什么問題,都需要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和長遠的眼光,在一番詳細的權衡后,做下一個適合自己的選擇和決定,畢竟任何一項當時看起來很小的選擇和決定都有可能影響你的一生。
無論是運用博弈思維去看待世界,還是看待自身,對于每一個人而言,都有著極其突出的意義。如果將人生看作一盤棋,就要懷著決戰(zhàn)的心情認真地下好每一步,用博弈的心態(tài)努力對待人生道路上的每一場“廝殺”和拼搏。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