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閱讀一本書
在科學技術高度發(fā)展的時代,閱讀材料成倍增長,加快閱讀速度十分重要。無論略讀、精讀,都需要調整速度。這里,我們要教你怎樣快速閱讀一本書。
1.掃描法
這是一種快速瀏覽法。從形式上看,“掃讀”是粗粗地一掃而過,一目十行百行,其實這對讀者的要求更高,它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快速閱讀中,準確挑選出重要信息。實驗證明,視覺(特別是周圍視覺)發(fā)達和經過訓練的人一打開書,就能立即發(fā)現(xiàn)自己要找的東西。用掃描法閱讀時,最好手里拿一枝鉛筆,一面挨頁翻書,一面把有關材料、人名、主要觀點和重要數據勾畫出來。這樣不僅便于抓住主要的東西,而且可以減少第二次閱讀時的“陌生感”。掃描法還可用在復習中,一本書讀完了,再順手挨頁翻一遍,這樣把細讀中被剖析分開的整體重新連了起來。當然,掃描法用得最多的是在尋找人名、地名、論點和重要數據等資料中。
2.跳讀法
跳讀法是快速掠過,從中提取精華的閱讀方法,與掃描法不同,它是跳躍式的,略掉一些東西不讀,而掃描法則是逐頁掃過。
跳讀法以標題、重點語、圖表等為主要閱讀對象。每本書都要開列些章節(jié)標題,許多書還用黑體字突出定義和結論。近幾年,有的書出現(xiàn)用方框框出要點;有的用黑體字體現(xiàn)……這些都是作者要讀者留意的地方,是全書、全章和全節(jié)的重點所在。通過跳讀法把這些重點連貫起來,構成這本書的“濃縮本”。許多書只需要讀一讀這樣的“濃縮本”就行了。
跳讀法可分為以下幾種:
(1)首尾句讀法。又可分首句讀法、尾句讀法和首尾句同時讀法。一般來說,尤其科學性著作,每小段的首句往往是提綱挈領的一句話,末句是承上啟下的一句話,中間則是推理、補充和例子之類的東西,運用首尾句讀法,只讀每個自然段落的第一句或最末一句,可以迅速抓住全書發(fā)展的主線,減少枝節(jié)問題的干擾。
(2)選擇跳讀法。選擇自己所需要的同特定主題有關的詞語閱讀,而省去其他的段、句和詞,這多數用于查找文獻資料。
(3)語法詞跳讀法。這種讀法主要是抓住關鍵詞即名詞、動詞,或者說,主要抓主語、謂語、賓語,而忽略修飾等輔助性句子成分。
(4)隨意跳讀法。隨意跳讀法的主觀性則很強,它完全根據閱讀者的興趣和思路來找閱讀的注意點,而略去書中的一些章節(jié)、句子和詞語。
上述快速閱讀法要在實踐中反復練習才能掌握,練習中要注意10條原則:
(1)不要重復閱讀。無論多么深奧復雜的書籍,永遠只讀一遍,眼睛不做逆向運動,只有在一章或一節(jié)閱讀完復習時,可以重復閱讀。
(2)采用“篩選”式閱讀法。有意識地為涉獵專業(yè)所需的信息而讀。
(3)要默讀,不要出聲。發(fā)聲的閱讀是快速法的大敵。閱讀過程中,按一定的節(jié)拍練習,這可以起抑制發(fā)聲的作用。
(4)閱讀時視線應與讀物成垂直線,并充分發(fā)揮視線的“余光”作用,多覽到一些內容。
(5)閱讀時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快速閱讀必須有“強化”的注意力。
(6)邊閱讀,邊理解。閱讀文字時,要分析出關鍵詞和主要概念(這是理解的重點)。
請記住,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找出和處理書中的概念和意圖。
(7)閱讀時要采用記憶的主要方法。閱讀的目的決定了記憶的特點,只記憶理解了的內容,記作者的見解和思想,而不要記個別詞句。
(8)要變換閱讀速度。這一點與學會快速閱讀同樣重要。
(9)經常練習,以便鞏固已形成的習慣。
(10)每天應該讀完2份報紙、1份專業(yè)性雜志和50-100頁文章。
總而言之,無論是閱讀,還是對閱讀的內容的記憶,都需要按照快節(jié)奏的時代精神,利用“快速閱讀法”進行科學地培訓和自我訓練。例如,如何在閱讀中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如何在閱讀中使視線的運動既快又能捕捉到更多有用的信息;如何提高對不同類型的閱讀內容的綜合概括的能力;如何在閱讀時對它們進行分析;如何能快速地進入閱讀對象的寫作意圖和思想內容之中;如何克服慢條斯理地閱讀和反反復復回讀的壞習慣;如何克服閱讀時的恐懼心理和不自信的態(tài)度……凡此種種。
事實上,從閱讀的習慣到閱讀的技巧,從閱讀的心態(tài)到閱讀的目標的這一系列的調整,需要一整套的科學培訓。很多介紹記憶和閱讀技巧的書都說明進行高效閱讀法訓練必須從實際運用的系統(tǒng)培訓開始著手,特別強調培養(yǎng)和訓練的系統(tǒng)性、科學性和實用性。我們必須改變這樣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那就是讀得越慢就越理解文章的意思,也就記得越牢。如同進餐時強調要細嚼慢咽一樣。科學的分析早已指出,讀得越快才能理解得越好。當我們開始學會快讀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