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理論教育 ?采蘑菇(添畫)

        采蘑菇(添畫)

        時間:2023-02-19 理論教育 版權(quán)反饋
        【摘要】:幼兒藝術(shù)領(lǐng)域?qū)W習的關(guān)鍵在于使幼兒親身體驗生活中的美,并引導(dǎo)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fā)現(xiàn)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美。幼兒的藝術(shù)教育,是素質(zhì)教育的一部分,對幼兒的發(fā)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對幼兒其他領(lǐng)域的教育產(chǎn)生重大影響。本課程以培養(yǎng)幼兒藝術(shù)欣賞能力和藝術(shù)創(chuàng)造能力為主要目標,通過歌曲、繪畫等多種藝術(shù)手段激發(fā)幼兒的學習熱情,進而培養(yǎng)幼兒的興趣與創(chuàng)造能力。此游戲主要鍛煉幼兒的反應(yīng)能力和身體的靈活性。

        藝術(shù)概述

        一、幼兒藝術(shù)領(lǐng)域教育的價值與編寫理念

        藝術(shù)是人類感受美、表現(xiàn)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緒態(tài)度的獨特方式。幼兒藝術(shù)領(lǐng)域?qū)W習的關(guān)鍵在于使幼兒親身體驗生活中的美,并引導(dǎo)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fā)現(xiàn)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美。幼兒的藝術(shù)教育,是素質(zhì)教育的一部分,對幼兒的發(fā)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對幼兒其他領(lǐng)域的教育產(chǎn)生重大影響。

        本課程以培養(yǎng)幼兒藝術(shù)欣賞能力和藝術(shù)創(chuàng)造能力為主要目標,通過歌曲、繪畫等多種藝術(shù)手段激發(fā)幼兒的學習熱情,進而培養(yǎng)幼兒的興趣與創(chuàng)造能力。

        二、幼兒藝術(shù)領(lǐng)域教育的目標

        (一)藝術(shù)領(lǐng)域教育總目標

        1.喜歡自然界與生活中美的事物。

        2.喜歡欣賞多種多樣的藝術(shù)形式和作品。

        3.喜歡進行藝術(shù)活動并大膽表現(xiàn)。

        4.具有初步的藝術(shù)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能力。

        (二)小班藝術(shù)領(lǐng)域教育目標

        1.喜歡觀看花草樹木、日月星空等大自然中美的事物。

        2.容易被自然界中的鳥鳴、風聲、雨聲等好聽的聲音所吸引。

        3.喜歡聽音樂或觀看舞蹈、戲劇等表演。

        4.樂于觀看繪畫、泥塑或其他藝術(shù)形式的作品。

        5.經(jīng)常自哼自唱或模仿有趣的動作、表情和聲調(diào)。

        6.經(jīng)常涂涂畫畫、粘粘貼貼并樂在其中。

        7.能模仿學唱短小歌曲。

        8.能跟隨熟悉的音樂做身體動作。

        9.能用聲音、動作、姿態(tài)模擬自然界的事物和生活情景。

        10.能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彩大體畫出自己想畫的人或事物。

        我上幼兒園(歌曲)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愛幼兒園、愛老師的情感。

        2.學習用自然的聲音一句一句唱歌。

        3.初步體驗唱歌的歡樂,培養(yǎng)幼兒唱歌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歌曲錄音磁帶,小白兔、小貓和小鴨玩偶。

        2.幼兒準備:小班教材《藝術(shù)》上冊第1頁。

        活動過程

        ◎參觀活動:我上幼兒園。

        導(dǎo)入語:今天,我們要認識幾位新朋友(出示小白兔、小貓和小鴨玩偶),它們是從動物幼兒園來的,今天想?yún)⒂^一下我們的幼兒園,我們一起帶它們?nèi)タ纯窗?

        1.教師出示玩偶,選出幾名表現(xiàn)積極的幼兒,由他們帶著大家和新朋友參觀并介紹整個幼兒園,對幼兒不熟悉的角落教師可提示補充,并帶領(lǐng)幼兒進行體驗。如這里是花園,里面種了很多漂亮的花;這里是游樂場,有滑梯、秋千、蹺蹺板可以玩等。

        2.教師:小白兔、小貓和小鴨很喜歡我們的幼兒園,它們覺得很開心,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嗎?在幼兒園里面開心嗎?

        3.教師引導(dǎo)幼兒嘗試說一說:在幼兒園里和家里有什么不同?

        ◎?qū)W唱歌曲。

        導(dǎo)入語:小白兔、小貓和小鴨非常感謝大家?guī)ьI(lǐng)它們參觀了我們的幼兒園,所以它們想給我們表演一個節(jié)目,大家一起來看看它們表演的節(jié)目吧!

        1.教師播放歌曲,引導(dǎo)幼兒自由拍手,初步欣賞歌曲。

        2.教師引導(dǎo)幼兒理解歌詞。

        提問:歌曲里面說小朋友們上幼兒園,那爸爸媽媽在干什么?(上班)

        老師為什么要夸我們是好寶寶呢?(不哭也不鬧)

        認為自己是好寶寶的小朋友請高高舉起你的手!

        3.教師帶領(lǐng)幼兒一邊拍手,一邊有節(jié)奏地唱歌。

        4.教師播放音樂,帶領(lǐng)幼兒一句一句學唱歌曲。

        5.先小組練習唱,然后幼兒嘗試獨立歌唱。教師鼓勵幼兒主動邀請朋友,和朋友一起演唱,并為同伴進行喝彩,在學會結(jié)伴表演后,鼓勵幼兒邀請沒有朋友的幼兒,并一起表演。

        ◎創(chuàng)編動作。

        1.教師引導(dǎo)幼兒用不同動作分別表現(xiàn)每一句歌詞,如“爸爸媽媽去上班”,可讓幼兒模仿爸爸媽媽每天出門上班的樣子;“我上幼兒園”,可模仿背書包蹦蹦跳跳的樣子;“我不哭”,拍拍自己胸口、擺手、雙拳遮眼做哭狀;“我不鬧”,拍拍自己胸口、擺手、雙手握拳在身體兩側(cè)前后劃動做奔跑狀;“老師夸我好寶寶”,雙手豎起大拇指??梢龑?dǎo)幼兒想出相互撫摸、拍打、摟抱等動作。

        2.教師帶領(lǐng)幼兒根據(jù)創(chuàng)編的動作,一邊唱一邊跳。

        認識顏色(涂色畫)

        活動目標

        1.認識不同的顏色,初步學習涂色的一些方法。

        2.會用不同的顏色和方法表現(xiàn)水果、樹葉的色彩。

        3.激發(fā)幼兒參加美術(shù)活動的興趣,耐心細致地涂色。

        4.能發(fā)揮想象力,大膽地表現(xiàn)出自己想象中與別人不同的色彩。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顏色鮮明的不同的物體圖片,幾幅風景畫,油畫棒、水彩顏料等涂色工具,多張空白涂色畫。

        2.幼兒準備:小班教材《藝術(shù)》上冊第2頁。

        活動過程

        ◎認識顏色。

        1.教師出示不同顏色物體的圖片,引導(dǎo)幼兒認識和辨別不同的顏色,教師注意這些物體的顏色最好是界線分明的。

        2.游戲:你指我說。幼兒兩兩組隊,選擇教室中各種物體的顏色相互辨別顏色,如一名幼兒指著一處問:“這是什么顏色?”另一名幼兒回答:“這是紅色?!被蛘哌€可以這樣提問:“葡萄是什么顏色?”或“這是什么?它是什么顏色?”

        3.教師另外出示幾幅顏色較復(fù)雜的風景畫,引導(dǎo)幼兒欣賞,感受不同色彩表現(xiàn)的優(yōu)美景色并分析畫面上呈現(xiàn)的色彩。

        ◎看圖涂色。

        1.教師引導(dǎo)幼兒觀察課本上的物體輪廓圖,讓幼兒猜一猜這些物體是什么,它們分別應(yīng)該是什么顏色。

        2.教師示范正確的涂色方法:選擇好適當?shù)念伾?,沿著物體輪廓線的邊緣開始涂色,從上往下涂,從左往右涂,筆觸要一筆壓一筆,仔仔細細排整齊,顏色均勻,盡量不要涂到輪廓線以外去。

        3.幼兒自主涂色,教師注意從旁指導(dǎo)。

        4.比一比,看誰涂色本領(lǐng)高,誰的圖片顏色最均勻、最漂亮。

        5.教師給出另外的空白涂色畫,鼓勵幼兒自由發(fā)揮想象力,涂上不同的顏色。

        6.讓幼兒介紹自己的涂色作品,學習用描述性的語言講述。

        我的花衣裳(涂色畫)

        活動目標

        1.認識顏色,進一步學習涂色的方法。

        2.會用不同的顏色和方法表現(xiàn)衣服色彩的變化。

        3.激發(fā)幼兒參加美術(shù)活動的興趣,耐心細致地涂色。

        4.能發(fā)揮想象力,大膽地表現(xiàn)出自己想象中與別人不同的色彩。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紙、筆、顏料等繪畫工具,幾個可換裝的人偶娃娃。

        2.幼兒準備:小班教材《藝術(shù)》上冊第3頁。

        活動過程

        ◎漂亮的人偶娃娃。

        1.教師展示人偶娃娃,引導(dǎo)幼兒說一說人偶娃娃身上的衣服,如衣著類型、顏色、不同的裝飾等。

        2.換裝游戲。教師按照人偶娃娃的數(shù)量給幼兒分組,每組一個人偶娃娃,各自進行換裝游戲,每完成一次換裝,派一名代表上前來介紹自己組完成的換裝娃娃,然后教師帶領(lǐng)幼兒一起評比,看哪一組完成的換裝速度最快,搭配最好、最漂亮。

        ◎游戲:猜猜他是誰。

        教師從班上任選一名幼兒,并對這名幼兒進行衣著上的描述,請其他幼兒猜一猜,描述的是誰。

        ◎看圖涂色。

        1.教師引導(dǎo)幼兒觀察課本上的物體輪廓圖,讓幼兒看一看這些物體是什么。

        2.教師示范正確的涂色方法:選擇好適當?shù)念伾螅刂矬w輪廓線的邊緣開始涂色,從上往下涂,從左往右涂,筆觸要一筆壓一筆,仔仔細細排整齊,顏色均勻,盡量不要涂到輪廓線以外去。

        3.幼兒自主涂色,鼓勵幼兒自由發(fā)揮想象力,每一小塊的區(qū)域都可以涂上不同的顏色,教師注意從旁指導(dǎo)。

        ◎欣賞評價幼兒畫作。

        1.展示幼兒的涂色作品,大家共同欣賞,比一比,看誰涂色本領(lǐng)高,誰的衣服顏色最均勻、最漂亮。

        2.將裝飾好的“衣服”進行展覽,布置“漂亮的夏裝”展覽。

        小蝌蚪找媽媽(手指畫)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細致的觀察力。

        2.學習用手指畫的方法畫出蝌蚪。

        3.提高幼兒參加美術(shù)活動的興趣及大膽作畫的能力,體驗美術(shù)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根據(jù)小班教材《藝術(shù)》上冊第4頁制作教學掛圖,水粉顏料、畫紙、調(diào)色盤等繪畫工具,紙巾,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小蝌蚪圖片。

        2.幼兒準備:小班教材《藝術(shù)》上冊第4頁。

        活動過程

        ◎展示教學掛圖,導(dǎo)入教學。

        導(dǎo)入語:春天來了,小河里的冰都融化了,你們看看是誰坐在荷葉上?(青蛙)咦!青蛙媽媽坐在荷葉上做什么呢?(青蛙媽媽正坐在荷葉上看它的寶寶小蝌蚪游泳呢!)你們喜歡青蛙媽媽和小蝌蚪嗎?我們今天就先來學畫小蝌蚪。

        1.教師用語言對畫面進行描述,將幼兒引入情境。

        2.教師:青蛙媽媽發(fā)現(xiàn)只有三個孩子,其余的蝌蚪寶寶上哪兒去了呢?教師邊描述邊用手指進行點畫。

        3.提問:老師剛剛是用什么畫出小蝌蚪的?(手指)自然引出手指畫的概念。

        4.展示小蝌蚪的圖片,引導(dǎo)幼兒觀察蝌蚪的基本形態(tài)。

        提問:小蝌蚪長什么樣子?(頭大、有尾巴)是什么顏色的?(黑色)小蝌蚪游泳時調(diào)皮嗎?(調(diào)皮)它們是不是往同一個方向游的呢?(往不同的方向游)

        ◎教師示范作畫。

        1.畫法:①用右手示指的指腹在黑色顏料中輕輕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紙上再提起,這樣小蝌蚪圓圓的身體就出來了。②用手指的指側(cè)畫尾巴。

        2.教師先畫出蝌蚪的身體,畫尾巴時可讓幼兒嘗試自己添畫尾巴,引導(dǎo)幼兒觀察比較出怎樣來畫蝌蚪細細的尾巴更好。

        ◎幼兒作畫。

        1.幼兒練習畫蝌蚪,教師指導(dǎo)他們注意點畫方法,鼓勵幼兒變換尾巴在身體上的位置畫出往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鼓勵他們大膽細心地操作。

        2.教師提醒幼兒畫好后用紙巾擦一下手指,保持畫面清潔,養(yǎng)成良好的作畫習慣。

        3.鼓勵幼兒裝飾畫作,添加一些水草或小魚等。

        ◎欣賞作品,師生相互點評。

        ◎欣賞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

        漂亮的裙子(點畫練習)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對色彩的興趣。

        2.鼓勵幼兒進一步嘗試手指點畫的繪畫形式。

        3.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情趣,激發(fā)幼兒對藝術(shù)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水粉顏料、畫紙、調(diào)色盤等繪畫工具,各種不同兒童小花裙的圖片,空白涂色畫。

        2.幼兒準備:小班教材《藝術(shù)》上冊第5頁。

        活動過程

        ◎談話導(dǎo)入:我最喜歡的衣服。

        1.教師引導(dǎo)幼兒討論自己最喜歡的衣服,女孩說說自己最喜歡的裙子,男孩說說自己最喜歡的衣服,調(diào)動幼兒的活動積極性。

        2.教師展示不同的兒童小花裙圖片,引導(dǎo)幼兒觀察不同小花裙上的圖案。

        ◎教師示范作畫。

        1.教師可示范幾種不同的點畫方法,如用指尖點小點,用指腹點大點,畫空心點、心形點或小花等。

        2.每一種示范,教師都提醒幼兒注意手指的用法,如可以用不同的手指來點畫、手指不同弧度的轉(zhuǎn)動、手指的力道等。

        ◎幼兒作畫。

        1.鼓勵幼兒根據(jù)教師的示范和圖片,大膽發(fā)揮想象力,細心操作。

        2.教師注意來回巡視指導(dǎo)幼兒的點畫方法,鼓勵幼兒畫出不同形態(tài)的花裙點綴。

        3.教師提醒幼兒每使用完一種顏色,用抹布或紙巾擦一下手指,保持畫面清潔,養(yǎng)成良好的作畫習慣。

        4.時間上允許的話,分給幼兒一些空白涂色畫,讓幼兒涂色并用點畫的方式裝飾涂色畫。

        ◎展示幼兒作品,教師總結(jié)評價。

        青青的草地(涂色)

        活動目標

        1.選擇適當?shù)念伾芽瞻讏D案填滿,進一步掌握涂色方法。

        2.掌握小草的基本形態(tài)和特點,幼兒能耐心細致地進行涂色活動。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根據(jù)小班教材《藝術(shù)》上冊第6頁制作教學掛圖,蠟筆。

        2.幼兒準備:小班教材《藝術(shù)》上冊第6頁。

        活動過程

        ◎戶外活動。

        1.教師帶領(lǐng)幼兒到草地上玩,踩踩軟軟的青草,在草地上看看小草、找找野花。

        2.教師教幼兒念兒歌《小草青青》,一邊念一邊做動作?!靶〔菪〔萸嗲唷迸氖?四拍),“小蟲小蟲爬爬”拍手,右手在胸前懸空走動的樣子,“小兔小兔跳跳”兩手各伸出兩個手指放在耳朵旁,學兔子蹦蹦跳跳的樣子;“寶寶寶寶跑跑”拍拍自己的胸,然后做出跑動的樣子。

        兒歌《小草青青》:小草小草青青,小蟲小蟲爬爬;小草小草青青,小兔小兔跳跳;小草小草青青,寶寶寶寶跑跑。

        ◎展示掛圖,學習涂色。

        1.教師展示掛圖,引導(dǎo)幼兒仔細觀察。

        提問:草地上都有哪些小動物?(兩只小兔子、兩只小羊、小牛)

        兔子、小羊和小牛都喜歡吃什么?(青草)

        你們覺得圖片上空白形狀的東西是什么?(草)

        2.教師:讓我們一起把空白的地方變成青草,讓小動物們大吃一頓吧!

        3.幼兒涂色,教師注意提醒幼兒不要把顏色涂到輪廓線以外。

        4.教師:這點青草不夠給小動物吃,不如我們再多畫一點青草吧!

        5.請幼兒嘗試在圖片上模仿青草的形狀再畫幾株青草,并涂上顏色。

        6.作畫時,教師巡回指導(dǎo),鼓勵幼兒畫出各種形態(tài)的小草。

        ◎展示幼兒作品,教師總結(jié)評價。

        ◎幼兒在草地上自由做游戲,或教師組織幼兒一起玩老鷹捉小雞、傳球等戶外游戲。

        小鼓響咚咚(歌曲)

        活動目標

        1.指導(dǎo)幼兒能用愉快的情緒演唱歌曲,提高幼兒對音樂強弱變化的感受能力。

        2.感受打擊樂器在音樂作品中的表現(xiàn),并對它們產(chǎn)生興趣,能奏出“×× -×”等構(gòu)成的短小節(jié)奏。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小鼓若干個,配樂磁帶,一段鼓樂演奏。

        2.幼兒準備:小班教材《藝術(shù)》上冊第7頁。

        活動過程

        ◎玩一玩。

        1.教師拿出小鼓,瞧一瞧,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2.教師介紹小鼓:鼓的結(jié)構(gòu)比較簡單,由鼓皮和鼓身兩部分組成。鼓皮是鼓的發(fā)音體(教師敲一敲鼓),通常是用動物的皮革蒙在鼓框上,經(jīng)過敲擊或拍打使它發(fā)聲的(教師敲一敲鼓);鼓身通常是用木頭做的,正是有了空空的、大大的鼓身,才會和鼓面一起發(fā)出好聽的聲音!

        3.教師鼓勵幼兒上前來試著敲一敲鼓,提問:除了鼓面,還可以敲哪里?鼓面上每個地方敲出來的聲音是一樣的嗎?

        4.教師用簡單的節(jié)奏敲鼓,敲出聲音的強弱感,如節(jié)奏“××-×”,并請幼兒嘗試模仿教師敲打的節(jié)奏。

        5.聽教師用小鼓為一段音樂伴奏(《小鼓響咚咚》伴奏)。

        ◎?qū)W習歌曲。

        ◎教師帶領(lǐng)幼兒一起欣賞鼓樂演奏。

        星星(繪畫)

        活動目標

        1.進一步認識顏色,知道正確的涂色方法。

        2.學習畫星星,并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畫出不一樣的星星。

        3.激發(fā)幼兒參加美術(shù)活動的興趣,能耐心細致地涂色。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根據(jù)小班教材《藝術(shù)》上冊第8頁制作教學掛圖,不同形狀星星的示范畫,油畫棒、水粉顏料、蠟筆等不同的繪畫材料,烏云、小星星的頭飾。

        2.幼兒準備:小班教材《藝術(shù)》上冊第8頁。

        活動過程

        ◎談話導(dǎo)入。

        導(dǎo)入語:小朋友們,見過晚上布滿星星的夜空嗎?誰可以給大家講一下你看到的星空呢?

        教師引導(dǎo)幼兒交流關(guān)于星空和星星的知識。

        ◎游戲:會閃的星星。

        游戲規(guī)則:教師事先在地面上畫一個大圓圈。教師扮演烏云,幼兒扮演星星。當教師說“烏云來了”時,幼兒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跑進圈內(nèi),當說完兩遍“烏云來了”時,仍在圈外的幼兒被淘汰,其余幼兒可繼續(xù)玩游戲。玩多少輪可由教師自行決定。此游戲主要鍛煉幼兒的反應(yīng)能力和身體的靈活性。

        ◎給小星星涂色。

        1.教師展示教學掛圖,引導(dǎo)幼兒仔細觀察,提問:圖上有什么?(月亮、星星、小朋友)星星是什么樣子的?(五個尖角)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這樣的星星?(國旗、解放軍叔叔的衣服和帽子等)你認為星星是什么顏色的?

        2.教師引導(dǎo)幼兒發(fā)揮想象力,用各種不同的顏料給星星涂色。

        3.教師來回巡視,注意提醒采用不同材質(zhì)的顏料時分別應(yīng)該如何進行涂色,顏料不要涂到星星的輪廓線以外。

        ◎畫星星。

        1.教師示范如何畫五角星,引導(dǎo)幼兒仔細觀看繪畫的步驟。

        2.教師讓幼兒用顏料筆照著課本勾出星星的輪廓,讓幼兒熟悉星星形狀的畫法。

        3.教師展示不同形狀星星的畫法,引導(dǎo)幼兒觀察并模仿。

        4.給不同的星星涂色,或者畫出擬人化的星星或月亮。

        5.教師注意來回巡視指導(dǎo),給能力較差的幼兒提供幫助。

        ◎作品展示和評價。

        梯子(直線、橫線的練習)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基本的直線和橫線畫出簡單的物體。

        2.熟悉直線和橫線的畫法。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根據(jù)小班教材《藝術(shù)》上冊第9頁制作教學掛圖,小梯子實物。

        2.幼兒準備:小班教材《藝術(shù)》上冊第9頁,筆。

        活動過程

        ◎認識梯子。

        1.教師展示梯子,引導(dǎo)幼兒觀察梯子的造型,發(fā)現(xiàn)梯子的特點。

        2.教師小結(jié):梯子由兩條豎立的往內(nèi)側(cè)傾斜的直桿和幾條橫桿組成。

        3.提問:梯子在我們?nèi)粘I钪杏心男┳饔?(爬高、拿取高處的東西)

        ◎作畫。

        導(dǎo)入語:(展示教學掛圖)小朋友們,小山羊在一棵樹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又大又圓的蘋果,它好想吃,可蘋果樹太高,它吃不到,你們能幫它想個辦法嗎?(用梯子)那么我們一起來給小山羊畫個梯子吧!

        1.教師先示范作畫,畫兩條向內(nèi)側(cè)傾斜的直線,再在兩條直線之間畫幾條橫線,注意直線從上往下畫,橫線從左往右畫,橫線要與直線相接,但不能超出直線。

        2.幼兒嘗試根據(jù)課本步驟和教師的示范作畫,教師鼓勵幼兒畫出平直的線條,注意一筆到位。

        3.教師可再運用直線和橫線教幼兒畫一些簡單的物體,如小板凳、蹺蹺板、門窗等。

        4.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用直線和橫線畫出不同的物體。

        5.啟發(fā)幼兒開動腦筋,想一想:有哪些簡單的方法可以畫出平直的線條??衫檬诌叺墓ぞ咴囈辉?,如直尺、鉛筆或書以及由直線線條組成的物體。

        ◎欣賞和點評畫作,看看誰畫得好,看看誰畫出的物體多。

        美麗的海洋(曲線練習)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曲線畫出水的波紋。

        2.學習掌握水波的畫法和規(guī)律。

        3.體驗用簡單線條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根據(jù)小班教材《藝術(shù)》上冊第10頁制作教學掛圖,海浪聲音的錄音和一段海浪的錄像。

        2.幼兒準備:小班教材《藝術(shù)》上冊第10頁。

        活動過程

        ◎播放海浪的錄音,導(dǎo)入課題。

        1.教師播放海浪的錄音,引導(dǎo)幼兒感受大海的磅礴,同時引導(dǎo)幼兒發(fā)揮想象力,激發(fā)對大海的興趣。提問:剛才你聽到的是什么聲音?聽到大海的這些聲音,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覺?

        2.播放海浪的錄像,引導(dǎo)幼兒模仿海浪起伏的樣子做動作。

        3.教師引導(dǎo)有經(jīng)驗的幼兒講一講海的樣子和對大海的印象,使幼兒初步了解大海。

        提問:誰到過大海?大海是什么樣的?大海里有什么?可引導(dǎo)幼兒說一說海洋里常見的幾種動物。

        4.教師展示教學掛圖:這里的水面太平靜了,讓我們來為平靜的海面添點波紋吧,讓海洋熱鬧點!

        ◎教師示范作畫。

        1.教師引導(dǎo)幼兒再次模仿水面起伏的動作,告訴幼兒水的波紋可以用曲線來表示。

        2.教師注意提醒幼兒畫曲線的時候注意起伏有規(guī)律,布局要合理。

        3.教師可展示不同的畫法,如有棱角的曲線、疏密不同的曲線、彎曲幅度不同的曲線等。

        ◎幼兒作畫。

        1.幼兒作畫,教師注意巡回指導(dǎo)。

        2.鼓勵幼兒在每條魚的上面、下面或旁邊添加波紋,可嘗試畫出不同樣式的波紋。

        3.幼兒可按自己的意愿畫幾條小魚或一些簡單的海底生物(海星、貝殼等),并涂上顏色,也可用不同的顏色畫波紋。

        4.啟發(fā)幼兒發(fā)揮想象力,思考:還有什么東西也可以用曲線表示?

        ◎展示作品,教師點評。

        大蘋果(繪畫)

        活動目標

        1.進一步認識蘋果,了解蘋果的基本特征,培養(yǎng)幼兒作畫能力和動手能力。

        2.通過涂色,感知色彩,體驗美術(shù)活動的樂趣。

        3.初步學習畫面布局。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一籃子蘋果,其他幾種水果。

        2.幼兒準備:小班教材《藝術(shù)》上冊第11頁。

        活動過程

        ◎謎語導(dǎo)入。

        教師拿出被遮住的籃子,請幼兒根據(jù)謎語猜一猜籃子里的是什么水果。

        謎語:紅紅臉,圓又圓,親一口,脆又甜。

        ◎觀察認識蘋果。

        1.教師拿出蘋果,引導(dǎo)幼兒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獲得對蘋果的感性認識。

        2.教師引導(dǎo)幼兒觀察整籃的水果,提問:從自己所在的位置觀察,能看到幾個完整的蘋果?引導(dǎo)幼兒發(fā)現(xiàn)從各個角度看籃子的感受不同。

        3.教師小結(jié):簡單的繪畫中蘋果一般是單一的紅色。但實際上蘋果是有點紅,有點綠,還有的帶點黃,蘋果蒂是咖啡色或黑色的。

        ◎作畫。

        1.教師示范作畫:先畫一個上下弧線都向內(nèi)凹進去的圓,在圓內(nèi)部靠上的位置加一條向下凹的短弧線,再在凹進去的位置向上畫一條線,就是蘋果的柄,這樣一個蘋果的基本輪廓就畫出來了。

        2.幼兒根據(jù)教師的示范和課本的圖解,學習畫蘋果,熟悉蘋果的基本畫法。

        3.幼兒根據(jù)籃子中蘋果的擺放或自己的想象,畫出一籃蘋果,注意畫面布局和線條的相互遮蓋。

        4.教師注意來回巡視指導(dǎo),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5.幼兒給蘋果涂色,教師提醒幼兒注意顏色的選配,涂色均勻,能簡單表現(xiàn)出明暗部分。

        6.教師可拿出其他的水果讓幼兒觀察并嘗試繪畫。

        ◎展示作品,教師點評。

        采蘑菇(添畫)

        活動目標

        1.學會畫弧線、畫橢圓,大膽地用弧線表現(xiàn)蘑菇的基本特征。

        2.認識蘑菇的基本特點,能認識幾種常見的蘑菇。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卡通蘑菇圖片若干,真實蘑菇圖片若干,新鮮蘑菇若干,蠟筆、水彩筆等。

        2.幼兒準備:小班教材《藝術(shù)》上冊第12頁。

        活動過程

        ◎謎語導(dǎo)入。

        小傘一把把,長在大樹下,不能當傘用,做菜頂呱呱。

        ◎認識蘑菇。

        1.教師出示實物蘑菇,讓幼兒看看、摸摸,并說說蘑菇的外形特征:像把撐開的小傘。

        2.提問:你們吃過哪些用蘑菇做成的菜?好吃嗎?引導(dǎo)幼兒相互交流關(guān)于蘑菇的經(jīng)驗。

        3.教師出示卡通蘑菇和真實蘑菇圖片,引導(dǎo)幼兒發(fā)現(xiàn)卡通蘑菇和真實蘑菇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相同點:都長得像小傘。

        不同點:卡通蘑菇顏色豐富,傘上還有各種小斑點和花紋,很漂亮??墒秤玫恼鎸嵞⒐筋伾容^單一,不夠鮮艷和漂亮。

        4.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小兔采蘑菇》,教幼兒簡單分辨有毒的蘑菇和可食用的蘑菇。

        5.游戲:采蘑菇。教師給幼兒分組,將各種不同蘑菇圖片分給每組,每組10張,請幼兒從中找出可食用的蘑菇,看哪個組找得又對又快。

        ◎教師示范作畫。

        畫法:①畫一條小傘狀向上凸出的弧線。②在弧線兩頭之間連一條線,將弧線封閉起來,完成傘帽。③在封閉的線條下畫一條向下凸出的弧線,完成傘柄。④在傘帽上畫一些半圓或橢圓作為裝飾的小花斑,一個小蘑菇就畫好了。

        ◎幼兒作畫,教師指導(dǎo)。

        1.翻開課本引導(dǎo)幼兒按照步驟畫蘑菇。

        2.引導(dǎo)幼兒在上色的時候,可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把蘑菇不同的封閉區(qū)域涂上不同的顏色。

        3.多畫幾個不同的蘑菇并上色,教師注意來回巡視指導(dǎo)。

        ◎欣賞評價,體驗成功。

        請幼兒將自己的作品貼在墻上,互相參觀,并說一說哪些蘑菇小兔可以摘,哪些蘑菇有毒不能摘。

        活動資源

        故事

        小兔采蘑菇

        一天,小白兔去山上找食物,它翻過一座山,越過一道嶺,來到了一片小樹林,哇!好多的蘑菇啊!真漂亮啊!有紅色的、綠色的、黃色的、藍色的,還有許多灰色的,小白兔真高興啊!它蹲下來就往籃子里采,剛伸手就想起了媽媽的囑咐“有毒的蘑菇不要采”,小白兔猶豫了。忽然聽見一只很漂亮的蘑菇在喊:“小白兔,你看我漂亮嗎?快把我采回家吧!”小白兔剛要采,又聽見一只綠色的蘑菇說:“小白兔,你看我漂亮嗎?快把我采回家吧!”接著黃色的、橙色的、藍色的……不斷地讓小白兔去采它。

        正在小白兔猶豫不決的時候,小猴子來了,說:“小白兔,我來幫你采蘑菇,要看清楚啊!不要被它們美麗的外表所迷惑,不要采長得鮮艷的,一般越長得鮮艷的就越有毒啊!”小白兔說:“謝謝你!猴哥哥!你懂得真多。”小猴子說:“你也要好好學習這方面的本領(lǐng),以免上當受騙!”小白兔說:“我記住了”。

        不一會兒的工夫,小猴就幫小白兔采了滿滿一籃子蘑菇。

        太陽快落山了,小猴子送小白兔下山,小白兔說:“再見了,猴哥哥!有時間去我家做客吧!”

        小老鼠上燈臺(歌曲)

        活動目標

        1.在初步學會歌曲的基礎(chǔ)上,有感情地演唱,并能大膽創(chuàng)編動作。

        2.感知音樂的強弱,并能用形體動作表現(xiàn)音樂的強弱。

        3.樂意參加游戲活動,體驗游戲的緊張情緒和迅速跑回家的快樂情緒。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故事卡片《小老鼠上燈臺》,flash《小老鼠上燈臺》,小老鼠和小貓頭飾。

        2.幼兒準備:小班教材《藝術(shù)》上冊第13頁。

        活動過程

        ◎講故事《小老鼠上燈臺》,引出課題。

        1.教師:老師今天跟小朋友們講個故事,請小朋友們注意聽。(教師戴小老鼠頭飾)“哎呀!家里面好悶啊!我們整天藏在又黑又悶的地洞里,多難受呀!今天,不如趁大花貓不在家,到洞外面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活動一下身體?!毙±鲜笳f完就出發(fā)了。走呀走,突然小老鼠聞到了香味(嗅嗅鼻子),小老鼠四處找,然后發(fā)現(xiàn)了桌子上有油燈。哇,燈油好香呀。小老鼠四處看看,沒有貓的身影。小老鼠飛快地爬上了燈臺,張口大吃了一頓。小老鼠吃飽了,想回家了,可是小老鼠吃得太飽了,肚子鼓鼓的,爬不下來了,怎么辦呀?突然,小妞發(fā)現(xiàn)了小老鼠,她趕緊把大花貓抱進屋里,大花貓“喵喵”一叫,小老鼠馬上嚇得“咕嚕咕?!钡貜臒襞_上滾了下來。

        2.播放flash,引導(dǎo)幼兒更生動地理解故事。

        3.以提問形式,加深幼兒對故事內(nèi)容的印象。

        (1)請小朋友說說看,故事里面有誰?(小老鼠、小妞、大花貓)

        (2)真棒,那你們有沒有聽清楚小老鼠它在干什么呀?(上燈臺,偷油吃)

        (3)最后,誰發(fā)現(xiàn)了小老鼠?(小妞)后來發(fā)生了什么?(小妞抱來大花貓)小老鼠是怎么從燈臺上下來的?(“咕嚕咕?!睗L下來的)

        ◎?qū)W習歌曲。

        導(dǎo)入語:老師把這個故事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請你們來聽一聽。

        1.幼兒傾聽教師示范唱《小老鼠上燈臺》,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詞內(nèi)容。

        2.教師帶領(lǐng)幼兒念歌詞,熟悉歌詞。

        3.教師帶領(lǐng)幼兒一句一句學唱歌曲。

        4.教師鼓勵學習能力較強的幼兒在集體面前演唱歌曲。

        ◎?qū)W習動作,表演歌曲。

        教師啟發(fā)幼兒來表演小老鼠的樣子:兩只手示指在胸前做小老鼠走路的動作。

        啟發(fā)幼兒做一做上燈臺的動作:踮著腳尖、小心翼翼。

        啟發(fā)幼兒學一學小老鼠偷油吃的樣子:東張西望,賊頭賊腦。

        引導(dǎo)幼兒做一做小老鼠咕嚕咕嚕滾下來的樣子:將兩手放在胸前從上向下做繞拳動作,同時身體下蹲。

        ◎游戲:小老鼠上燈臺。

        游戲規(guī)則:幼兒當小老鼠,教師扮演大花貓,在教室中間放一個凳子當作燈臺,幼兒一起圍繞著凳子裝作上燈臺偷油吃,突然大花貓出來叫三聲“喵喵喵”之后,它就要開始抓老鼠了,幼兒快速跑回自己的小板凳上就安全了,如果被抓住就是下一輪的“大花貓”。

        杯子(繪畫)

        活動目標

        1.有一定的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

        2.發(fā)揮想象力,表現(xiàn)出各種杯子的形狀和特征。

        3.學習用橢圓表現(xiàn)杯口,用圓柱體或其他形狀表示杯體。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各種不同形狀的杯子實物和圖片。

        2.幼兒準備:小班教材《藝術(shù)》上冊第14頁,每人帶一個杯子。

        活動過程

        ◎杯子展覽會。

        1.教師組織幼兒將各種杯子擺放好,請幼兒各自介紹自己的杯子,如形狀、顏色、圖案、特殊的地方等。

        2.請幼兒從中選出最受歡迎的杯子,并說明原因,請幼兒盡量用“因為我喜歡什么顏色,我喜歡什么樣的形狀等,所以這個杯子是我最喜歡的杯子”來進行表達。

        3.教師請幼兒嘗試把杯子進行簡單的分類,如有杯蓋和無杯蓋、有把手和無把手、保溫和不保溫、圓柱形和圓錐形或其他奇特的形狀等。

        4.教師展示各種有趣的杯子圖片,如會變色的杯子、漂浮的杯子、奇形怪狀的杯子等各種有創(chuàng)意的杯子,拓展幼兒的知識面和想象力。

        ◎畫杯子。

        導(dǎo)入語:看了這么多形狀、顏色、圖案各異的杯子,我們也來自己畫一個吧!

        1.教師選擇形狀較普遍的圓柱形杯子來示范作畫。畫法:先畫出一個橢圓,在橢圓的左右兩端分別向下畫兩條直線,注意要一樣長,然后用弧線把直線兩端連接起來,這就畫出了一個杯子的雛形。最后在杯子的右邊加一個“耳朵”,就成了一個有把的杯子。在杯身上加上條紋或者圖案進行裝飾。

        2.幼兒可先在課本圖片的白線上進行描摹,熟悉線條的運用后,自己畫杯子,并給杯身設(shè)計漂亮的圖案。

        3.請幼兒根據(jù)展出的杯子畫出不同樣式的杯子,或者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設(shè)計與眾不同的杯子。

        4.給杯子涂顏色,注意涂色均勻,色彩漂亮。

        ◎作品展示和點評。

        1.幼兒上臺介紹自己獨一無二的杯子,說說自己設(shè)計杯子的意圖,杯子有什么特點等。

        2.請幼兒評出最受歡迎的設(shè)計作品,教師進行點評。

        花瓶(添畫)

        活動目標

        1.欣賞各種花瓶,感受工藝品的美。

        2.根據(jù)花瓶結(jié)構(gòu)的組成部分及其變化設(shè)計花瓶。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花瓶實物,不同樣式花瓶的圖片。

        2.幼兒準備:小班教材《藝術(shù)》上冊第15頁。

        活動過程

        ◎美麗的花瓶。

        1.教師展示花瓶實物,引導(dǎo)幼兒上前看一看、摸一摸,觀察花瓶的形狀和瓶身的花紋。

        提問:花瓶的上部叫什么?(瓶嘴)

        你們看瓶嘴是什么形狀的?(橢圓或一條線,在此引導(dǎo)幼兒初步感知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物體的形狀也是不一樣的)

        瓶嘴的下面是什么?(瓶頸)

        瓶頸是什么樣的?(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觀察進行回答)

        瓶頸下面是什么?(瓶身)

        瓶身是什么樣的?(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觀察進行回答)

        你們覺得這個花瓶漂亮嗎?

        2.教師小結(jié):花瓶有個橢圓形的瓶嘴,瘦瘦長長的瓶頸,大大圓圓的瓶身,還有一個底座。

        3.提問:花瓶有什么作用?幼兒可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討論交流。

        4.教師展示不同的花瓶圖片,引導(dǎo)幼兒觀察花瓶形狀和瓶身上的花紋,增長幼兒的見識和經(jīng)驗。提問:這些花瓶的花紋一般都裝飾在花瓶的什么位置?或挑選幾個花瓶,讓幼兒分別說說花瓶上都有些什么花紋,分別在花瓶的什么位置。你最喜歡哪個花瓶?喜歡的原因是什么?

        ◎裝飾花瓶。

        1.教師示范作畫,教師用花卉或簡單的組合幾何圖形裝飾瓶身,可在花瓶不同的位置裝飾不同的花紋。

        2.教師鼓勵幼兒用自己學過或想象的花紋裝飾花瓶,裝飾前想好自己運用什么花紋來裝飾,裝飾在花瓶的什么位置。

        3.給自己的作品涂上漂亮的顏色,注意畫面的整潔。

        4.鼓勵幼兒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設(shè)計不同形狀和圖案的花瓶并涂色。

        ◎作品展示和點評。

        1.幼兒上臺介紹自己的花瓶,說說自己設(shè)計的花瓶的形狀、花紋等方面的特點。

        2.請幼兒評出最受歡迎的設(shè)計作品,教師進行點評。

        可愛的小白兔(命題畫)

        活動目標

        1.能夠用線條表現(xiàn)復(fù)雜的小動物,能畫出小白兔的特征。

        2.能表現(xiàn)小白兔的可愛。

        3.讓幼兒能合理安排畫面,恰當使用顏色。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小白兔圖片,小白兔實物。

        2.幼兒準備:小班教材《藝術(shù)》上冊第16頁,彩色畫筆。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或?qū)嵨铮稣n題。

        1.教師展示小白兔實物,讓幼兒摸一摸,看一看,喂一喂,激起幼兒對小白兔的喜愛。

        2.教師出示小白兔圖片,通過提問引導(dǎo)幼兒根據(jù)經(jīng)驗說一說小白兔的特點和習性。

        小白兔吃什么?(肉?魚?草?胡蘿卜?青菜……)小白兔耳朵長還是貓咪耳朵長?小白兔的尾巴長還是小狗的尾巴長?貓咪怎么叫?小狗怎么叫?小白兔怎么叫?小白兔是怎樣走路的?誰可以模仿一下?你們喜歡小白兔嗎?

        3.教師小結(jié):小白兔長耳朵、紅鼻子、紅眼睛、三瓣嘴、小胡子、短尾巴、前腿短、后腿長,喜歡吃青草、胡蘿卜和青菜。

        4.學習兒歌《小白兔》,加深幼兒對兔子特點的印象。

        ◎教師示范作畫,引導(dǎo)幼兒觀察。

        導(dǎo)入語:小白兔這么可愛,我們也來畫一只吧!

        教師引導(dǎo)幼兒觀察作畫的順序和使用的線條,教師一邊畫一邊進行語言提示。

        先畫圓圓的腦袋,橢圓的長長的耳朵,身體的線條比較復(fù)雜,圓圓的肚皮,四條腿,小毛球一樣的短尾巴,圓圓的眼睛,三角形的鼻子,由鼻子下的一條線岔開的三瓣嘴,大耳朵上再加橢圓表示耳朵里面,這樣一只小白兔就畫好了。

        ◎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dǎo)。

        1.教師讓幼兒先用白紙按照課本上的圖案進行描摹,熟悉各種線條的畫法和繪畫的步驟。

        2.鼓勵幼兒根據(jù)課本的提示和教師的示范作畫。

        3.引導(dǎo)幼兒展開想象或觀察小白兔實物,畫出不同姿勢和動作的小白兔。

        4.鼓勵幼兒大膽添加一些與小白兔有關(guān)的場景,如小白兔吃草、小兔賽跑等。

        ◎展示、欣賞和點評作品,讓幼兒感受成功的快樂。

        活動資源

        兒歌

        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

        紅紅的眼睛三瓣嘴,愛吃蘿卜和青菜,

        前腿短,后腿長,蹦蹦跳跳真可愛。

        可愛的小樹(繪畫)

        活動目標

        1.學習按步驟繪畫,了解樹干與樹枝之間的關(guān)系,學習用線條表現(xiàn)出來。

        2.能夠大膽想象,認真作畫。

        3.初步具有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松樹、柳樹等各種樹的圖片,油畫棒、紙等繪畫工具。

        2.幼兒準備:小班教材《藝術(shù)》上冊第17頁。

        活動過程

        ◎快樂故事會。

        1.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小熊畫大樹》(見活動資源)。

        提問:小熊要給誰畫像?大樹的身體是什么?大樹的手臂是什么?大樹還有什么?大樹的腳是什么?它的腳在哪里?大樹有哪些好朋友?下雨的時候,大樹像什么?大樹還有什么用處?你還知道大樹的哪些用處?

        2.教師小結(jié):樹是由樹干、樹枝、樹葉和樹根組成的,它像一把大傘,能遮風擋雨,還有許許多多其他的用途,如制作玩具、家具、建房子等。大樹是我們的好朋友。

        ◎戶外活動。

        1.教師帶領(lǐng)幼兒到公園或花園中觀察樹,使幼兒知道雖然每一棵樹都有樹干、樹枝和樹葉,但它們的形態(tài)、顏色卻各不相同。

        2.帶領(lǐng)幼兒站在樹蔭下,感受大樹像一把遮陽傘,擋住強烈的陽光。

        3.選幾棵特征明顯的樹,引導(dǎo)幼兒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樹木,如抱抱樹干、比高矮等,看看大樹周圍的環(huán)境,切身體會樹的形態(tài)特點。

        ◎作畫。

        1.教師示范作畫,依照課本,教幼兒學習用三角形表現(xiàn)松樹的塔形特點,用環(huán)圓曲線表現(xiàn)普通大樹的樹冠,用長短、粗細不同的棱角線表現(xiàn)樹的枝丫。

        2.幼兒可先根據(jù)課本圖片上的白線進行描摹,熟悉線條的運用后,再自己作畫。

        3.給大樹涂上適當?shù)念伾⒁獠灰砍鲞吙?,保持畫面整潔?/p>

        4.教師可以引導(dǎo)幼兒多畫幾棵樹,并用已經(jīng)學過和畫過的小動物、小花、小草等裝點小樹周圍的環(huán)境。

        5.幼兒可根據(jù)各種樹的圖片,模仿畫其他的樹。

        ◎欣賞作品并點評。

        活動資源

        故事

        小熊畫大樹

        小熊最喜歡畫畫了,他想把森林里所有的東西都畫下來,于是他決定先給大樹畫像。小熊對大樹說:“大樹大樹,別動,我來給你畫張像?!贝执值臉涓墒谴髽涞摹吧眢w”,長長的樹枝是大樹的“手臂”,噢,樹上還有好看的樹葉。小熊發(fā)現(xiàn):“咦,大樹沒有腳,怎么能站著呀?”大樹說:“哈哈,我的腳伸到地底下。根就是我的腳?!?/p>

        大樹的朋友真多。瞧,小鳥在樹上筑窩,松鼠躥上躥下忙個不停。嘩啦嘩啦,哎呀,下雨啦。大樹就像一把大雨傘,小熊和朋友們都到大樹底下來躲雨。大樹說:“我的用處很多,還可以做家具、造房子、做鉛筆……你知道嗎?”

        快樂的小鳥(繪畫)

        活動目標

        1.掌握鳥的基本特征。

        2.觀察小鳥并畫出鳥的不同姿態(tài)。

        3.提高幼兒的審美及想象力。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小鳥叫聲的錄音,小鳥的錄像、圖片及各部位分解圖。

        2.幼兒準備:小班教材《藝術(shù)》上冊第18頁,紙,水彩筆,鉛筆。

        活動過程

        ◎聲音導(dǎo)入。

        1.教師播放小鳥叫聲的錄音,讓幼兒說一說這是什么聲音,引起幼兒的興趣。

        2.讓幼兒說說平時見過哪些鳥,引導(dǎo)幼兒討論和交流關(guān)于鳥的知識,也可讓幼兒模仿自己熟悉的鳥的叫聲或小鳥飛翔的動作。

        ◎播放有關(guān)小鳥的錄像或幻燈片。

        1.教師引導(dǎo)幼兒通過觀看有關(guān)小鳥的錄像或幻燈片,引導(dǎo)幼兒欣賞鳥的各種姿態(tài)及美麗的色彩,使幼兒對鳥有整體上的認識。

        2.引導(dǎo)幼兒觀察圖片,讓幼兒描述鳥各部位的特征,提問:小鳥的身體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小鳥的頭是什么形狀的?小鳥的身體像什么?小鳥的翅膀收攏時和飛翔時有什么不同?小鳥的尾羽是什么樣的?小鳥的腳和什么動物的腳差不多?(根據(jù)幼兒回答出示相應(yīng)的分解圖)

        3.游戲:拼擺小鳥。啟發(fā)幼兒用小鳥的各部分分解圖組合成不同姿態(tài)的小鳥,并說說拼擺小鳥的順序。

        ◎作畫。

        1.開始作畫前教師組織幼兒討論:小鳥的頭、身體、尾巴、翅膀都可以用什么形狀表示?如小鳥的頭可以用圓形、橢圓形來表示,身體可以用圓、橢圓、半圓等形狀來表示,翅膀可以用扇狀的弧形表示,尾巴可以用三角形或花瓣弧狀來表示,嘴巴可以用三角形表示。

        2.教師可先讓幼兒根據(jù)課本上的示范進行描摹,熟悉小鳥身體各部分線條的運用。

        3.要求幼兒畫出不同姿態(tài)的小鳥,鼓勵能力弱的幼兒大膽作畫。

        4.給小鳥涂上漂亮的顏色。

        ◎作品欣賞、點評,并選出優(yōu)秀的作品。

        1.布置作品展覽墻。

        2.布置鳥兒照片墻,幫幼兒認識不同的鳥。

        3.學畫其他鳥兒的簡筆畫。

        小鴨子(命題畫)

        活動目標

        1.學習圓和橢圓的基本畫法,并能組成小鴨子的基本形態(tài)。

        2.學習用棉簽給小鴨子涂色,掌握棉簽涂色的技巧。

        3.培養(yǎng)幼兒大膽作畫的習慣。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根據(jù)小班教材《藝術(shù)》上冊第18頁制作教學掛圖,小鴨子玩具,棉簽,水粉顏料。

        2.幼兒準備:小班教材《藝術(shù)》上冊第18頁,紙,鉛筆。

        活動過程

        ◎謎語導(dǎo)入。

        嘴像小鏟子,腳像小扇子,說話伸脖子,走路左右擺。

        ◎認識小鴨子。

        1.教師展示教學掛圖,引導(dǎo)幼兒觀察。提問:鴨媽媽帶著小鴨子在哪里活動啊?請小朋友看看,河里的小鴨子是什么顏色的?它們正在池塘里干什么?

        2.教師出示小鴨子玩具,請幼兒仔細觀察,提問:小鴨子的頭和身體是什么樣子的?誰來說說小鴨子的嘴巴是什么樣子的?

        3.教師小結(jié):小鴨子長著圓圓的腦袋,橢圓的身體,翹翹的尾巴,扁扁的嘴巴,黃色的絨毛。

        4.請幼兒模仿小鴨子走路的樣子和叫聲,調(diào)動課堂氣氛。

        ◎作畫。

        導(dǎo)入語:鴨媽媽的孩子很多,可是圖上只有四只小鴨子,其余的小鴨子上哪兒去了呢?讓我們一起找找,把它們畫出來好嗎?

        1.教師示范作畫,注意講解步驟,先畫什么,后畫什么。

        2.畫好小鴨子的輪廓后,教師用棉簽示范涂色,邊示范邊講解。用蘸好的黃色顏料開始涂抹,注意提醒幼兒不要把顏色蘸得太多太滿,要沿著輪廓線的邊緣小心涂抹,涂到中間部分可稍微大膽涂抹,不要涂到輪廓線以外。示范用紅色或橙色的顏料涂抹嘴巴。用黑色顏料在頭部靠近嘴巴的地方畫眼睛。

        3.教師可讓幼兒根據(jù)課本上的示范進行描摹,熟悉小鴨子身體各部分線條的運用。

        4.可以讓幼兒多畫幾只小鴨子,每只小鴨子游的方向不一樣。

        5.用棉簽涂抹好小鴨子的身體后,可再用藍色顏料在小鴨子下面畫上波浪線表示的水紋,使整幅構(gòu)圖更生動活潑。

        6.教師注意來回巡視指導(dǎo),幫助作畫有困難的幼兒,提醒幼兒注意保持畫面清潔。

        ◎作品欣賞、點評,并選出優(yōu)秀的作品。

        兩只老虎(歌曲)

        活動目標

        1.能用輕快、愉悅的歌聲演唱歌曲。

        2.讓幼兒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并記憶歌詞。

        3.樂意根據(jù)歌詞做動作,并能隨著歌曲進行表演。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根據(jù)小班教材《藝術(shù)》上冊第20頁制作教學掛圖,錄音磁帶《兩只老虎》,老虎頭飾若干。

        2.幼兒準備:小班教材《藝術(shù)》上冊第20頁。

        活動過程

        ◎游戲:小老虎賽跑。

        幼兒戴上老虎的頭飾,進行賽跑,看看哪只小老虎跑得最快。

        ◎看掛圖,找茬。

        1.教師展示教學掛圖,請幼兒仔細觀察掛圖。提問:圖片中的是什么動物?仔細看看圖中這兩只小老虎,它們有沒有很奇怪的地方?

        2.教師小結(jié):兩只老虎,一只沒有眼睛,一只沒有尾巴,真奇怪啊!

        ◎?qū)W習歌曲。

        導(dǎo)入語:根據(jù)游戲和掛圖,咱們可以編一首歌曲出來,下面來跟老師一起聽聽吧!

        1.教師播放歌曲《兩只老虎》,讓幼兒熟悉歌曲的旋律。

        2.教師帶領(lǐng)幼兒念幾遍歌詞,再帶領(lǐng)幼兒學唱歌曲,直至熟練。

        3.教師可帶領(lǐng)幼兒玩音樂游戲,如接力唱、分組唱、男女混合唱等。

        ◎根據(jù)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

        教師引導(dǎo)幼兒逐句創(chuàng)編動作。

        1.教師:想一想“兩只老虎”可以做什么動作?鼓勵幼兒與別人做的不一樣。

        2.教師:我知道小老虎有很多本領(lǐng),現(xiàn)在請你把跑的本領(lǐng)做給我看看。那“跑得快,跑得快”我們怎么做?除了往前跑還可以怎么跑?

        3.教師:這兩只老虎很奇怪,它們一只沒有什么?還有一只沒有什么?那沒有眼睛怎么做?沒有尾巴呢?

        4.教師:你們說這兩只老虎奇不奇怪?那“真奇怪,真奇怪”我們可以用什么動作來做?

        5.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確定每一句的動作,然后邊唱邊做動作。

        6.鼓勵幼兒大膽在集體面前表演。

        大樹比美(撕貼畫)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多種美術(shù)技能表現(xiàn)大樹的外形特征。

        2.學習自己選擇材料,創(chuàng)造性地制作。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根據(jù)小班教材《藝術(shù)》上冊第21頁制作教學掛圖,各種顏色的彩紙,膠水,各種樹葉和花的圖片。

        2.幼兒準備:小班教材《藝術(shù)》上冊第21頁。

        活動過程

        ◎美麗的大樹。

        1.教師展示教學掛圖,引導(dǎo)幼兒看圖片。

        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光禿禿的大樹)

        這棵樹只有樹干太難看了,你們覺得還應(yīng)該加些什么東西在上面,才能使大樹看起來漂亮些?(樹葉、小花、果實等)

        2.教師展示各種樹葉和花的圖片,引導(dǎo)幼兒觀察并說說這些樹葉和花的特點,如柳葉,綠色的,細長,像人的眉毛;楓葉,紅色,像人的手掌;銀杏葉,黃色,像小扇子等。

        ◎制作撕貼畫。

        導(dǎo)入語: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把這棵光禿禿的大樹變成一棵漂亮的大樹吧!今天咱們不用畫筆,老師教大家一種新的方法!

        1.教師示范撕貼畫,選擇適當?shù)念伾檬炙撼上胍男螤睿媚z水貼在大樹的樹枝上。

        2.教師指導(dǎo)幼兒用各種顏色的彩紙,分別撕成花朵和樹葉,形狀可根據(jù)圖片和自己的喜好或自己的想象,粘貼在樹枝上。

        3.教師注意提醒幼兒樹葉的粘貼和大小布局要合理。

        ◎作品欣賞、點評,并選出優(yōu)秀作品。

        紙飛機(折紙)

        活動目標

        1.學會用折紙的方法制作飛機,引導(dǎo)幼兒學習看圖折紙,學會四角向中心折、沿中心線對折等方法。

        2.培養(yǎng)幼兒手指動作的靈活性,初步培養(yǎng)幼兒對折紙等手工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正方形紙若干,飛機模型或圖片。

        2.幼兒準備:小班教材《藝術(shù)》上冊第22頁。

        活動過程

        ◎認識飛機。

        1.教師展示各種各樣的飛機造型的圖片,與幼兒一起欣賞。

        2.教師引導(dǎo)幼兒說一說看到的飛機的共同特點:尖尖的頭,兩個翅膀等。

        ◎折紙飛機。

        1.教師拿出折好的紙飛機進行試飛,引起幼兒對折紙的興趣。

        2.教師示范折法,教幼兒折紙飛機。折法:將正方形紙沿對角進行對折,以其中一個尖角為中心,將紙貼中心線對折即可。

        3.教師引導(dǎo)幼兒根據(jù)圖示和示范來折,也可自行探索,將已經(jīng)折好的飛機拆開后還原。

        4.幼兒間可互相討論,檢查正確與否。

        5.教師應(yīng)多觀察幼兒的作品情況,提醒幼兒第二步的折疊角度,給予適當?shù)膸椭?/p>

        6.作品折疊完成后,展示作品,幼兒互相欣賞。

        7.教師可教授幼兒較復(fù)雜的飛機折法或其他簡單的折紙。

        ◎飛機比賽。

        1.比一比誰折的飛機種類多。

        2.教師帶領(lǐng)幼兒到寬敞的空地,放飛紙飛機,看看誰的紙飛機飛得最遠。

        漂亮的小動物(泥工)

        活動目標

        1.學習捏泥的技巧,養(yǎng)成良好的泥工操作習慣。

        2.喜歡參加泥工活動,感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各種動物的圖片或玩偶,動物世界錄像,橡皮泥,泥工示范作品。

        2.幼兒準備:小班教材《藝術(shù)》上冊第23頁。

        活動過程

        ◎游戲:動物大搜索。

        1.教師事先將各種動物圖片和玩偶布置在教室里,幼兒從中找到自己認識的動物。

        2.鼓勵幼兒分別說一說自己手上的動物是什么,它們有什么特點,教師在聽完幼兒的介紹后,可對其進行適當引導(dǎo)和補充,使幼兒知道這些動物的特別之處。如:大象身體結(jié)實、扇耳、柱子腿、細尾巴、白象牙、長鼻子;小白兔,長耳朵、紅眼睛、三瓣嘴、短尾巴等。

        3.教師引導(dǎo)幼兒積極發(fā)言,除了這些動物還知道哪些動物,鼓勵幼兒相互交流。

        ◎播放動物世界錄像,使幼兒對動物有更生動的認知。

        ◎?qū)W習泥工技巧。

        1.教師示范不同的泥工技巧:團圓、搓長、壓扁、捏、挖、嵌接、分泥和伸拉(詳見活動資源)。

        2.幼兒可看教師的示范并進行嘗試。

        ◎泥工活動。

        1.教師展示不同的泥工示范作品,讓幼兒仔細觀看后,分別說說這些動物是如何完成的。如制作小兔時,先想好兔子由哪幾部分組成,需要分成幾塊大小不等的泥,各部分該怎樣完成;小鳥的翅膀應(yīng)該如何勾畫出羽毛的樣子。(塑形后,用小棍畫等)對于一些制作有困難的地方,可組織幼兒一起討論,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解決。

        2.幼兒嘗試做泥工小動物,教師輔導(dǎo)幼兒活動,指導(dǎo)幼兒注意分泥,提醒幼兒反復(fù)檢查連接部位是否牢固,鼓勵幼兒想出更多的塑造方法。

        ◎欣賞和點評。

        作品完成后,幼兒相互參觀,相互講評,注意他們不同的塑造方法。如恐龍的嘴巴是用剪刀剪開的;獅子頭上的毛是用小棍插成的等。

        活動資源

        小知識

        泥工基本技巧

        泥工材料的基本制作技法包括團圓、搓長、壓扁、捏、挖、嵌接、分泥和伸拉。

        團圓——將泥放在手心中,兩手配合著來回轉(zhuǎn)動團成球狀物。可制成蘋果、小球、珠子等泥工制品。

        搓長——將泥放在手心中,兩手合攏,前后搓動成圓柱形。可搓成面條、麻花、胡蘿卜等泥工制品。

        壓扁——將搓成的長條或團成的球狀物,放在手心中,用兩手掌拍壓??勺龀娠灨?、花卷、車輪等泥工制品。

        捏——用拇指和示指,互相配合進行捏泥的方法。它能捏出物體的細節(jié),如捏動物的耳朵、嘴巴、器物的邊緣等。

        挖——將初步制成的物體用手指按壓成小坑,或是用工具將中間的泥挖去??芍瞥伤?、碗、盆等泥工制品。

        嵌接——將團、搓、捏、拉出的物體細部用連接物(牙簽、火柴梗等)組合成一體的方法。有黏接(橡皮泥直接黏接)和棒接(用火柴梗、牙簽等連接)兩種。凡嵌接的物體上半部分量較重時,必須用棒嵌接。

        分泥——用目測方法將大塊的泥,按照塑造物不同比例的需要,分出大小不同的泥塊,進行塑造。

        伸拉——從整塊泥中,按照物體的結(jié)構(gòu)伸拉出各部分。

        小風車(折紙)

        活動目標

        1.引導(dǎo)幼兒用四角向中心折紙的方法制作小風車。

        2.引導(dǎo)幼兒學習按圖示折紙。

        3.培養(yǎng)幼兒仔細、耐心的習慣。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正方形紙,小木棒,圖釘,膠水,剪刀,風車成品,歌曲《大風車》。

        2.幼兒準備:小班教材《藝術(shù)》上冊第24頁。

        活動過程

        ◎播放歌曲《大風車》。

        1.教師播放中央電視臺《大風車》欄目的主題曲,引導(dǎo)幼兒回想在電視中看到的兒童欄目,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你們聽過這首歌嗎?會唱的小朋友跟著一起唱好嗎?

        2.教師展示制作完成的風車成品,引起幼兒關(guān)注。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自己親手制作一個風車,讓風車轉(zhuǎn)起來?下面老師來教大家一起制作風車。

        ◎?qū)W習制作風車。

        1.教師示范制作風車的方法。

        (1)將一張正方形紙四個角分別兩兩對折,留下折痕。

        (2)用剪刀從四個角分別沿著折痕向中間剪開,注意要一直剪到正中間,不要剪斷。

        (3)捏起剪開角的一側(cè)往中間彎折,用膠水與正中心粘住,注意彎折時不要將紙壓實。

        (4)將另外三個角也如此彎折和粘住,注意彎折的每個角都必須是同一側(cè)的。

        (5)用圖釘穿過紙的中心,再將圖釘釘在小木棍上,一個風車就做好了。

        2.幼兒根據(jù)教師的示范進行制作。

        3.教師注意來回巡視指導(dǎo)。

        ◎教師帶幼兒到戶外玩風車,試著讓風車轉(zhuǎn)起來,在玩中感知風的作用。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