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理論教育 ?口腔健康調查的抽樣方法

        口腔健康調查的抽樣方法

        時間:2023-03-02 理論教育 版權反饋
        【摘要】:1.口腔流行病學定義 流行病學一分支,用流行病學原則、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口腔疾病發(fā)生、發(fā)展和分布規(guī)律及其影響因素,同時研究口腔健康及其影響因素,為探討口腔疾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制定口腔保健計劃,選擇防治策略和評價服務效果打下良好基礎。將若干名學生隨機分成兩組,一組用含氟牙膏,另一組用普通牙膏,3年后觀察其防齲效果。

        本節(jié)熱門考點

        1.口腔流行病學定義及其作用。

        2.氟牙癥的Dean評分標準。

        3.抽樣調查的分類及其定義的理解。

        4.樣本含量的估計。

        5.誤差的分類,偏倚的分類及預防方法。

        一、概況

        1.口腔流行病學定義 流行病學一分支,用流行病學原則、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口腔疾病發(fā)生、發(fā)展和分布規(guī)律及其影響因素,同時研究口腔健康及其影響因素,為探討口腔疾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制定口腔保健計劃,選擇防治策略和評價服務效果打下良好基礎。

        2.作用

        (1)描述人群口腔健康與疾病的分布狀態(tài)。

        (2)研究口腔疾病的病因和影響流行的因素。

        (3)用于研究疾病預防措施并評價其結果。

        (4)用于口腔疾病監(jiān)測。

        (5)制定口腔衛(wèi)生保健規(guī)劃并評估其進展。

        二、口腔健康狀況調查

        1.調查目的

        (1)查明口腔疾病在特定時間發(fā)生頻率和分布特征及其流行規(guī)律。

        (2)了解和分析影響口腔健康的有關因素。

        (3)為探索病因,建立和驗證病因假設提供依據。

        (4)選擇預防保健措施和評價預防保健措施效果。

        (5)評估治療與人力需要。

        2.調查項目 一般項目、健康狀況項目、問卷調查項目。

        3.調查表格設計

        4.指數和標準 常用的齲病指數有DMFT、DMFS等,牙周健康狀況用CPI指數,氟牙癥用Dean指數。

        5.調查方法

        (1)普查:能發(fā)現(xiàn)全部病例并給予治療,但工作量大,成本太高。

        (2)抽樣調查

        單純隨機抽樣:按一定方式以同等概率抽樣。

        系統(tǒng)抽樣:按一定間隔隨機抽樣。

        分層抽樣:先分層,每層中隨機抽樣。

        整群抽樣:以整群為抽樣單位。

        多級抽樣:多個階段,每個階段可采用單純隨機。

        6.樣本含量 N=k×Q/P,允許誤差10%時,k=400;允許誤差15%,k=178;允許誤差20%,k=100。

        7.誤差及預防方法 隨機誤差是在抽樣調查過程中產生的變異,由于機遇的不同,不可避免。偏倚是某種原因造成檢查結果與現(xiàn)實不符,屬系統(tǒng)誤差,不可避免,常見種類如下。

        (1)選擇性偏倚:調查對象選擇性很差,造成偏差。如用醫(yī)院病例說明人群患病情況。

        (2)無應答偏倚:受檢者由于主觀或客觀未能接受調查,難以估計總體的現(xiàn)患率,如漏查。

        (3)信息偏倚:①檢查器械造成測量偏倚,使用標準器械并保持穩(wěn)定環(huán)境條件;②調查對象引起偏倚,盡量提供可供回憶目標;③檢查者引起偏倚,診斷標準明確,認真培訓,標準一致性試驗:Kappa統(tǒng)計法<0.40可靠度不合格,0.41~0.60可靠度中等,0.61~0.80可靠度優(yōu),0.81~1.0完全可靠。

        8.數據整理和統(tǒng)計分析

        (1)數據整理和統(tǒng)計指標

        ①數據整理。核對、分組、計算。

        ②統(tǒng)計指標。平均數:反映一組性質相同的觀察值的平均水平或集中趨勢的統(tǒng)計指標;標準差:說明一組觀察值之間的變異程度;標準誤:反映樣本均數與總體均數之間的差別;可信區(qū)間;率:說明某種現(xiàn)象發(fā)生的頻率;構成比:說明某事物內部各構成部分所占的比重。

        (2)統(tǒng)計分析

        ①計量資料統(tǒng)計分析

        兩樣本均數比較:樣本均數小采用t檢驗,均數大采用u檢驗。

        多個樣本均數比較:通常用方差分析、秩和檢驗方法。

        ②計數資料統(tǒng)計分析

        兩樣本率差異假設檢驗:一般用u檢驗。

        兩個或兩個以上樣本率和構成比之間差別的假設檢驗常用卡方檢驗。

        試題精選

        1.下列關于口腔流行病學的主要作用敘述錯誤的是

        A.用于口腔疾病發(fā)展趨勢的監(jiān)測

        B.用于口腔疾病預防措施和預防方法的研究

        C.研究口腔疾病的病因和影響流行的因素

        D.研究口腔疾病治療的新材料和新技術

        E.制定口腔衛(wèi)生保健計劃并評價其進展

        2.口腔流行病學指數應具備的條件不包括

        A.簡單

        B.價廉

        C.有效

        D.靈活

        E.能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3.在口腔健康調查中由于調查對象的代表性差,導致調查結果與實際情況不符,這屬于

        A.隨機誤差

        B.無應答偏倚

        C.選擇性偏倚

        D.檢查者之間偏性

        E.檢查者本身偏性

        4.間隔抽樣或機械抽樣方法又稱為

        A.單純抽樣

        B.系統(tǒng)抽樣

        C.分層抽樣

        D.整群抽樣

        E.多階段抽樣

        5.對含氟牙膏的防齲效果進行研究。將若干名學生隨機分成兩組,一組用含氟牙膏,另一組用普通牙膏,3年后觀察其防齲效果。這種研究方法為

        A.歷史常規(guī)資料分析

        B.病例對照研究

        C.橫斷面研究

        D.實驗研究

        E.群組研究

        6.為研究某地兒童牙外傷原因,對該地區(qū)各醫(yī)院口腔科近3年的兒童牙外傷病歷史進行了研究,最終找出不同年齡組牙外傷的幾個最主要的原因。這種研究方法是

        A.橫斷面研究

        B.歷史常規(guī)資料分析

        C.群組研究

        D.病例對照研究

        E.實驗研究

        7.需要證明一種中藥牙膏對牙周疾病的預防效果,實驗設計中不包括

        A.人群選擇

        B.樣本含量

        C.實驗分組

        D.空白劑選擇

        E.歷史常規(guī)資料分析

        8.口腔流行病學資料整理不包括

        A.設計分組

        B.擬定整理表

        C.顯著性檢驗

        D.分組匯總

        E.審核資料

        9.現(xiàn)況調查的目的是通過調查研究了解一個地區(qū)人群當前

        A.患病的情況

        B.發(fā)病的情況

        C.發(fā)病的狀況

        D.發(fā)病的條件

        E.發(fā)病的癥狀

        10.在進行牙周病情況調查中,以下不屬于信息偏倚的是

        A.所用的檢查器械是鐮形探針

        B.患者對以往糖尿病史回憶不準確

        C.數名研究者對牙周病標準掌握不一致

        D.調查前未做標準一致性試驗

        E.用醫(yī)院的牙周疾病病例說明人群患病情況

        11.流行病學實驗的主要用途沒有

        A.探討疾病的病因

        B.預防措施的效果與安全性評價

        C.了解疾病的患病情況和分布特點

        D.評價某種新藥、新方法或新制劑的效果

        E.醫(yī)療保健措施質量成本效果、成本效益評價

        (12-14題共用備選答案)

        A.隨機誤差

        B.抽樣誤差

        C.選擇性偏倚

        D.無應答偏倚

        E.信息偏倚

        12.不按隨機抽樣的原則進行抽樣,使樣本與總體之間產生的差異是

        13.由于檢查器械,檢查者或調查對象不愿意,或不能真實回答問題而產生的差異是

        14.受檢者因主觀或客觀原因漏檢,而且漏檢率較高時,出現(xiàn)的差異是

        答案:1.D 2.D 3.C 4.B 5.D 6.B 7.E 8.C 9.A 10.E 11.C 12.C 13.E 14.D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