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執(zhí)型人格如果不能及時矯正,那么很可能在嚴重刺激下,愈演愈烈,最終成為一種嚴重的偏執(zhí)型精神病,患者嚴重時還可能會選擇自殺。
為了更好地治療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我們采用了一系列的心理治療方法。舉一個例子。
這是一名女性,自負清高、冷漠無情,不善交際、生性忌妒;她與鄰居們格格不入;對自己的親人也總是怒目以對;對愛人也總是不近情理。很多人都因為受不了她的這種脾氣離她而去。而她也正是這樣一個人:日常生活我行我素,為人處世總是全憑個人意愿,做事易沖動,根本不考慮他人的感受,而且一旦發(fā)起脾氣,還會做出摔東西、打人等行為。所有認識她的人都認為她不可接近,冷漠無情。其實這在心理學上,是一種典型的偏執(zhí)型人格。
針對她的治療,我們采用了下面兩種心理方法。
首先,認知法。由于患者不輕易相信別人,敏感多疑,所以首先我們就要與她建立一種信任關系。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交流情感,向患者介紹她自身人格的一些障礙和危險。并且使其懂得只有改變和糾正這種方法才是治療成功的先決條件。
其次,交友訓練法。針對這位患者的情況,我們要鼓勵她進行交友,主動去信任別人,消除內心的懷疑和不安。具體的方式如下:一是以心交心。讓患者懷著一顆虔誠的心去交友。而且要讓患者相信大多數(shù)的友人都是可以信賴的,更不能對朋友、親人產生偏見和不信任的態(tài)度。讓患者意識到交友的目的在于克服偏執(zhí)心理,尋求精神上的情感互動,排除障礙。二是我們要在這個過程中,給予患者一些幫助,比如,用我們寬廣的胸懷去感化對方,制造一些困難,在困難中,我們可以伸出援手互相幫助,讓患者看到這種真善美的存在。這樣一來,才能體現(xiàn)出朋友之間的信賴和友誼。
通過交友訓練,可以讓患者有一種心理相容原則,有助于患者搞好朋友關系,形成一定的心理修養(yǎng)。這樣一來,患者就能以一種平常人的心態(tài)和我們站在一起。久之,患者自身也會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融入到了我們這個溫馨的圈子中,而回想過去自己的所作所為,他們反倒會覺得太過幼稚。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