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隱亭(Bromocriptine,2-溴-麥角隱亭),是一種多巴胺受體激動藥,臨床證明對治療分泌催乳激素的垂體腫瘤有很好療效。Molitch等對27例患巨大催乳激素腺瘤的患者進行了多中心的研究,結果19例腫瘤于6周時縮小,另外8例于6個月時縮小。除1例以外所有患者的催乳激素水平都降至低于基礎值的11%,27例中有18例催乳激素水平正常。18例患者(64%)的腫瘤較治療前縮小50%以上,但與血清催乳激素的降低不相關。在他們的研究中,用溴隱亭治療后,10例有異常視野患者中的9例視野得到顯著改善。Moster等的10例大的催乳激素腺瘤及伴視功能障礙的患者,6例視力及視野恢復至正常,3例在用溴隱亭治療后平均15個月隨訪時仍有輕度的視覺損害,1例對9個月的治療無反應。在此研究中,4例視力為數(shù)指或手動的患者恢復了有用視功能。Lesser等也注意到用溴隱亭治療8例(6例視物模糊,所有8例均有視野損害)催乳激素垂體腫瘤患者后,所有患者的視力都得到了改善。在其研究中,2例患者的視力改善富有戲劇性,從數(shù)指恢復到20/25和20/20。所有這些研究中,在用溴隱亭治療的最初幾天(通常為2~3 d)內(nèi)即可見到主觀或客觀的視功能改善。在放射影像學上,可證實在治療的第一周腫瘤即有顯著的縮小并常持續(xù)數(shù)年。然而,腫瘤縮小也可延遲發(fā)生,若無進行性視野缺損,有學者建議在證實治療失敗前堅持6個月的試驗性治療。
也有溴隱亭迅速改善垂體卒中患者癥狀的報道。
在一項雙盲的隨機試驗中,研究者對口服溴隱亭及長效的注射用溴隱亭進行了比較,結果證實,盡管針劑的溴隱亭血清濃度較高,但耐受性很好,并可使催乳激素水平更快地下降。用溴隱亭注射劑對13例巨大催乳激素瘤進行1個月的治療,在5例有視野缺損的病例中,3例得到改善,2例恢復正常。
需注意在溴隱亭治療期間由于直立性低血壓可使原已受損的視覺系統(tǒng)灌注壓降低偶爾可致視覺喪失。同樣,在溴隱亭誘導的腺瘤縮小過程中,有時可造成視交叉疝入蝶鞍而使視功能惡化,但也可無臨床癥狀。還有人報道用溴隱亭治療催乳激素瘤可在腫瘤內(nèi)誘導纖維化反應,外科醫(yī)師對使用溴隱亭造成的纖維化是否或多或少地影響催乳激素瘤的切除尚存在爭論。還需注意溴隱亭治療需要無限期延續(xù)下去,有報道稱在停止治療后腫瘤迅速復發(fā)并產(chǎn)生嚴重的視覺損害。還有報道溴隱亭治療期間發(fā)生垂體卒中,但其中關系尚待推敲。此外,多達36%的腫瘤在用溴隱亭治療后瘤體僅最低限度或中度縮小,所以在治療期間繼續(xù)監(jiān)測視力很重要。
Cabergoline(麥角林卡),是一種作用持續(xù)時間為14 d的新型口服多巴胺激動藥,有時效果更好,能使70%治療前有視野缺損的患者恢復正常。
CT和MRI提示20%~30%的生長激素腫瘤在溴隱亭治療后縮小,并伴有生長激素水平的降低。甚至偶爾可使生長激素水平恢復到正常。然而,在肢端肥大癥患者中有20%~25%同時伴有催乳激素分泌過多,故難以確定到底是哪種細胞對溴隱亭治療產(chǎn)生了反應。關于肢端肥大癥患者視覺癥狀對溴隱亭治療反應的資料很少,在73例用溴隱亭治療的肢端肥大癥患者,2例有上象限紅色視野缺損者經(jīng)3個月的治療得到改善,但其中1例聯(lián)合了放療。經(jīng)對照,70%~92%的溴隱亭治療的肢端肥大癥患者全身癥狀如頭痛、排汗、軟組織腫脹及關節(jié)疼痛等有主觀改善,并且有證據(jù)顯示尿羥脯氨酸排泄降低,葡萄糖耐量改善。
Octreotide(奧曲肽),是一種生長抑制因子類似物,可使肢端肥大癥患者腫瘤縮小10%~33%。有報道因生長激素分泌性大腺瘤而有視覺喪失的患者經(jīng)Octreotide治療72 h后視力有主觀改善,4個月后雙顳側偏盲消失,CT顯示腫瘤縮小20%~25%。也有報道Octreotide能改善非功能性及促性腺激素分泌性垂體腺瘤患者的視功能。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