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對踝部動脈脈搏的感知方法不同,踝部血壓的測量方法主要有三種:多普勒輔助聽診法、聽診器聽診法和示波法。也有少數(shù)用脈搏體積描計術和特定的容量脈搏檢測儀來測定踝部血壓。由于人聽力的局限,使用聽診器聽診法費時,測得的踝部血壓偏低,約10%的正常人的踝部血壓不能測量。所以,目前臨床上不推薦使用單純的聽診器聽診法測量踝部血壓。
(一)多普勒法
多普勒法是目前公認的經典方法。有一半以上有關ABI的研究文獻使用的是多普勒法。該方法測量結果比較準確,測量者本身的變異約為10%。有經驗的測量人員使用多普勒法,不同時間測量的ABI的標準差為0.05~0.08,變異系數(shù)為7.3%。
根據(jù)ACC/AHA發(fā)表的指南建議,結合文獻報道,踝部血壓的測量方法為:測量前讓受檢者在合適的室溫下(不感覺寒冷)仰臥休息10min。選擇大小合適的袖帶,將袖帶綁在受檢者鄰近腳踝上部的小腿上。先觸摸到脛后動脈的動脈搏動,然后將便攜式5mHz或10mHz手持多普勒儀的探頭涂上導聲膠,放在動脈搏動處,調整探頭方向,尋找到最強的血流信號點。袖帶充氣,待血流聲音消失后再向上打氣約20mmHg。緩慢放氣,速度約2mmHg/s。聽到第一聲血流聲音時的血壓即為脛后動脈收縮壓,立即放氣至0,記錄下血壓值,重復第2次測量。兩次測量間隔為30~60s。足背動脈血壓的測量方法與之相同。
測量踝部血壓時需要注意:①袖帶大小。文獻中使用的袖帶氣囊大小為10~15cm。通常,袖帶氣囊的合適大小應為所測肢體橫斷面直徑的1.5倍。所以,在測量踝部血壓前,要先測量踝部小腿的周徑。②袖帶應綁在鄰近腳踝上部的小腿,而非小腿中部。③兩下肢的足背動脈和脛后動脈血壓都應測量。
(二)示波法
由于多普勒法測量踝部血壓比較費時,而且需要受過培訓的操作人員,在大規(guī)模臨床及流行病學研究中應用有一定局限性。使用示波法自動測量踝部血壓,操作方便、檢測速度快、測量者之間的差異較小,比較適合大規(guī)模臨床應用。
最先嘗試用于踝部血壓測量的示波法儀器為Dinamap。由于當時存在壓力傳感器的技術缺陷,Dinamap的準確性受到了質疑。Adiseshiah等報道用Dinamap測量的踝部血壓比多普勒法高36%,比直接動脈內測得的血壓低20%。而且,Dinamap在血壓低于50mmHg時不能準確測量。Ramanathan等在50個健康人中對Dinamap(VitalCare DOX 506DXN,Critcare Systems,Waukesha,美國)和多普勒方法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兩種方法測得的踝部血壓沒有一致性。所以,Dinamap測量踝部血壓未在臨床推廣。
近年來,由于血壓測量技術的進步,先進的示波法自動測壓儀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Beckman等報道使用Cas 740(Cas Medical Systems)自動血壓測定儀,和多普勒法比較,左右下肢ABI的差值分別為0.04和0.06,兩種方法一致性較好。Benchimol等報道利用Omron公司生產的Omron M4自動測壓儀,在70~220mmHg范圍內,與動脈內直接測量的踝部血壓一致,相關系數(shù)為0.99;與多普勒方法測量的ABI比較,相關系數(shù)為0.61。歐姆龍公司還利用其先進的壓力傳感器技術,設計了專門用于踝部血壓測量的雙層袖帶,推出VP-1000和VP-2000大動脈儀用于測量踝部血壓及ABI。對比研究顯示,用此儀器測量踝部血壓的變異系數(shù)為3%,與多普勒法測量的ABI差異較小,尤其是在當ABI小于1.0時,幾乎無差異。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