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受到浸潤(rùn)時(shí)的食療驗(yàn)方
大多數(shù)抗白血病藥物對(duì)肝臟有程度不同的毒性損害,尤其在大劑量藥物應(yīng)用時(shí)更易誘發(fā)??勾x類藥物引起的肝損害較多見(jiàn)。巰嘌呤(6-MP)、阿糖胞苷(ARA-C)會(huì)導(dǎo)致肝酶升高及膽汁淤積,少數(shù)可能造成肝壞死或肝靜脈閉塞;甲氨蝶呤(MTX)可造成肝內(nèi)門(mén)脈區(qū)纖維化,甚至肝硬化;鬼臼類、蒽環(huán)類、安丫啶(AMSA)、門(mén)冬酰胺酶(L-ASP)也可造成肝損害。對(duì)于抗白血病化學(xué)藥物引起的肝損傷,目前尚無(wú)理想的防治方法,食物療法在防治肝毒性反應(yīng)方面有較好的療效。
1.馬蘭白糖飲
【配方】馬蘭30克,白糖15克。
【制法】將馬蘭揀凈去雜,除去老黃葉,洗凈,瀝干水,切成段;將馬蘭和白糖一起放入保溫茶杯中,以沸水沖泡30分鐘即成。
【用法】上、下午分服。
【功效】清熱化濕,理氣和胃。適用于白血病化療藥物引起的肝損害,對(duì)黃疸、食欲缺乏者尤為適宜。
2.垂盆草陳皮飲
【配方】鮮陳皮50克,垂盆草200克。
【制法】鮮陳皮、垂盆草洗凈,放入溫開(kāi)水中浸泡10分鐘,撈出后搗爛取汁即成。
【用法】上、下午分服。
【功效】清熱化濕,理氣和胃。適用于白血病化療引起的肝損害。
3.金銀花飲汁
【配方】新鮮金銀花30克,鮮嫩蒲公英100克。
【制法】將以上2味洗凈后用溫開(kāi)水浸泡,搗爛,取汁即成。
【用法】上、下午分服。
【功效】清熱化濕,理氣和胃。適用于白血病化療藥物引起的肝損害,對(duì)發(fā)熱、黃疸明顯者尤為適宜。
4.蒲公英扁豆粥
【配方】蒲公英30克,白扁豆50克,鮮橘皮60克,粳米100克。
【制法】將蒲公英洗凈,切碎,與淘洗干凈的白扁豆、橘皮、粳米同入鍋中,加適量水,用大火煮沸,改小火煮至扁豆熟爛,粥黏稠即成。
【用法】早,晚分服。
【功效】清熱化濕,健脾和胃。適用于白血病化療藥物引起的肝損害,對(duì)黃疸明顯、大便稀溏者尤為適宜。
5.蒲公英粳米粥
【配方】蒲公英30克(鮮品60克),粳米60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制法】將蒲公英洗凈,切碎,入鍋,水煎,去渣取汁;把粳米洗凈,加入藥汁中,用小火煮成稀粥,加精鹽、味精即可。
【用法】早、晚分服。
【功效】清熱利濕。利膽退黃。適用于白血病化療藥物引起的肝損害,對(duì)黃疸明顯者尤為適宜。
6.鮮蒲公英豆汁
【配方】黃豆汁150毫升,鮮蒲公英200克,雞蛋1個(gè),檸檬汁10毫升,蜂蜜15克。
【制法】將鮮蒲公英洗凈,放入溫開(kāi)水中浸泡10分鐘,切碎用紗布包起來(lái),絞取汁;將黃豆汁、鮮蒲公英汁投入家用榨汁機(jī)中,攪打5秒鐘;磕入雞蛋,繼續(xù)攪打20秒,然后加入蜂蜜、檸檬汁,調(diào)勻后入鍋煮沸即成。
【用法】上、下午分服。
【功效】清熱化濕,理氣和胃。適用于白血病化療藥物引起的肝損害,對(duì)發(fā)熱、黃疸明顯者尤為適宜。
7.玉米須赤豆羹
【配方】玉米須50克,赤小豆100克。
【制法】將玉米須洗凈,切碎,與淘洗干凈的赤小豆一同投入沸水鍋中,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煮至赤小豆熟爛即成。
【用法】上、下午分食。
【功效】清熱化濕,健脾退黃。適用于白血病化療藥物引起的肝損害,對(duì)伴有腹脹、水腫者尤為適宜。
8.陳皮山楂粥
【配方】山楂30克,生姜10克,陳皮6克,粳米100克。
【制法】將山楂、生姜、陳皮洗凈,放入沙鍋中,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小火煮20分鐘,留汁去渣;然后放入淘凈的粳米加適量清水,繼續(xù)用小火煮至粥稠即成。
【用法】早、晚分服。
【功效】健胃理氣,活血消食。適用于白血病化療藥物引起的肝損害,對(duì)右脅脹痛者尤為適宜。
9.金橘山藥粟米粥
【配方】金橘20克,鮮山藥100克,粟米50克,白糖15克。
【制法】將金橘洗凈,切片備用;山藥去皮切片,與金橘片及淘洗干凈的粟米一同入鍋,加適量水;用大火煮開(kāi),改用小火熬煮成稠粥,加入白糖即成。
【用法】早、晚分服。
【功效】疏肝和胃,益氣健脾。適用于白血病化療藥物引起的肝損害,對(duì)脅痛、便溏者尤為適宜。
10.佛手花粟米粥
【配方】佛手花3克,紅棗10枚,粟米50克,白糖15克。
【制法】將紅棗洗凈,去核,與淘洗干凈的粟米一同入鍋,加適量水,用大火煮開(kāi);改小火熬煮成稠粥,粥將成時(shí)撒入佛手花,再煮3分鐘,即可?;?,加入白糖,攪勻即成。
【功效】疏肝和胃,益氣健脾。適用于白血病化療藥物引起的肝損害,對(duì)脅痛、便溏者尤為適宜。
11.青皮扁豆粥
【配方】青皮10克,陳皮15克,白扁豆30克,粳米60克。
【制法】將青皮、陳皮洗凈,切絲,與淘洗干凈的白扁豆、粳水同入鍋中,加適量水,用大火煮沸,改小火熬煮成稠粥即成。
【用法】早、晚分食。
【功效】疏肝和胃,益氣健脾。適用于白血病化療藥物引起的肝損害,對(duì)脅痛、便溏者尤為適宜。
12.佛手花苡仁粥
【配方】佛手花10克,薏苡仁50克,冰糖適量。
【制法】將佛手花放鍋中,加水200毫升,煮至100毫升;將薏苡仁淘洗干凈,放入另一鍋中,加入清水400毫升,煮至粥成;加入佛手花汁、冰糖,再煮二三沸即成。
【用法】當(dāng)早餐食用。
【功效】疏肝和胃,益氣健脾。適用于白血病化療藥物引起的肝損害,對(duì)脅痛、便溏者尤為適宜。
13.鴨肝阿膠粥
【配方】鴨肝60克,阿膠10克,粟米100克,蔥花、姜末、精鹽、味精各適量。
【制法】將鴨肝洗凈,剁成泥糊備用;粟米淘洗干凈,放入沙鍋,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30分鐘;另一鍋中放入阿膠,加水后用中火煮沸;待阿膠完全烊化后兌入粟米粥中加鴨肝泥糊,拌和均勻;加蔥花、姜末,繼續(xù)用小火煨煮至粟米酥爛,加精鹽、味精,攪拌均勻即成。
【用法】早、晚分服。
【功效】滋補(bǔ)肝陰,清退虛熱。適用于白血病化療藥物引起的肝損害。
14.蚌肉枸杞阿膠粥
【配方】蚌肉100克,枸杞子30克,阿膠10克,粟米100克,濕淀粉、黃酒、蔥花、姜末、精鹽、味精、五香粉各適量。
【制法】將洗干凈的蚌肉用刀切碎;剁成蚌肉糜糊,盛入碗中,加濕淀粉、黃酒、蔥花、姜末,拌和均勻備用;將枸杞子、粟米淘洗干凈,放入沙鍋,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30分鐘;阿膠洗凈后放入另一鍋中,加水煮沸,待阿膠完全烊化,調(diào)入煨煮的粟米枸杞子粥中,加蚌肉糊拌和,繼續(xù)用小火煨煮至蚌肉熟爛、粟米酥爛,加精鹽、味精、五香粉,混合均勻即成。
【用法】早、晚分服。
【功效】滋補(bǔ)肝陰,清退虛熱。適用于白血病化療藥物引起的肝損害。
15.苦瓜泥
【配方】苦瓜250克,白糖30克。
【制法】將苦瓜洗凈搗爛如泥,加入白糖后拌勻,2小時(shí)后將汁潷出即成。
【用法】當(dāng)菜佐餐,隨意食用。
【功效】清熱化濕,利膽退黃。適用于白血病化療藥物引起的肝損害,對(duì)黃疸、嘔吐、皮膚瘙癢者尤為適宜。
16.砂仁鮮藕羹
【配方】砂仁1.5克,木香1克,山藥粉50克,藕粉50克,紅糖30克。
【制法】將砂仁、木香曬干或烘干,共研成極細(xì)末,拌入山藥粉、藕粉中,放入瓷碗,加紅糖,用剛煮沸的開(kāi)水沖調(diào)成山藥藕粉羹即成。
【用法】上、下午分食。
【功效】疏肝和胃,益氣健脾。適用于白血病化療藥物引起的肝損害,對(duì)脅痛、便溏者尤為適宜。
17.青皮山藥紅棗羹
【配方】青皮、陳皮各10克,山藥60克,紅棗10枚,白糖適量。
【制法】將山藥去皮洗凈,切片,與青皮、陳皮、紅棗同入鍋中,加適量水,煨煮成稀羹,兌入少量白糖,調(diào)勻即成。
【用法】上、下午分服。
【功效】疏肝理氣,益氣健脾。適用于白血病化療藥物引起的肝損害。
18.玫瑰花糕
【配方】面粉500克,面肥50克,食堿5克,鮮玫瑰花100克,白糖100克,葡萄干、青梅各30克。
【制法】①將面肥用溫水調(diào)勻,倒入盆內(nèi),再加入面粉及適量水,和成面團(tuán)發(fā)酵。②將鮮玫瑰花洗凈搓碎,青梅切成小丁與葡萄干拌和在一起備用。③待面團(tuán)發(fā)起后,放堿揉勻,再加入鮮玫瑰花和白糖,揉均勻;然后搟成四方形面片待用。④將面片逐個(gè)搟好后,放在籠屜上,將青梅、葡萄干均勻地撒在上面,微微按扁,用大火蒸30分鐘即熟,取出晾涼,切成塊即成。
【用法】當(dāng)點(diǎn)心,隨意食用。
【功效】疏肝解郁,健脾生津。適用于白血病化療藥物引起的肝損害。
19.金橘赤豆糕
【配方】金橘餅50克,白扁豆500克,赤小豆250克,白糖100克,糖桂花10克,冬瓜條100克,核桃仁100克,蜜棗100克,葡萄干50克,芝麻50克,蜜餞紅瓜100克,蜜餞綠瓜100克,豬油100克。
【制法】①將白扁豆去雜洗凈,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置大火上煮沸后再煮15分鐘,離火悶15分鐘;去皮,用清水洗凈,倒入鍋內(nèi),加適量水,置武火上煮至七成熟時(shí)撈出,用紗布好,入籠中。②赤小豆洗凈,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置火上煮2小時(shí),盛入淘籮,下置一盆,再手揉搓赤小豆,邊搓邊加清水,使豆去殼,流出細(xì)沙,籮內(nèi)只剩豆殼。細(xì)泥靜置后撇去上層清水,將細(xì)沙倒入面袋,扎緊袋口,擠干水分。③炒鍋置中火上,倒入葡萄干、芝麻碾碎,繼續(xù)拌炒,使水分蒸發(fā)并呈褐紅色,制成細(xì)豆沙,晾涼。④案板上鋪紗布,將扁豆泥攤在上面,用搟面杖搟成45厘米長(zhǎng)、24厘米寬、1厘米厚的長(zhǎng)方條,再將赤豆沙平鋪在一半的扁豆泥上,將另一端連同紗布一起折疊在赤豆沙上,再搟成10厘米左右厚的長(zhǎng)方條,揭去紗布,撒上剩余的白糖、糖桂花及青絲、紅絲,切成小菱形狀即成。
【用法】當(dāng)點(diǎn)心,隨意食用。
【功效】疏肝解郁,健脾生津。適用于白血病化療藥物引起的肝損害。
20.佛手山藥扁豆糕
【配方】新鮮山藥500克,白扁豆100克,佛手20克,糯米粉150克,荸薺粉100克,白砂糖200克,青、紅絲各適量。
【制法】將山藥洗凈,上籠蒸熟后去皮,研成泥狀待用;將白扁豆曬干后研粉,備用;將糯米粉、荸薺粉、佛手粉加入適量的糖用水調(diào)勻,再與山藥泥、扁豆粉一起倒入刷過(guò)油的盤(pán)內(nèi),上面放上適量的青、紅絲,用大火蒸30分鐘,取出,待稍冷后切成菱形即成。
【用法】當(dāng)點(diǎn)心食用。
【功效】疏肝解郁,健脾生津。適用于白血病化療藥物引起的肝損害。
21.桂花餅
【配方】面粉500克,白糖100克,桂花25克,青、紅絲各10克,麻油10毫升,面肥50克,食堿5克。
【制法】將面粉倒入盆內(nèi),加入面肥及適量清水,和成面團(tuán)發(fā)酵;將青、紅絲切碎,與白糖、桂花放入盆內(nèi),用麻油拌成桂花餡;待面發(fā)酵后加食堿,揉均勻,搓成條,揪成每個(gè)50克的劑子,搟成扁片,包入桂花餡,捏嚴(yán)口,口朝下放在案板上,按成餅形,上屜,用大火蒸20分鐘即熟。
【用法】當(dāng)早點(diǎn)食用。
【功效】疏肝解郁,健脾生津。適用于白血病化療藥物引起的肝損害。
22.陳皮桃仁餅
【配方】桃仁30克,陳皮30克,面粉200克,麻油30毫升。
【制法】將桃仁、陳皮洗凈,曬干或烘干,研成極細(xì)粉,與面粉充分拌和均勻,倒在板上,中間扒開(kāi)一凹槽,加沸水100毫升,快速拌和揉透后攤開(kāi);冷卻后搓成長(zhǎng)條,搟成長(zhǎng)方形薄皮子;涂上麻油,把它卷攏成圓筒,用刀切成每段重約30克的小段,豎起用刀板按扁,搟成直徑約5厘米的圓餅生坯。平底鍋燒熱,在餅上刷些油,隨后將餅坯放入鍋內(nèi),用小火烙,待一面熟后翻一下,再刷些油,烙至兩面呈金黃色取出,用雙手在餅的兩邊輕輕拍松,裝入盤(pán)內(nèi)即食。
【用法】當(dāng)中晚餐食用或當(dāng)點(diǎn)心吃,每次2塊。
【功效】理氣活血,化瘀止痛。適用于白血病化療藥物引起的肝損害,對(duì)肝區(qū)疼痛者尤為適宜。
23.山藥蕎麥餅
【配方】蕎麥面500克,鮮山楂250克,陳皮6克,青皮6克,砂仁4克,枳殼5克,烏梅6克,白糖100克。
【制法】將陳皮、青皮、砂仁、枳殼、烏梅用500毫升水加白糖煎煮30分鐘,濾渣留取濃縮汁;山楂煮熟后去核,碾成泥狀待用;蕎麥面用濃縮汁和成面團(tuán),將山楂泥和入面團(tuán)中,做成小餅,放入平底鍋中烙熟即成。
【用法】當(dāng)早點(diǎn),隨意食用。
【功效】理氣活血,化瘀止痛。適用于白血病化療藥物引起的肝損害,對(duì)肝區(qū)疼痛者尤為適宜。
24.蘿卜瘦肉粥鹽
【配方】白蘿卜250克,面粉250克,瘦豬肉100克,陳皮粉20克,精制植物油、精餅、味精各適量。
【制法】將蘿卜洗凈切成絲,豬瘦肉切碎,一同入油鍋拌炒,炒至五成熟時(shí)加陳皮粉、精鹽、味精拌勻,起鍋?zhàn)黟W;再用面粉加適量水揉搟成薄片,放入餡包成餡餅,放入油鍋中烙熟即成。
【用法】當(dāng)早點(diǎn),隨意食用。
【功效】疏肝理氣,益氣健脾。適用于化療藥物引起的肝損害,證屬肝郁脾虛型者。
25.陳皮山藥面條
【配方】山藥粉150克,面粉300克,陳皮粉20克,豆粉20克,雞蛋1個(gè),精鹽、味精、蔥段、生姜片、麻油各適量。
【制法】將面粉、陳皮粉、山藥粉、豆粉放入盆中,雞蛋打入碗中,調(diào)勻后倒入盆中,加精鹽和適量清水,揉成面團(tuán),搟成薄面皮,切成面條。將鍋置火上,放入清水、麻油、蔥段、生姜片,煮沸,再將面條下鍋,煮熟,加精鹽、味精,調(diào)味即成。
【用法】當(dāng)面點(diǎn),隨意食用。
【功效】疏肝解郁,健脾生津。適用于白血病化療藥物引起的肝損害。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qǐng)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