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治療腹瀉
大棗茯苓粥
原料:大棗10枚,小米250克,茯苓20克,大米100克。
制法:把以上材料分別洗凈,加水煮成稀爛的粥。每天食用。
功效:健脾益胃。適用于腹瀉癥狀。
八寶糯米飯
原料:蓮子50克,白扁豆50克,薏米30克,核桃肉30克,桂圓肉30克,青梅20克,大棗20枚,去皮鮮山藥100克,白砂糖100克,糯米500克,豬油50克。
制法:將糯米、薏米、白扁豆、蓮子洗凈后分別入籠中蒸熟,取大碗1個(gè),碗底抹上豬油,再排放青梅、大棗、桂圓肉、核桃仁、蓮子,加入糯米飯,入籠中蒸30分鐘,取出翻扣于大盤中,再用豬油和白砂糖溶化后澆淋在飯上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益胃。適用于脾胃虛弱、經(jīng)常腹瀉者。
扁豆蓮子粥
原料:扁豆40克,蓮子肉30克,粳米100克。
制法:把扁豆擇洗干凈,蓮子洗凈,共同放入鍋中,加入洗凈的粳米,大火煮開,然后換小火慢煮,米爛粥濃即可。
功效:止瀉固腸。適用于腹瀉癥狀。
粟米山藥糊
原料:粟米100克,山藥100克,白糖適量。
制法:將粟米、山藥用小火炒至焦黃,研為細(xì)粉,每次取30克,加水200毫升,煮熬成糊,加白糖調(diào)勻即可??山?jīng)常食用。
功效:補(bǔ)脾胃,助消化。適用于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瀉便溏者。
烏梅粳米粥
原料:烏梅6枚,粳米50克,冰糖適量。
制法:將烏梅洗凈,放入水中,煎煮成汁,取汁加入粳米,熬煮成粥,加入適量冰糖調(diào)味即可。
功效:滋陰潤(rùn)燥,收斂止瀉。適用于腹瀉癥狀。
蒜泥馬齒莧
原料:獨(dú)蒜50克,鮮馬齒莧500克,黑芝麻15克,白糖13克。
制法:馬齒莧擇洗干凈,折成小段,用沸水燙透,裝盤中;獨(dú)蒜搗成泥;芝麻炒香,搗碎,放入盤中,加精鹽、味精、白糖、花椒粉、醬油、醋拌勻即可。佐餐食之。
功效:清熱止瀉。適用于慢性腸炎、腹瀉反復(fù)不愈者。
蘿卜酸梅湯
原料:白蘿卜250克,酸梅2個(gè),白糖適量。
制法:將蘿卜洗凈,切薄片,放進(jìn)砂鍋中,加水煮沸,放入酸梅,換文火煮至1碗水,加入白糖即可服用。
功效:行氣化積。適用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者。
山楂山藥泥
原料:山楂30克,山藥50克,白糖適量。
制法:把山楂去核,山藥洗凈切塊,一齊放入蒸鍋蒸至爛熟,加入白糖調(diào)味,搗碎成泥。
功效:和中止瀉。適用于腹瀉癥狀。
糯米大棗粥
原料:面粉100克,糯米100克,大棗100克。
制法:將面粉和糯米用小火炒至焦黃,大棗去核焙干,共同研成細(xì)粉狀,拌勻即可。每次取30克粉末,加水煮成糊狀,每天3次,連續(xù)服用。
功效:固腸止瀉。適用于腹瀉癥狀。
栗子柿餅粥
原料:栗子肉15克,柿餅半個(gè)。
制法:把上述材料共同磨成糊狀,加水煮熟即可服用。每天服用2次。
功效:補(bǔ)腎養(yǎng)胃。適用于腹瀉癥狀。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qǐng)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