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熱從脾移到肝,易出現(xiàn)驚恐和鼻出血的癥狀。熱從肝移到心,會導致死亡。熱從胞宮移到膀胱,就會出現(xiàn)小便泌結并尿血。熱從大腸移到胃,多吃飯反而消瘦無力,稱為“食亦”病,即雖然能吃,但身體懈怠懶惰。熱從胃移到膽,也稱為食亦。熱從膽移到腦,鼻梁內就會覺得辛辣而形成“鼻淵”病。鼻淵的癥狀就是惡濁的鼻涕下流不止,時間長了,就會鼻中出血,雙目不明。這些就是因寒熱氣逆,在臟腑中互相移傳而引起的氣厥病。
本篇論述了五臟寒邪相移所產(chǎn)生的病變,五臟熱邪相移所產(chǎn)生的病變。
黃帝問道:五臟六腑的寒熱是怎樣相互轉移的呢?
岐伯說:寒從腎移至脾,會生癰腫病和氣虛病。寒從脾移到肝,會生癰腫病和痙攣病。寒從肝移到心,會生狂癥病和心氣不通病。寒從心移到肺,會形成“肺消”,肺消病的癥狀,是飲水一份,小便要排二份,這種病還沒有辦法可以治愈。寒從肺移到腎,形成“涌水”,涌水病的癥狀,是病人的腹下部,按之不堅硬,但因水氣侵犯大腸,當走得快時,可以聽到腸中濯濯的水聲,像皮囊里裝著漿水一樣,這是由水氣形成的病癥。
熱從脾移到肝,易出現(xiàn)驚恐和鼻出血的癥狀。熱從肝移到心,會導致死亡。熱從心移到肺,時間長了,就會形成膈消病。熱從肺移到腎,時間長了,就會形成柔痓病。熱從腎移到脾,會損傷脾的陽氣,從而形成腸澼的病,那就沒有辦法治療了。熱從胞宮移到膀胱,就會出現(xiàn)小便泌結并尿血。熱從膀胱移到小腸,便會腸道阻塞,大便不通,如果這時熱氣上行,人就會口舌糜爛。熱從小腸移到大腸,就會熱結不散,形成“伏瘕”,或者生痔瘡病。熱從大腸移到胃,多吃飯反而消瘦無力,稱為“食亦”病,即雖然能吃,但身體懈怠懶惰。熱從胃移到膽,也稱為食亦。熱從膽移到腦,鼻梁內就會覺得辛辣而形成“鼻淵”病。鼻淵的癥狀就是惡濁的鼻涕下流不止,時間長了,就會鼻中出血,雙目不明。這些就是因寒熱氣逆,在臟腑中互相移傳而引起的氣厥病。
五臟寒移
五臟熱移
六腑熱移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