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因機體胰腺不能分泌足夠的胰島素,或者機體細胞對胰島素產生對抗時,出現(xiàn)糖類、脂蛋白質代謝障礙的疾病。肥胖是成人糖尿病的危險因素。膳食治療對任何類型的糖尿病都行之有效,尤其對輕型糖尿病,經(jīng)膳食調整,一般不需要服藥或減少服藥,基本能控制好血糖和尿糖。糖尿病膳食治療的原則是既要有利于疾病恢復,又能維持正常生理及活動需要,對兒童、青少年和孕婦乳母等,還要考慮到生長發(fā)育及胎兒生長的需要,以減輕胰島素的負擔,促進糖尿病的康復。
由于膳食調整和藥物治療是成功治療糖尿病的根本因素,目前建議膳食治療的原則是適當限制熱能和脂肪,增加糖類和蛋白質比例。
(1)合理控制熱能是糖尿病膳食治療首要原則:糖尿病病人根據(jù)自身病情、血糖、尿糖、年齡、性別、身高、體重、勞動強度、活動量大小,以及有無并發(fā)癥來確定熱能供給量。熱能可根據(jù)表1-8來計算供給量,一般而言,超重或肥胖者,應減少熱能供給,以利減輕體重,改善糖耐量。消瘦或營養(yǎng)不良者,則需要適當增加熱能供給,同時也要增加蛋白質的供給量。
(2)糖類適量:高糖類膳食能改善糖耐量,也不增加胰島素供給,還能提高胰島素敏感性。但糖類也不宜太高,過高會增加胰島負擔,過低會導致脂肪過度分解,引起酮癥酸中毒。并嚴格限制蜂蜜、蔗糖、麥芽糖、果糖等糖制品,盡量不吃甜點心和水果。吃甜食,可用甜葉菊、木糖醇、阿斯巴糖等甜味劑代替蔗糖。若要吃水果,應適當減少主食,而且水果最好安排在兩餐之間。
建議一般糖類食量為250~350克/日。臥床休息者每天主食控制在200~250克;輕體力勞動250~300克;中體力勞動300~400克;個別重體力勞動者為400~500克。
(3)適當降低脂肪供給量:建議脂肪供給量為0.7~1.0千克。限制動物性脂肪,植物油供給量為20~40克/日,占總脂肪的1/3以上。減少膽固醇的攝入。
(4)適當增加蛋白質的供給量:由于糖尿病病人蛋白質的消耗增加,因此應適當增加蛋白質的供給量。建議成人按每天1.0~15克/千克體重;兒童2.0~30克/千克體重。其中動物蛋白不低于蛋白質總量的33%,同時補充一定量的豆類蛋白。
(5)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6、維生素B12和維生素A。
(6)適當限制鈉鹽的攝入,并適當增加鉀、鎂、鈣、鉻等元素補充。當糖尿病人血鎂過低時,易出現(xiàn)視網(wǎng)膜的病變,補充鎂能減低視網(wǎng)膜的病變;糖尿病患兒容易出現(xiàn)缺鈣,而鈣又與生長發(fā)育密切相關,因此兒童患者適當補充鈣是必不可少的;由于三價鉻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組成成分,胰島素的輔助因子,因此糖尿病病人的血鉻明顯低于正常人。當缺鉻時,還會導致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因此補充鉻能激活胰島素,改善糖耐量。另外鋅也參與了胰島素的合成,并有穩(wěn)定胰島素的作用。由于糖尿病病人對鋅的吸收較差,而且機體分解代謝亢進,組織釋放的鋅較多,從尿液排泄的鋅也相應的增加,因此補充鋅是有必要的。
(7)增加食物纖維:膳食纖維具有減低血糖和改善糖耐量的作用,同時還具有降血脂、降血壓、降膽固醇和防止便秘的作用,但是膳食纖維不是愈多愈好,若攝入過多會影響礦物質的吸收,建議4180千焦(1000千卡)熱能補充12~28克膳食纖維。
(8)盡量不飲酒:雖然酒精不影響糖代謝,但是酒精會影響肝臟和心血管,長期飲酒會增加或提前發(fā)生糖尿病的并發(fā)癥,因此糖尿病病人應盡量不飲酒。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