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患病老年人的活動
老年人常因疾病困擾而導致活動障礙,特別是臥床不起的患者,如果長期不活動很容易導致失用性萎縮等并發(fā)癥。因此,必須幫助各種患病老年人進行活動,以維持和增強其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
(一)癱瘓老年人
對這類老年人要借助助行器等輔助器具進行訓練。一般來說,手杖適用于偏癱或單側下肢癱瘓患者,前臂杖和腋杖適用于截癱患者。步行器的支持面積較大,較腋杖的穩(wěn)定性高,多在室內使用,選擇的原則是:兩上肢肌力差,不能充分支撐體重時,應選用腋窩支持型步行器;上肢肌力較差,提起步行器有困難者,可選用前方有輪型步行器;上肢肌力正常,平衡能力差的截癱患者可選用交互型步行器。
(二)為治療而采取制動狀態(tài)的老年人
制動狀態(tài)很容易導致肌力下降、肌肉萎縮等并發(fā)癥,因此,應確定盡可能小范圍的制動或安靜狀態(tài),在不影響治療的同時,盡可能地做肢體的被動運動或按摩等,爭取早期解除制動狀態(tài)。
(三)不愿甚至害怕活動的老年人
唯恐病情惡化而不愿活動的老年人為數(shù)不少,對這類老年人要耐心說明活動的重要性以及對疾病的影響,讓其理解“生命在于運動”的道理,并可鼓勵一起參與活動計劃的制訂,盡量提高其滿意度而愿意自己去做。
(四)癡呆老年人
人們常期望癡呆老年人在一個固定的范圍內活動,因而對其采取了許多限制的方法,其實這種活動范圍的限制,只能加重病情。護理人員應該認識到,促進癡呆老年人的活動能力,增加他們與社會的接觸機會,可以延緩病情的發(fā)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