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腎督兩虧,開闔失節(jié)
【案例4】 汪某,男,41歲,1968年11月2日初診。腰痛綿綿數載,雖經溫腎養(yǎng)陰,強腰壯腎,祛風利濕通絡蠲痹諸治,終少療效。某醫(yī)院診為“慢性腎炎”,治療半年也無效。近來除腰痛外,脊膝也酸痛不已;終日畏寒,下肢水腫,形體清癯,面容憔悴,少寐滑精,目光少神,納谷不馨,大便不實,小便短少;舌淡紅少苔,兩脈沉細無力。尿常規(guī):蛋白(++),紅細胞(1-5),白細胞(0-5),管型(0-1)。此腎督虧損,精血內奪,腎失封藏開闔之本。當溫養(yǎng)滋填為治:熟地20g,山萸肉、丹皮、龜板膠(另燉)、鹿角膠(另燉)、枸杞子、菟絲子、杜仲、淮牛膝各10g,茯苓12g,黨參5g,淮山藥30g,肉桂3g,仙靈脾18g。
服藥5劑,腰痛大減,精神亦振,余證依然。原方三倍量,再加鹿茸10g,研末煉蜜為丸,每服10g,每日2次。一個月后,諸證大減,尿常規(guī)全部正常。為鞏固療效,仍按原方為丸,再服月余。
[按] 余早年遇此類腎炎數例,開始總按腎氣不足、陰陽兩損,投以溫滋利水之劑,效終不顯。曾按此法診治一例,因無效而辭我去江蘇求某老中醫(yī)診治,兩月后竟獲痊愈返鄉(xiāng)。檢其所服之方,均為溫養(yǎng)滋填腎督之品,少利尿逐水之藥,查方為《和劑局方》之大菟絲子丸加減而成,這一治驗對我啟迪頗大,后遇此疾仿此輒效。
《素問·骨空論》云督脈“貫脊屬腎”,腎病日久,必累及督。督脈主一身之陽,督脈虛損,故腎失溫煦。精血內奪之人,更應遵“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之旨。此例因虛致腫,乃腎督虧虛,非血肉有情之品不效。遂仿某老中醫(yī)之法擬濟生腎氣丸合龜鹿二仙丹意,煉蜜為丸,緩緩圖治取效。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