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斌的歷史故事
程斌,吉林省伊通縣人,1912年生。1929年畢業(yè)于長春市自強中學。1930年在長春市大恒鐘表店學徒。1932年4月,中共磐石中心縣委宣傳干事江濱來伊通街秘密建立學生反日救國會,從事抗日救國宣傳活動。同年五月,經中共磐石縣委劉明山介紹加入共青團。8月,參加磐石工農反日義勇軍。10月4日,在攻打三道溝何家大院地主武裝據點時,左手負傷歸家治療,傷愈后歸隊,在政治部保安連當隊員。同年11月,中共滿洲省委代理軍委書記楊靖宇整頓磐石工農義勇軍,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二軍南滿游擊隊,程斌任第二大隊第四小隊隊長。不久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2年9月18日,成立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一獨立師,程斌任政治部保安連政治委員。1934年任柳河縣游擊隊政治部主任。1934年11月7日,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正式成立,程斌被任命為第一軍第一師政治部主任。1935年8月13日,一師第二任師長韓浩犧牲,9月13日程斌被任命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長。
程斌
自1935年開始,日寇在全東北范圍內實行“集家并屯”的惡毒政策,一方面是為了控制、壓迫和奴役老百姓,更主要是為了割斷抗聯(lián)與人民群眾的聯(lián)系,從經濟上封鎖抗聯(lián),從政治上孤立抗聯(lián),進而消滅抗聯(lián)。在本溪地區(qū),日寇把一師游擊根據地的山村民房全部燒毀,強迫群眾并到大屯里去。同時又糾集兵力,對抗聯(lián)進行大規(guī)模的軍事討伐。日寇從1938年2月起,開始重點討伐抗聯(lián)一軍一師。他們調集了巖松、米崗、福本、石津等各主力部隊及黑崎游擊隊和長島工作班,配合駐各地的守備隊、滿洲兵和警察隊,向一師發(fā)動了大規(guī)模的軍事進攻,企圖置一師于死地。此時,活動在本溪地區(qū)的抗聯(lián)一師陷入極端困難的局面,抗聯(lián)根據地不斷遭洗劫,軍事密營陸續(xù)被破壞,給養(yǎng)發(fā)生極大的困難,活動區(qū)域逐漸縮小,部隊屢次受挫。
日寇在軍事進攻的同時采用招降納叛的政治手段,以瓦解抗聯(lián)。1936年7月,駐桓仁日本軍指導官賴戶和通化日本憲兵隊長島玉次郎分別組成工作部、工作班,專門對一師進行策反和誘降活動。長島在桓仁縣挑選了一批日本人和漢奸、特務,組成了“長島工作班”,有計劃地對一師下毒手。他們脅迫城鎮(zhèn)紳士下鄉(xiāng)做保,采用封官許愿的辦法進行誘降,還強迫抗聯(lián)家屬以及受抗聯(lián)改編的土匪家屬去山里往回找人或捎信召回自己的親人。使受一師改編的土匪、義勇軍四五百人在同年冬到翌年春投降了日寇,直接動搖和削弱了一師的戰(zhàn)斗力。1937年1月,長島跟蹤一師主力部隊到了本溪縣,將工作班設在堿廠。(123shoppingwar.com)正當日寇實行討伐和懷柔兩手政策,抗聯(lián)的武裝斗爭處于最艱苦的階段,一些混入革命隊伍中的意志不堅定者開始動搖,有的逃跑,有的甚至公然叛變,成為中華民族的敗類。1937年12月21日,一軍軍需部長兼一師政治部主任胡國臣被捕叛變。翌年2月13日,一軍政治部主任兼參謀長安光勛被俘叛變。
在安光勛和胡國臣投降后,日寇對一師主力部隊加緊策反和誘降活動,指使安、胡直接向程斌發(fā)出勸降信;軍事上施加壓力,瘋狂圍剿,以迫使程斌就范。此時,一師已與軍部失去聯(lián)系,又因南滿省委已經被破壞,活動在桓仁的一些游擊隊也與一師斷絕聯(lián)系,一師在本溪縣一帶孤軍奮戰(zhàn),干部戰(zhàn)士思想情緒有些低落。1938年3月20日至24日,日寇長島工作班所屬部隊九十余人在樸家堡子一帶接連襲擊一師,并由叛徒胡國臣講演和散發(fā)勸降宣傳品,引起了一師少部分人的思想動搖,開始出現開小差的戰(zhàn)士。同年6月,一師三團團長侯俊山產生畏難情緒,散布離隊回家言論,程斌為了穩(wěn)定軍心,主持全師指戰(zhàn)員進行討論,一致決定處死侯俊山。為了迫使程斌投降,叛徒安光勛、胡國臣積極向日寇獻計獻策:程斌對母親十分孝順,可秘密逮捕程斌母親、哥哥,以逼使程斌歸順。1938年夏,當長島工作班特務沈亞東(新中國成立后被鎮(zhèn)壓)探知程斌的家屬住址后,長島工作班沙山伍長和叛徒胡國臣等人前往伊通縣城東上坎抓到程母張氏,又到公主嶺抓到程斌哥哥程恩。敵人將二人帶到本溪縣堿廠后,將程斌母親、哥哥的照片印在傳單上,到處張貼,散發(fā),要挾程斌投降。
一師從寬甸返回本溪縣和尚帽子密營途中,程斌從日寇散發(fā)的傳單上得知母親和哥哥被關押在本溪縣堿廠,心里萬分焦急,深為母兄安危擔心。面對日寇重兵的討伐,環(huán)境的險惡,斗爭的殘酷,以及與軍部聯(lián)系的中斷,程斌思想動搖了,對抗日救國的前途產生了懷疑,失敗、悲觀的情緒在程斌頭腦中逐漸占了上風。
1938年6月27日上午,一師行軍至本溪和鳳城兩縣交界處分水嶺以東十華里的一山溝里休息。下午,程斌召集六團政委茨蘇和保安連政委李向前(又名金鐘漢)開會,以研究去堿廠“趕給養(yǎng)”為由,試探他們對投降的態(tài)度。此時,六團政委茨蘇對程斌投敵預謀已有察覺,因此對程投敵意圖進行了抵制。兩人進行了激烈的爭論,最后,程斌不耐煩地說:“我們沒有給養(yǎng),你說怎么辦?”茨蘇堅定地回答:“就是三天三夜吃不上飯,我們也要革命,投降敵人是可恥的!”程斌做賊心虛,見李茨蘇已明其意,深恐自己投降計劃受阻,就在李站起身來回走動時,乘其不備,開槍將茨蘇打死。然后又向李向前開槍,因李胸前衣兜里裝有厚筆記本,子彈未能打透;李轉身就跑,程又開一槍,將李脖子打傷,李帶傷逃走。周圍正在采野菜的戰(zhàn)士們聽見槍響,急忙奔來,程斌對戰(zhàn)士們慌騙說:“這兩個政委都是叛徒,他倆要叛變,六團政委被我打死了,那一個受傷逃跑了?!睉?zhàn)士們聽了,半信半疑,默默散去。傍晚,程斌帶隊伍繼續(xù)向黃柏峪方向前進。二十二點,六團機槍連連長甄旭光在搞給養(yǎng)時攜槍逃跑,到堿廠投降了長島工作班,并供述了一師的全部情況及程斌準備投降的動向。6月28日,一師隊伍行軍到黃柏峪村溝里吃早飯時,程斌寫了一封親筆信,由送給養(yǎng)的一個老鄉(xiāng)帶到當地警察所,再轉交堿廠長島工作班,策劃投敵事宜。六月二十九日,一師隊伍在向孫李溝方向行軍途中,程斌又派保安連連長何貴有和戰(zhàn)士袁玉喜帶著他的親筆信,分別送到堿廠長島工作班和八楞樹村警察所,進一步密謀投降事宜。
下午二時許,程斌召集班長以上干部會議,會上程斌公開亮相說:“這些天的情況,你們大家都看見了,軍部那邊聯(lián)系不上了,日本人已經把汽車道修到老和尚帽子山頂上了?,F在山下到處是日本人帳篷,他們對我們追逼得又很緊,我們是沒希望了,我要領著你們投降去?!背瘫蟮脑捯怀?,立時亂了營。有的說:“我們抗戰(zhàn)這么多年,下去還不叫日本人殺了頭??!”程斌一聽大家的議論,覺得不好,他眼一瞪,氣勢洶洶地威逼說:“你們打算怎么的!”并且亮出手槍,大家一看程斌火了,又看到他身后保安連戰(zhàn)士手中的長短槍、機槍對著他們,立時誰也不吱聲了。程斌為了緩和氣氛,就自找臺階下:“你們都知道我的母親和哥哥都落在日本人手里了。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我為國已盡忠了,現在我要為母親盡孝,我不投降,他們就活不了……”這時,哨兵報告山下來了兩個人。一個是隨李萬榮投降的叛徒韓榮好,另一個是程斌的哥哥程恩。程恩見到程斌后按日寇的旨意勸程斌投降:“你革命還要媽不?”程斌說:“不革命也得要媽!”程斌與程恩他們密談后,二人順原路下山,與日方派出人員接頭,所部留駐雙岔頭山上。與此同時,日寇指使密探給程斌送去了叛徒安光勛和胡國臣的勸降信。程斌此時竟然置黨和民族的利益不顧,答應了日寇的一切要求。
長島玉次郎得知程斌將于29日傍晚帶隊伍下山投降后,為防止有變,立即調兵遣將,做了嚴密的軍事部署。黑崎游擊隊長帶八十人,長島帶工作班八十七人,統(tǒng)由日寇黑崎游擊隊長統(tǒng)一指揮。封鎖了程斌與其兄約定的會面地點堿廠孫李溝里附近的交通要道,設下埋伏,包圍了程斌帶領的一師主力部隊。
傍晚六時,程斌帶領師部人員和機槍班、保安連六十一人下山,與其兄程恩等會面,留下保安連長何貴有監(jiān)視留在山上的六團戰(zhàn)士。這時,敵潛伏部隊按黑崎發(fā)出的信號收縮包圍圈。叛徒胡國臣向程斌喊話說:“程師長,我是胡國臣,大部隊已經把你們包圍了,再抵抗也沒用了,放下武器投降吧!”精神高度緊張,一直處于戒備狀態(tài)的程斌猶豫了一陣以后,終于對其部隊下令不抵抗。晚八時,程斌裹脅一師師部及保安連六十一人,到達本溪縣第四區(qū)八楞樹村,向長島工作班投降。6月30日上午,程斌派呂永祥等人前往雙岔頭六團宿營地,將六團三十三人帶下山到八楞樹村投降。7月1日拂曉前,程斌派保安連連長何貴有在蘭河峪西側五道溝找到軍需部三分隊,同三分隊指導員孟海芝密謀后,由孟率全隊21人,當日上午十時到堿廠向長島工作班投降。這樣,6月29日到7月1日,在程斌的脅迫下,一師115人投降日寇。程斌等人投敵時,攜帶平射炮一門,炮彈三十余發(fā)、輕機槍五挺、自動步槍兩支、步槍八十二支、手槍七十二支、子彈六千二百余發(fā)。1938年7月31日上午10時,在日寇精心策劃下,程斌等叛變投敵的115人,于本溪湖日本小學校舉行“歸順”儀式。程斌等按儀式程序向偽滿洲國國旗敬禮,接著日寇給每個投降的人發(fā)放“歸順認可證”。程斌代表“歸順”者“感謝皇軍”的寬宏,表示“以感皇恩之可待,悔前非而歸順”愿“隨長島工作班從事工作,以對付其他匪團,并誓贖前罪,無再為費之虞目”等。徹底暴露了程斌貪生怕死,賣國求榮的叛徒面目。
程斌的叛變投敵,客觀上有敵人大軍壓境,我方孤立無援等原因,但更主要的是程斌本人革命意志不堅定,對抗戰(zhàn)前途喪失信心等主觀原因所致。程斌的叛變,使他成為東北抗日聯(lián)軍最可惡的民族敗類之一。
程斌投敵事件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和嚴重后果。日偽許多報紙大肆宣揚這次投降事件,還刊登了程斌等人的照片,借以進行反共宣傳。不久,原一師后方隊長鄧義有帶19人,于7月12日在本溪縣賽馬集(現屬鳳城市)向日寇本溪縣特別工作班投降。8月15日,原一師副官常伯英等十六人在沈陽縣第三區(qū)南長嶺子向日寇福本部隊谷村工作班提出無條件投降。由于程斌、常伯英、鄧義有等一連串投敵事件的影響,受一師統(tǒng)一編制以及結盟的義勇軍,幾乎一哄而散,亦有向日寇屈膝投降的。
程斌投降后,一師剩余部隊,仍高舉抗日大旗,堅持游擊戰(zhàn)爭。就在6月29日程斌召集干部開會決定投降以后,三十多名堅決不投降的戰(zhàn)士在六團祁排長和宣傳科長常靖帶領下離開程斌,繼續(xù)堅持在本溪縣境內同日寇斗爭。
7月中旬,祁排長同其他十幾名戰(zhàn)士在與敵人戰(zhàn)斗中犧牲。還有一師軍需部一分隊長甄寶昌率三十余人的隊伍,一師四團四連在連長馬廣福的帶領下,特務連在指導員權秀花的領導下,一師游擊連李雙錄,一師所屬的幾支游擊隊都分別在田、馬、于等指導員的領導下,仍然堅持斗爭,出沒在本、桓的大山里,譜寫著抗聯(lián)一師在本溪地區(qū)抗日斗爭的續(xù)曲。
程斌等115人投降后,經過日寇挑選80人,編入偽通化省警務廳富森警察大隊(又稱程斌討伐大隊),程斌充任副大隊長。該隊在吉林省通化訓練三個月以后,專門從事瓦解、捕殺我抗聯(lián)軍政人員的罪惡活動,成為死心塌地的漢奸賣國賊。從1938年10月開始,程斌率領富森警察大隊,對輯安、臨江等地的楊靖宇將軍領導的抗日聯(lián)軍,進行了瘋狂的討伐。程斌還帶人破壞抗聯(lián)建立在密林中的醫(yī)院、修械所、被服廠和糧食、武器彈藥等儲藏點,使抗聯(lián)受到重大損失,他的叛變給楊靖宇將軍及所領導的部隊造成極大威脅和嚴重危害。
1940年2月23日,楊靖宇將軍犧牲后,偽通化省警察廳長岸谷隆一郎將程斌由前線調回濛江縣城,經他辨認肯定犧牲者是楊靖宇后,日寇殘忍地割下了楊靖宇將軍的頭顱。程斌還率大隊全體警察參加了日寇在濛江縣舉行的“討伐楊靖宇勝利慶功大會”。這年四月程斌大隊被調往牡丹江一帶討伐抗聯(lián)部隊。
1941年8月,程斌大隊被調至熱河省增援日寇掃蕩,駐守安匠屯一帶,配合日寇“集家并屯”實行“三光”政策,制造無人區(qū)。1942年,程斌升任熱河省偽警察大隊警政大隊長,率三個中隊駐鷹首營子一帶,看守“集團部落”,封鎖八路軍,并經常率隊掃蕩我松樹峪、將軍關、王平石、下興房、興城鎮(zhèn)等邊區(qū),圍攻我抗日部隊,殘害群眾,1944年9月,程斌所率警察大隊,又在“一心警察討伐大隊”總指揮部指揮下,進入冀熱邊區(qū)的長城內外一帶,同八路軍作戰(zhàn)。1945年8月15日,日寇宣布無條件投降后,程斌自知叛變投敵以后,對祖國和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共產黨、八路軍不會輕饒他,遂于1945年9月,率部投靠蔣軍,被改編為東北行轄直屬第三縱隊,任副總司令,駐守在遵化縣城。程斌令其部下拆房扒廟,修筑工事,同八路軍頑抗四個月之久。在程斌指揮下,僅在我軍進攻遵化的一次戰(zhàn)斗中就打死打傷我軍一營之多,并在城市殘殺我區(qū)村干部,無辜百姓二十余人,并將尸體扔入井中。后來,我軍解放遵化縣城,程斌率殘部在飛機掩護下逃到唐山,被陳明仁改編為第六師,任上校副師長,繼續(xù)向我東北解放區(qū)進犯,并侵占新民、彰武等縣。
1946年6月6日,“國共雙方停戰(zhàn)協(xié)定”生效后,程斌背信棄義,指揮部下一千七百余人,于6月7日向我軍占領的法庫縣城進犯,當日十一時侵占法庫縣城,俘我方人員三十余名。進城后,兇狠地殺害我工作人員。因程斌侵占法庫有功,當即提升為少將副師長。當“三人調查小組”前往法庫了解事實真相時,程斌以卑鄙陰謀手段,多方設置障礙,破壞調查正常進行,并陰謀殺害調查組人員,企圖嫁禍于我方,掩蓋非法侵占法庫,逃脫破壞停線協(xié)定的罪行。
1948年2月,程斌被調任第五十三軍上校高級參謀。同年11月,沈陽被我軍解放,程斌見蔣政權已在土崩瓦解之中,遂帶其母張氏、妻尤賢賢及兩個男孩逃往北平匿局,暗中繼續(xù)同國民黨長沙市警備司令部辦公廳主任陳天喜勾結,準備乘機去長沙,繼續(xù)為蔣政權賣命。
北平解放后,程斌隱瞞其罪惡歷史,偽裝進步,于1949年2月混入我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qū)后勤部軍械處工作。1951年4月28日,程斌在北京東單牌樓胡同十一號住處被逮捕歸案,經北京市公安局核準批復,將其解至熱河省。1951年5月12日,程斌被我熱河省人民法院判處死刑,處決于承德市。罪大惡極的叛徒程斌,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遺臭千古。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