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警方培訓首批談判專家
播出日期:2004年11月5日
主 持 人:胡國華
責任編輯:趙九驍
主持人:說起談判專家這四個字,很多聽眾可能并不陌生。我記得香港有一個電視連續(xù)劇,好像劇名就叫《談判專家》,當時看這個連續(xù)劇的時候,我就在想談判專家真是個讓人敬重的職業(yè),你看他們總是出現(xiàn)在最危機的時刻、最危險的場合。在兇殘的歹徒劫持人質的危急時刻,沉著機敏的談判專家會立即出現(xiàn),通過舌戰(zhàn),最終使對峙化險為夷。
當然這些只是電影中的一些情節(jié),目前在我國的警方體系當中,這方面的技術和理論體系還是一個弱項。但是,隨著社會治安形勢的復雜嚴峻,近年來各地陸續(xù)出現(xiàn)了各類劫持和綁架人質等惡性案件,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脅。填補這個警方技能空白點已經刻不容緩。
據了解,今年6月,北京人民警察學院在北京市公安局一線的實戰(zhàn)部門精挑細選了17名骨干,舉辦了第一期首都警方反劫治暴戰(zhàn)術談判高級研修班。目前,北京警院正在舉辦全國第一期反劫治暴戰(zhàn)術談判研修班,來自全國十個省市的37名警界精英正在這里集中培訓。
這個培訓是不是有效?在經過這種類似實戰(zhàn)的磨煉之后,他們當中的一些人能否成為中國警方第一批真正的談判專家?聽眾朋友,您想知道真正的談判專家需要具備什么素質嗎?中國的談判專家和國外的有什么不同?理論體系有什么不同?他們是怎樣接受訓練的?今天我們邀請他們的老師,也是權威的談判理論專家,北京人民警察學院的高鋒教授。高教授,您好。
高教授:您好。
主持人:您是談判專家的總教頭,今天可能很多問題要向您提問,希望您能解答我們廣大聽眾朋友的問題。在我們話題開始之前,先聽一段錄音,這是10月29日記者在中國首屆反劫治暴培訓班的課堂上面錄到的,講臺上面的高鋒教授扮演一個因為拆遷糾紛在商場身綁炸藥劫持營業(yè)員的劫持者,講臺下的是來自吉林公安局的一位學員,他將以談判專家的身份展開說服工作。
以下括號內為錄音:
(學員:剛才你講的是要找政府的公務員來。
高教授扮演的劫持者:要解決問題。
學員:我就是政府的公務員。
高教授扮演的劫持者:你來晚了。
學員:我們談一談可以嗎?
高教授扮演的劫持者:可以。
學員:能聽清嗎?
高教授扮演的劫持者:非常清楚。
學員:我是吉林公安局的。
高教授扮演的劫持者:站住,就站在那兒。好,我到處告狀也沒有辦法,今天如果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咱們就拉倒。如果不行,你看身上綁的炸藥,包括營業(yè)員,當場我全部給你掀了。
學員:我聽明白了。你是一個很明智也很理智的人,可以說你是為了你的家庭、為了父母、為了妻兒老小,才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你今年30多歲了,我呢?已經40多歲了,是一個過來人,我跟你說點心里話,如果你這樣的事情輪到我身上,我還沒有你這么大的耐心,能夠潛心這么長時間到處去告、去找證據、去說理、去辦事,我也覺得你是一個負責任的男人。
高教授扮演的劫持者:我打斷你,我說一下,這是我上訪以來聽到的最是人話的一句話。)錄音完。
主持人:高教授,這個學員最后說服了您這個假扮的劫持者,因為您最后一句話是說,“這是我上訪以來聽到的最是人話的一句話”。我看他的表現(xiàn)是情真意切、聲情并茂,那么他的表現(xiàn)能不能讓您滿意?
高教授:雖說他暫時沒有說服我,但是他的話給了我一種希望、安慰和深深的感動。他的話從我們專業(yè)上來評述有四點:第一,他的語言切入點準確;第二,情感把握準確,體現(xiàn)出人性化的談判傾向;第三,說服有力,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第四,產生了一種震撼與打動人心的效果,我是滿意的。
主持人:對,語言切入點、情感化的表現(xiàn),都要拿捏得非常有分寸,說服力和震撼力還要強。但說實在話,從說服他、打動他,到讓他最后放棄自己的炸藥,放棄他的劫持行為,可能還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高教授:一個比較艱難的過程。
主持人:今年6月第一期的首都警方反劫治暴戰(zhàn)術談判高級研修班已經結束,而且全國的研修班也正在集中培訓。北京這批經過培訓的學員走上崗位以后,有沒有在實戰(zhàn)中用上談判技巧?你了解的情況怎么樣?效果如何?
高教授:從他們8月20日結業(yè)以后,已經有兩位學員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一位是北京市公安局的XXX,他在今年8月26日凌晨1點接警,有一個22歲的東北姑娘,因為感情原因要自殺,撂下了遺書毅然出走。我們的XXX就根據上課所談的,在最緊急的狀態(tài)下,首先想到電訊,而且為了能防治和減緩她的心理壓力,沒有直接跟她去對話。通過發(fā)短信,很快捕捉到我們上課時說的,人都有心理弱點,要抓住弱點,這個女孩最大的弱點就是擔心她死了以后,在水里會不會泡脹?看起來不好看,第二個就是躺到地上以后,她的皮膚會不會腐爛。XXX就根據我們上課傳授的要抓住人的心理弱點,激發(fā)她的深層欲望,最后動搖她的自殺意志,經過20多個小時漂亮、巧妙、溫馨的說服,終于用人性化的感化,使她重新綻開了臉上的笑容。
主持人:這20多個小時得發(fā)多少條短信才能說服她?
高教授:一共80多條。
主持人:80多條短信,女孩主要是覺得自己去世以后在水里可能會泡脹,是這個意思嗎?
高教授:一個是泡脹,另外,在地上睡著尸體會腐爛,她覺得很難看,這實際上就是人的求生欲望的反映。
主持人:人的心理千差萬別,確實有人說和劫持者談判,包括和輕生者談判是天底下最難的事,因為他們打算要死了,讓他重新恢復自己生的希望和勇氣,包括熱情,就是在這種生和死之間的談判,包括在歹徒的刀鋒和人質安全之間的談判,我們第一選擇可能是抓住他的心理,動搖他的意志。現(xiàn)在從北京市的培訓班到全國的培訓班,你們的課程有一些什么樣的調整?
高教授:我們這個班有以下幾種調整:第一,加大了專業(yè)技術課的人文社會學背景;第二,加大了我們談判技巧的傳授和演練,我們演練增加了三塊,一就是口頭語言的訓練,二就是現(xiàn)場案例的點撥與扮演,三是加大了全方位逼真的隊形演練,效果非常顯著。
主持人:還是要一些真槍、真刀實際操練。您根據大量的實戰(zhàn)經驗,提出了一套您自己的理論體系,叫近距離接觸犯罪嫌疑人的談判方法。當然剛才這個手機短信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但是我們覺得您這種近距離和國外常見的遠距離談判好像有一定區(qū)別,因為,一般老百姓理解的近距離接觸損失的可能性也會更大些,對比這兩種體系,您覺得誰優(yōu)、誰劣?
高教授:根據中國目前已經發(fā)生的劫持案件來看,沒有一例是遠距離的,近距離的好處有以下幾點:第一,他能夠反映我們警方真誠地和劫持者合作,談問題;第二,近距離能夠觀察對方的所有情況,包括他的炸藥、劫持人質、他的情緒;第三,能夠近距離地感化、打動他,它最大的一個優(yōu)點,就是效率極高,國外的遠距離談判,最遠能夠相距40公里,最長的一次是德國的一次綁架談判,談了一年半,這在中國是不可想象的,也是做不到的。
主持人:近距離可以接觸到他的語言、表情,所以才能用情感來打動他,動搖他這種意志。我們聽眾朋友的短信也發(fā)過來了,這個問題問得還比較有意思,延安的聽眾問:“警方的談判專家既然這么能,那么和商業(yè)談判有什么不同?這個談判專家是不是也能勝任商業(yè)談判的任務?”
高教授:他們是兩個不同的界面,一種是在暴力背景威懾下的一種珍惜生命、進行生命極限的挑戰(zhàn),最后動搖對方的心理;而商業(yè)談判是在和平的氛圍下,為了爭取利潤的心理溝通。他們的形式是一致的,但是他們的心理背景截然不同。
主持人:挑戰(zhàn)性也是不一樣的,確實這種在生與死之間的談判,反劫治暴談判是一種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談判,這也是我們自古以來追求戰(zhàn)爭的最高境界。談判專家通過自己的談判技巧,讓犯罪嫌疑人包括讓輕生者放棄暴力、放棄自殺念頭,把損失降到最低。它所發(fā)揮的作用,我個人的觀點應該是遠遠大于舉起步槍的威力。
一位深圳聽眾問了一個問題,他說:“談判專家和歹徒談判的時候,可能還有一些講究,比如說有一些東西是明的,有一些東西是暗的,專家當中有沒有一些女性?”
高教授:談判專家也有女性,從德國成熟的發(fā)展情況來看,談判專家一般三人,當中有一個是女性。
主持人:海口聽眾也發(fā)表了一個觀點,他說:“這種談判其實就是一個達成協(xié)議的過程,讓他放棄這種暴力行為。我的觀點是,談判的使用會使這種執(zhí)法更趨于文明化。”他發(fā)表了這么一個觀點。
高教授:對,這個觀點是對的。
主持人:還有很多聽眾一直在問這么一個問題,說要成為一個臨危不懼、沉著冷靜的談判專家,要具備一個什么樣的基本素質?你們在選擇培訓人員的時候,有什么基本的標準?
高教授:有以下四點:第一,要有比較寬博的知識面;第二,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第三,有深厚的中國社會民俗經驗;第四,有精湛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主持人:這幾個是基本要求。一位河南聽眾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兩個半月的時間能夠培養(yǎng)出合格的談判專家嗎?他說他保留一定的懷疑意見。
高教授:這個問題應該很有意義。僅僅通過幾個月就塑造一個談判專家,是不可設想的,主要是借鑒了先天和后天已經形成的,剛才說的那些基礎。并且我們這個培訓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兩個半月是初訓;明年找一個時間,兩個月是復訓;最后選三個月,送到德國、美國去根據國際談判標準的架構,進行最后打造。
主持人:我想聽眾朋友對談判專家的風險性有充分的認識,一位泰州聽眾說:“談判專家可以說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yè),他們自己有沒有訓練保護自己的手段和能力?”
高教授:有,有一整套很強的完整的東西。
主持人:一位佛山的聽眾說:“在這個極短的時間當中,怎么去了解犯罪分子的心理?”
高教授:通過他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以及他所提出的條件,能夠基本上把握他。
主持人:江西聽眾問了一個關于您個人非常有意思的問題,他說:“本人有沒有過實戰(zhàn)經驗?您的理論是通過實踐摸索出來的還是紙上談兵?”
高教授:到目前為止我沒有參與過一次實戰(zhàn)談判,但是我所了解的東西、所研修的,是把中國已經發(fā)生的談判全部高度集中在一起,操作性很強,我的理論、我的操作技巧,已經被我的學生證明,是有強盛的生命力的。
主持人:不一定非要自己去談,您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能談成功,就是您最大的成功。海口老聽眾發(fā)來第二個問題,他說:“請問談判機制正式引入、實施于國家計劃里面,有沒有一個發(fā)展的計劃?”
高教授:現(xiàn)在國家好像正在考慮,應該說目前在啟動的階段中。
主持人:確實這個當中有很多問題老百姓是很感興趣的,但是,有些東西目前還不能說得太細。一位楚雄的聽眾問:“課程能不能簡單介紹一下?”
高教授:因為時間關系,大致說一下。第一個是專業(yè)技術課;第二個是談判技巧課;第三個是警務計算術訓練課,三大塊。
主持人:最后一個問題,談判專家是不是外表都要很和藹。一位深圳的聽眾問:“是不是外表不和藹的就不能當談判專家?外表是否非常重要?”
高教授:我在選談判專家時有一個標準,也就是流傳很廣的,“要丑的,不要帥的;要胖的,不要瘦的;要矮的,不要高的?!睖p少對劫持人的心理壓力。
主持人:確實其中的學問是非常深的,根據您的闡述,真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們相信通過解救人質談判理論和培訓的不斷深入,中國警方會迅速出現(xiàn)一大批內外兼修、足智多謀的談判專家,在危機出現(xiàn)的時候大展英雄本色,為維護社會治安、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