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與人溝通的要領
現(xiàn)在是講營銷的時代,甚至已經到了全民營銷,如果你連營銷都沒聽過,真還有點與世隔絕的味道。
什么是營銷,最直白的說法:忽悠!忽悠不一定就是壞事,要看你干什么了。包裹著華麗外衣,欺騙百姓的人想必我們也見得多了。你要忽悠別人,起碼別人要聽你忽悠,而能夠進行有效地交流與溝通,這是開展營銷的第一步,同時也是讓別人接受你的第一步。
如果你不想被大眾拋棄,被社會拋棄,就要開始學習如何去與別人進行交流,而且是有效的交流。良好的掌控溝通是你的一個特長,而不應該刻意地加以排斥。比如說潮語“hold住”。我們的前總理朱镕基在上海看京劇,他的一句“hold住三個小時”頓時讓全場熱鬧非常,輕松而愉悅。
良好的溝通技巧一直來被人們所重視著,尤其是一些做營銷的工作人員,說明這是一個很重要也很必要技巧。其實,不但當代是這樣,放在古代,有效的溝通交流同樣重要。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低微,曾經放過牛,做過和尚,討過飯。所以,之前就有一幫子窮哥們。朱元璋發(fā)達了以后,這些窮弟兄們就想,有這樣一位老大一定要去投靠。
所以,一位以前和朱元璋在一起混跡的窮兄弟去找他,見了朱元璋后,他說:“我主萬歲!還記得嗎?從前,你和我都替人家看牛,有一天,我們在蘆花蕩里,把偷來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還沒等煮熟,大家就搶著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湯都潑在泥地里。你只顧從地下滿把地抓豆子吃,卻不小心連紅草葉子也送進嘴里。葉子梗在喉嚨口。其實還是我出的主意?!?/p>
當著眾多人的面,這位窮兄弟說出了這樣的事情,朱元璋自然不高興了,隨即生氣地說道:“來人啊,拉出去,午門外斬首?!?/p>
后來,朱老大的另外一位窮朋友聽說了這件事,于是也跑去找他,見面禮畢,開始敘舊:“我皇萬歲萬萬歲!當年微臣隨駕掃蕩滬州府,打破罐州城,湯元帥在逃,拿住了豆將軍,紅孩兒擋關,多虧了菜將軍?!敝煸耙宦?,哈哈大笑,這小子有才啊。他馬上認出了眼前的這個人是孩提時的朋友,心中更為此人巧妙地暗示他們小時候在一起玩耍的事而高興,于是讓他做了御林軍總管,留在了自己的身邊。
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去說,結果卻是天差地別,一個稀里糊涂做了刀下鬼(禍從口出),另一個呢,就這么幾句話,謀到了一個高級公務員的位子,而且還在一把手旁邊做事。恩蔭子孫,福澤后代。
那么在溝通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哪些問題呢,有什么要領或者是技巧呢?
第一,我們要注意的是要善于傾聽。
所謂傾聽,就是聽別人講,而不是自己一味地在那里說起來沒完,就像將評書一樣,講完第一集,還有第二集。
傾聽的時候要注意,不要隨意打斷別人的話,如果在非要打斷不可的時候,注意禮貌用語。不可強行打斷,切勿他說他的,你說你的,先讓對方說完,之后你再說。
當然,傾聽也不是像個電線桿子似地站在那里。而是要給對方一個信號,告訴對方你在聽他講話,比如他說話時,你時不時地有所表示,“嗯”、“啊”、“是”、“對”等諸如此類的詞匯,或者用眼神告訴對方。
第二,不要對別人的意見表示否定,或者是直接指出他/她的錯誤。
碰到一般性的錯誤之處,等到對方說完之后你再更正。除非是一些原則性的問題,否則,不要立即對別人的看法表示出異議。切記,溝通不是辯論賽。非要斗個你死我活。
第三,如果碰到需要你表達不同意見時,你可以說:“我很贊同……同時……”。
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意見,這樣別人接受起來才不會那么生硬。既闡釋了你的觀點,又保全了對方的面子。
第四,適當的肢體語言交流。
比如你可以用提高聲音來引起他人的注意,平視對方的眼睛,更能讓人覺得到尊重的意味。
第五,心平氣和。
不管碰到什么問題,在有爭議的時候,一定保持心平氣和。一顆平常心,勝過千言萬語。簡單的就事論事,可以贏得絕大多數人對你客觀心理的認可。
當然,上面列出的這些都是關于溝通方面一些大的原則性問題,具體的細節(jié),我們要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慢慢體會,加以領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