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發(fā)積極心情的“信號鐘”
梅茲·錢培爾博士是近代心理學家,在他的《如何控制擔心》一書中有同樣的建議:“因為我們時時練習擔心,甚至成為習慣,于是我們都成為好擔心的人。我們有沉溺于過去消極想象中和預期將來的消極事物的習慣?!睉n慮產生了緊張。憂慮者于是以“想法”來中止憂慮,結果變成了惡性循環(huán)?!跋敕ā敝挥兄L緊張,而緊張又能產生“使人擔心的氣氛”。因此他說:“治療憂慮的唯一方法,便是遇到擔心的想象便習慣性地以愉快的想象取代之。每次你為了一件事情擔心時,便應該把它看作是?信號,而馬上用過去或將來可能發(fā)生的愉快想象來填滿腦海,代替消極的憂慮。相當時間后,它便會不攻自破,因為它已成為反擔心練習的刺激劑了?!卞X培爾博士說:“憂慮者應試做的工作,并不是要制服憂慮的原因,而是要培養(yǎng)改變精神方面的習慣?!敝灰X子定在消極失敗的心理上,懷有“希望別出事”這一類態(tài)度時,他總會擔心不已。
心理學家戴尼爾·西伯格說:“我父親給我最好的忠告,就是每當發(fā)覺有消極心情時,就要立刻實行?適當?shù)姆e極想象法。這樣一來,消極心情就不攻自破了,因為它變成一種觸發(fā)積極心情的‘信號鐘’了?!?/p>
人腦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會自動地、適當?shù)貙Νh(huán)境中的困難做出反應。比如,一個人在小路上碰上一頭灰熊,他并不需要停下來思考,也不需要決定是否要有害怕的感覺,因為害怕的反應是自動而適時的。這種反應發(fā)動了身體的機器,使肌肉“增加馬力”,于是他就狂奔起來,跑得比以前還要快。他的心跳加速,腎上腺素——一種肌肉的強力刺激素——加入血液的流動,而和奔跑無關的其他身體機能則暫時休息,胃部停止工作,可以利用的血液全部送到肌肉,呼吸加快,供應肌肉的氧氣也迅速增加。
這些,也許并不足以使人感到奇怪,但是我們所無法了解的是,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狀態(tài)并使我們對環(huán)境自動做出反應的大腦與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情況。一般人認為,人們遇到熊的反應是“情緒”反應而不是“認知”反應??墒牵_實是大腦將外界得來的信息加以判斷后所引起的情緒反應。因此,基本上來說,引起反應的真正媒介物是一種認知、一種信念,而不是情緒。情緒只是跟著而來的一種結果。也就是說,小路上的人是根據(jù)他自己的思想、信心與認識而對環(huán)境產生反應。環(huán)境給我們的信息,引起各種感官的神經(jīng)沖動,這些神經(jīng)的沖動在大腦里經(jīng)過分析、解釋、衡量之后,變?yōu)橐庖娀蛐睦硪庀蟮男问?,再?jīng)過最后的分析,我們便對這些心理的意象進行反應。
行動與感覺,并不是依照事情實際上的樣子而產生,而是依照心理認為它們是什么樣子而產生。對自己、自身的環(huán)境、周圍的人,你有某種心理意象,你也根據(jù)你自認為實際存在的這些意象去行動,而不是根據(jù)實際的現(xiàn)實去行動。
設想,如果在小路上的那個人,碰到的不是一只真正的熊,而是一個穿著熊皮的電影演員,如果他并不知道這個實際的現(xiàn)實,而把這個演員當成真的熊,那么他的情緒與神經(jīng)反應也會和上面所說的一模一樣。再設想,如果他看到的是一只巨大的多毛狗,而恐懼使他它誤認為是熊,那么他同樣也會按照他所認定的事實,而對自身與環(huán)境自動產生反應。
因此,我們對自身的看法或心理意象要是變得不合實際,我們對環(huán)境的反應也會隨之變得不合實際。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