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哲學所關注的一個首要問題是科學知識增長的問題,并且各學派都論證了自己的科學知識增長模式。與其相反,哲學卻經(jīng)歷了幾千年的發(fā)展仍很難管窺其知識增長的軌跡,因此,有些人就認為哲學中不存在知識增長問題。顯然,如果說哲學不能促進人類知識的增長,很多為哲學研究殫精竭慮、窮其所能的哲學家和哲學工作者不能接受。出現(xiàn)這一悖論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哲學學術規(guī)范,在哲學領域沒有衡量知識增長的標準,缺乏哲學研究共同遵守的邏輯,尤其缺乏思想理論的衡量標準。盡管也有人建議以新的概念范疇、新的思想方法、新的理論模型等來衡量思想領域中的知識增長,但仍缺乏共識和沒有形成規(guī)范。并且此間問題也非常復雜,例如,作為思想結晶的概念范疇、理論框架等,其新的標準是什么、價值標準是什么等,都有待于學界深入探討和研究。但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哲學學術規(guī)范不僅有助于哲學學科發(fā)展的規(guī)范化,而且其本身就是哲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哲學學術規(guī)范的研究和推行,在哲學學術共同體內能夠凈化學術空氣,弘揚學術正氣,保證哲學思想的純潔和獨立,杜絕浮躁和淺薄,催生深刻和灼見。哲學作為追求智慧之學,歷來被人們認為是最抽象的學問,有人形容其是思想的思想,哲學思考的對象常常并非具體的實際,而是思想或思想的成果。對思想進行思想,或者叫再思想、反思等,這需要長期專注地反復思考,才能形成真知灼見,才能使真理愈辯愈明。長期專注反復思考就需要對某一哲學問題的概念范疇、研究范式、思想路線等形成規(guī)范化認識,這樣才有助于對該問題的重新思考和接著思考,才能形成實質性的哲學學術和知識的積累,才會改變長久以來人們認為哲學沒有發(fā)展,好像在原地打轉的現(xiàn)象。也可以防止在當前哲學研究中存在的玩文字游戲、低層次重復的學術弊端。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