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不是突然發(fā)生的,而是多重因素長期累積所形成的一種慢性病。因此,越早避免這些危險因子對身體的影響,就越能有效防止癌癥的發(fā)生。
癌癥(惡性腫瘤),現(xiàn)如今真不是個什么新鮮詞兒。沒見過癌癥患者的人,請舉手!我想,舉手的人一定寥寥無幾。據最新報道,癌癥近年來一直位居國人死因排行榜的榜首,這不由得讓人繃緊神經,擔心自己成為它下一個被吞噬的對象!
癌癥真有那么可怕嗎?我們暫且先不要談癌色變,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癌癥。
其實,癌細胞不是什么外來異物,最初是由單個人體正常細胞惡變而來,而且這種變化在我們每個人身上每天都在發(fā)生,只是大多數(shù)人身體的“警察”—— 自身免疫系統(tǒng)及時發(fā)現(xiàn)并消滅了這些少量的身體的“壞人”,才避免了讓這些“壞人”在身體某處站穩(wěn)腳跟,繁衍生息,形成癌巢。有少數(shù)人由于自身“警察”的懈怠,或是由于“壞人”太善于喬裝打扮騙過了“警察”的監(jiān)視,最終在其身體某處“安下營寨占山為王”,縱使身體調動全身的力量也不能將這些“壞人”剿滅?!皦娜恕本奂嗔?,變成了一個小團體,就形成了“腫瘤”。
癌細胞在我們的身體內,就好比一個正氣和邪氣的較量,如果正氣不能與邪氣抗衡,我們就會被它壓垮;相反,如果增強我們身體的正氣,使正氣能夠壓倒邪氣或至少能夠與邪氣相當,邪氣就可能對身體不能造成大的傷害,對腫瘤患者來說就能夠與身體內的“癌”共處。
癌癥被稱為現(xiàn)代人的“殺手”,可它并不是現(xiàn)代病。早在殷墟甲骨文中就有瘤的病名記載。現(xiàn)存最早的中醫(y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記載了筋瘤、腸瘤等。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古醫(yī)書《五十二病方》中也有對腫瘤病的治療方法。在宋代外科專著《衛(wèi)濟寶書》第一次提到“癌”字,對癌疾的癥狀和治法有詳細的論述。
中醫(yī)學認為,“氣”和“血”是人體生理功能的重要基礎。中醫(yī)學里的“氣”,既包含著身體內部運轉著的營養(yǎng)性精微物質,也指內臟器官的活動功能狀況。假如由于某些原因,使“氣”或“血”出現(xiàn)了不正常狀況,即所謂“氣郁結”或“血瘀滯”的時候,就會引起疾病。對于腫瘤的發(fā)生原因,中醫(yī)學認為也是由于精神情緒的過度緊張、憂郁,或者外邪(也就是外部致病因素)的侵犯,以及機體衰老、飲食起居的影響等等,引起體內氣血郁結瘀滯,最后誘發(fā)腫瘤。另外,人體內所產生的某些不正常物質積累在身體里面,或者內臟功能的失調、紊亂、各種不正常的物理和化學刺激、遺傳等,都有可能是腫瘤的病因。
中醫(yī)治療癌癥的最佳方案是不斷追蹤某一時期癌癥患者所處的不平衡狀態(tài),找到內在失衡的“關節(jié)點”,然后進行耐心細致的調理。通過中藥調理、飲食調養(yǎng)、心理調適等綜合性的調理手段,促使患者的身體狀況不斷得到改善,潛在的自我康復能力獲得再現(xiàn),從而逆轉改造變異細胞,使原本是人體正常細胞的變異細胞重新恢復正常,“改邪歸正”;或誘導癌細胞逐步凋亡,癌瘤逐步萎縮;或抑制癌細胞不再肆意增殖,癌瘤趨向穩(wěn)定,從“人癌對峙,你死我活”的僵持局面,改變?yōu)椤皫Я錾?,和平共處”的和諧狀態(tài)。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