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fā)病機制
本病是由于各種誘因引起患者體內胰島素相對或絕對不足,血糖利用顯著減少,血漿滲透明顯升高,造成滲透性利尿,水、鈉、鉀等從腎臟大量丟失,細胞嚴重脫水,腦細胞由于脫水而發(fā)生昏迷。
2.臨床癥狀
臨床起病較緩,首先表現(xiàn)為煩渴、多飲、多尿、無力、頭暈、納呆、惡心、腹痛,繼而出現(xiàn)嚴重脫水,表情淡漠,神志恍惚,肌肉抽動,嗜睡以至昏迷。病人早期多尿,晚期少尿,甚至尿閉,血鉀異常,可發(fā)生心律異常。血液黏稠者容易并發(fā)腦血栓,好發(fā)于50~70歲的患者,病死率較高。
3.治療方法
(1)補液治療:補液,擴充血容量,糾正脫水和血滲透性癥狀,這是治療的關鍵。
(2)胰島素治療:用小劑量胰島素靜脈滴注,一般以每小時5~6單位的速度進行。病情穩(wěn)定時,改為胰島素常規(guī)皮下注射。
(3)及時補鉀:糾正酸中毒和水、電解質紊亂。
(4)治療各種誘因及合并癥:選用新型強有力的抗生素控制感染,維持重要臟器的功能。合并心衰時,應控制輸液速度,血糖下降不可太快,防止引發(fā)腦水腫、腎衰。高鉀、尿少者,應配合速尿治療以利尿,用時要防止降低血鉀。
(5)中醫(yī)中藥:糖尿病高滲性昏迷也可配合中醫(yī)藥辨證治療?;颊呷魵怅巸商?、熱邪擾胃者,用竹葉石膏湯加味,益氣養(yǎng)陰,清熱和胃;若陰虛津傷、熱擾神明者,用清宮湯加味,育陰清熱,醒神開竅;若陰虛熱盛,內風擾動者,用羚羊鉤藤湯化裁,育陰清熱,熄風止痙;若陰虛津傷,熱擾胃腸者,用葛根芩連湯加味,養(yǎng)陰增液,清胃寬腸;若陰虛熱結,痰瘀阻滯者,用星蔞承氣湯加味,益陰清熱,化痰祛瘀;若陰虛液竭,元陽欲脫者,用參附龍牡湯、生脈散加味,滋陰回陽,益氣固脫。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