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刀凸輪的銼削加工
子任務(wù)二 進刀凸輪的銼削加工
一、任務(wù)
任務(wù)單圖紙如圖9.3所示。以此任務(wù)為例,進行進刀凸輪的銼削加工訓練。
圖9.3 進刀凸輪
二、任務(wù)準備
材料:45號鋼,80mm×50mm×8mm。
設(shè)備:125mm分度頭、平口鉗和臺虎鉗、Z4012A臺式鉆床。
工具:300mm銼刀、200mm銼刀、150mm銼刀、劃線盤、尺座、活扳手、內(nèi)六角扳子一套、手錘、樣沖、墊鐵、鉗口、手鋸、鋸條、(磨窄)卡盤扳手、φ3mm鉆頭、φ20mm工藝心軸。
量具:直角尺、百分表、表座、量塊、卡尺、檢驗棒(長約200mm)、300mm鋼板尺。
三、任務(wù)實施
(1)將檢驗棒夾緊在分度頭的夾盤內(nèi),檢查卡盤主軸中心線與工作臺的平行度,如不合格則松開緊固螺釘,然后再進行調(diào)整。
(2)用高度尺找準分度頭中心高尺寸,方法略。
(3)將心軸裝在工件上,然后心軸夾在卡盤爪內(nèi),并用直角尺找正工件端面。
(4)用高度尺按中心高劃十字線及鍵槽線,然后用劃線盤對好基圓尺寸(中心高+40/2mm)并將劃針對準工件端面的十字線上端,旋轉(zhuǎn)分度頭手柄,按住劃線盤,此時劃針在工件上劃出一個φ40mm的基圓。
(5)將短軸處于鉛垂線位置,調(diào)整高度尺(中心高),然后每轉(zhuǎn)10°劃一條射線,共36條射線。
(6)將第一條射線旋轉(zhuǎn)至鉛垂線位置,然后按照凸輪每右轉(zhuǎn)10°升程量2mm的要求,依次劃線并取點。當凸輪旋轉(zhuǎn)180°后,再從0°始按照每左轉(zhuǎn)10°凸輪升程量1mm的要求,在射線上依次取點。
(7)取下工件,將所取點用劃針圓滑的連接起來,并在取點上沖眼,然后工件夾在虎鉗上,用磨窄的鋸條將多余材料鋸掉,并留有0.5mm余量。
(8)用300mm、200mm銼刀粗銼,留有約0.1mm左右的余量(測量時用卡尺)。
(9)工件上心軸,工件短軸處于鉛垂位置,此時測量尺寸應(yīng)為“中心高+40/2mm”,用量塊對好此尺寸,百分表觸擊該量塊并清“0”,然后測量工件,根據(jù)測量尺寸在分度頭上,用150mm細銼修正,然后每轉(zhuǎn)10°測量一次,尺寸則上升2mm,精度為±0.02mm,依次類推,但是全程誤差不應(yīng)超過±0.1mm。
(10)用同樣方法銼削凸輪另一半,只是每轉(zhuǎn)10°,凸輪上升1±0.02mm,全程誤差不超過±0.1mm。
(11)銼削凸輪直線過渡段,先將直線處于水平位置,然后用150mm銼刀精修至要求的尺寸(分度頭主軸中心高尺寸±0.02mm)。
(12)取下工件去除鍵槽多余部分,并用中小銼刀加工該鍵槽尺寸,粗銼鍵槽用卡尺測量,精修鍵槽用量塊試塞,量塊的兩組尺寸為5.95mm和6.05mm(通端和止端)。
四、任務(wù)檢測與評價
五、任務(wù)總結(jié)
重點提示
(1)劃線前先將工件找正。
(2)使用分度頭時一定要校正分度頭的精度,包括軸線與工件臺的平行度、主軸中心高的確定。
(3)旋轉(zhuǎn)分度頭一定要消除嚙合間隙,否則等分時造成不必要的誤差。
(4)在取升程量時,一定要使等分線處于鉛垂位置,否則存在誤差。
(5)每轉(zhuǎn)10°凸輪上升1mm或2mm,誤差±0.02mm盡量控制中差,否則全程上的誤差會積累。
(6)銼削時要保證與端面垂直度0.02mm,圓弧之間應(yīng)圓滑過渡,且做到各棱邊去銳。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