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學生集體活動中的講話類型
1.常規(guī)活動中的講話藝術
班會和團隊活動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常規(guī)性活動,主要是總結分析某個階段學生思想、學習、紀律等情況。表揚好人好事,批評不良傾向,研究和布置下個階段的活動規(guī)劃和意見。還有不定期的班級學生的活動,主要是根據學校的中心工作及班級的實際情況而確定的專題活動。在開展這類活動時,教師應根據活動的不同形式和目的,選取不同角度和運用不同風格的語言發(fā)表講話。例如,向學生提出要求時,應要言不煩,中肯簡潔,讓學生明白應該怎樣做,為什么要那樣做,要求和注意事項是什么等。做總結時應言之有物,讓學生清楚他們已經做了些什么,做得怎么樣,經驗與教訓,成功與不足是什么,今后應怎樣做,才能更上一層樓。總之,教師的講話應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據,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文(藝術性)。一位新教師接任班主任后,感到學生對自己的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于是他在班會上發(fā)表了這樣一次講話:
同學們:
你是否理解班主任的那顆心——愛你唯恐不深,教你唯恐不嚴,護你唯恐有疏,責你唯恐有失。盡管已是嘔心瀝血,殫精竭慮,卻仍舊不免有所失。因此,在對你們的無限摯愛中,總夾著縷縷隱憂!老師何嘗不苦呢?
同學們,你知道吧!你遲到曠課過多,老師真擔心你的課程被落下;你執(zhí)拗、孤僻、落落寡合,老師更擔心你將來踏入社會后,會遭受挫折而痛苦;老師想鍛煉你,給你一項任務,可看你畏畏縮縮的樣子,怕羞著你而說老師偏心眼兒又左右為難;多好的文藝科學書籍你不看,多么有意義的活動你不參加,偏愛看些格調低的書刊和干些有損聲譽的事,老師實在害怕你良莠不辨,誤入歧途而憂心如焚;為了你健康成長,老師忙里偷閑想去家訪,又擔心你誤以為告黑狀,而不敢輕易舉步……
同學們,我親愛的同學們啊!當老師何嘗不難!斗轉星移,日復一日,老師就是這般的希望、隱憂,隱憂、希望,循環(huán)往復,綿綿無期……
這種講話發(fā)自肺腑,感情濃重,學生被感動了,流淚了,誤解消除了,疑云散了。從那以后,同學們把這位老師當做知音,大家心心相印,通力合作,班級工作搞得紅紅火火。
2.溝通性的講話藝術
這是和學生做談心式的講話,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重要方式。它不受時間、地點、人數的限制,在課上、課下,對集體、個人都可采用。所以是溝通感情,掌握和了解學生的思想脈搏和內心世界情況的一種好途徑。這樣的講話,教師要做好準備,事先調查分析學生的思想情況、心理狀態(tài)和個性特點,以及客觀的影響。講話要以平等討論的方式,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語言要誠懇,充滿真情,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和愛護。這樣,就會使師生情感交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促進,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如一位老師看到入冬后學生不愿意參加體育鍛煉的情況,就和同學們做了一次成功的溝通式談話:
同學們:
你們想增強記憶力,提高學習效率嗎?
同學們齊聲回答:“想!”
“你們想頭腦敏捷,變得更加聰明嗎?”
“想!”
“你們想體格強壯,身材健美嗎?”
“想!”
“個子矮的同學不想長得高點嗎?”
“想!”
“胖的同學想減肥嗎?”
“想!”
“你們想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嗎?”
“想!”
在一片歡樂的回答聲中,老師大聲號召:“那么請大家堅持冬季體育鍛煉吧!”同學們應聲跑出教室,高興地參加了體育活動。此后,每到課外活動時間,文體委員只要喊一聲“你們想……”同學們便愉快地響應著走出教室參加體育鍛煉了。
3.學術性的講話藝術
這是指在學生科技活動中發(fā)表的講話。學生的科技小組是帶有學術性的課外活動小組,它能活躍學生的課余生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擴大學生視野,提高動手能力,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和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在這種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都要求教師成功地運用令人信服、發(fā)人深省、啟人心智的語言,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激發(fā)、鼓勵、啟迪學生搞科學研究,充分調動和發(fā)揮學生集體學術研究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盡早形成創(chuàng)造能力和創(chuàng)造行為。如一位教師在數學課外活動小組上的講話:
同學們: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大家渴望在“興趣”這位“最好的老師”引導下,像陳景潤那樣努力勤奮地學數學。我是你們的輔導員,為你們服務。我想,興趣、勤奮都離不開動腦,要勤奮,勤讀、勤問、勤想和勤做。我在夢中遇見有人問我:“最難拔的釘子,最容易拔的釘子,各是什么樣的?用數學知識來說明難和易的道理。”你們想一想,我夢中遇到的這個難題,應該怎樣回答呢?
教師滿腔熱情地鼓勵學生把個人志趣化作動力,用愛因斯坦的名言和陳景潤的實例引導學生,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勤奮學習的境地,最后用一個富于思考性的問題,把學生帶到探索研究的領域,開拓了廣闊的思維天地。
4.社會實踐活動講話
開展社會調查、訪問和公益勞動等活動,是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的重要內容,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1)指導學生參觀、訪問的講話
參觀、訪問是學生向群眾、向社會學習的重要途徑。參觀、訪問前,教師要以說明語體向學生說明參觀訪問的目的、意義、對象和要求,應做哪些準備,參觀時細致觀察哪些情況,思考哪些問題,搜集哪些材料,參觀結束后要做哪些工作等內容。如教師可以這樣講述:“今天我們參觀的工廠,是生產機床的著名工廠,這個廠具有世界一流的管理和技術水平。他們高度重視產品質量,非常講求產品信譽,贏得了用戶的信賴和好評,產品遠銷世界幾十個國家。工人階級的先進思想和優(yōu)良作風等多方面都是值得我們很好學習的?!碑攲W生把老師的講述和眼前的情況聯(lián)系時,便會加深參觀的印象,獲得豐厚的收獲。
(2)指導調查研究的講話
調查研究是人們認識社會,了解情況,處理問題的重要方法。在指導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研究時,教師所要發(fā)表的講話,應體現(xiàn)簡潔、樸實、明快、導向性的特點。如一位教師對學生的社會調查活動做了如下指導:
同學們:
要搞好社會調查,首先,必須選好調查題目,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調查。選調查題目應注意3點:(1)急需求得答案的重要問題;(2)選題和實際需要力求一致;(3)對這個問題曾有過思考,而又想從調查對象那里得到進一步豐富、充實,完善個人對這個問題的見解,補充有力材料。然后要做好切實可行的調查計劃和提綱。在調查中要有科學的態(tài)度,一切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是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是本質的而不是表面的,是深入的而不是膚淺的進行調查。同時還要滿腔熱情地對待調查,把調查對象當成自己尊敬的老師,以恭敬的態(tài)度,虛心向他們學習。調查工作要過細,不怕麻煩,做過細的調查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富有典型意義的細節(jié),還可以避免偏差。要用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進行調查,因為對同一事物所持的觀點、立場、方法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同。調查要做好記錄,要記發(fā)言者的原話,特別是關鍵性的、深刻警人的談話以及重要數據要準確無誤,切忌把自己的話當成別人的話記,這樣材料容易失真,影響使用價值。調查后對調查的材料要進行認真地分析研究工作,要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工作,找出事物的內在聯(lián)系和外在聯(lián)系,提煉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寫出有指導價值的調查報告,最后預祝同學們調查成功。
(3)指導學生勞動的講話
我們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跨世紀人才,除使學生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中培養(yǎng)腦力勞動的能力和習慣外,還必須使學生參加各種以體力為主的勞動。只有這樣,才能全面地樹立起勞動觀點,增長勞動本領,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教師在指導學生參加校內、外勞動過程中,要用座談、討論、總結、演講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教師講話應短而精、實而活,多用提示的方式,把話講到點子上。同時,要根據勞動的具體情況,機動靈活地抓住各種活生生的事例和學生的思想實際開展教育。切忌說空話、大話、假話。要把大道理寓于小道理之中,把小道理寓于學生眼前的實際活動之中,使學生逐步理解和接受,形成正確的認識和觀點。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