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字,小篆可隸定作“譱”?!墩f文解字》:“善,吉也。從‘誩(jìng)’,從‘羊’。此與‘義’‘美’同意。”所謂“與‘義’‘美’同意”,就是說“善”字跟“義”“美”兩字的造字原理相同,都是從“羊”會意,也都表示美善之義。在古人的觀念中,羊是一種馴良的動物,有吉祥如意的象征意義。所以在解釋字形上,許慎認為像“善”“義”“美”這些從“羊”的字,都表示善良、美好的意義,并不是偶然的。
金文的“善” 小篆的“善”
不過,從古字的字形上可以證明,“義(義)”和“美”本義跟“羊”并沒有關系,所以“善”字從“羊”,很多人也認為并不像《說文解字》里所說的那樣。比較普遍的看法是,“善”字其實就是“膳”的本字,“膳”即烹調、備置食物之義。古代貴族的膳食,羊肉可以作為代表。因為膳食的味道鮮美,所以“善”字引申出美好、吉祥等義。
戰(zhàn)國時期,先哲們曾就“性善論”和“性惡論”進行過一次重要的討論?!靶陨普摗钡拇硎敲献?,他主張人之初、性本善?!睹献印吩唬骸皭烹[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痹诿献涌磥恚磺忻赖露际侨祟惻c生俱來的,而之所以還有惡人存在,是因為他們遮蔽了自己的本性。
“性惡論”的代表是荀子和韓非子,他們主張人之初、性本惡。《韓非子》曰:“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庇终f:“醫(yī)善吮人之傷,含人之血,非骨肉之親也,利所加也。故輿人成輿,則欲人之富貴;匠人成棺,則欲人之夭死也。非輿人仁而匠人賊也,人不貴則輿不售,人不死則棺不買。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痹陧n非子眼里,人性趨利避害,一切行為都是利益當先,賣車馬的希望人人富貴,賣棺材的希望人人速死,都是受到利益的驅使。既然如此,為什么又有善人存在?那是人們對本性的一種偽裝。
兩種觀點擺在面前,我們當然更愿意接受前者。不過,無論本性還是偽裝,“善”都是人類活動的黏合劑,一刻也不能缺少。
南宋·周季常、林庭珪《五百羅漢圖》之布施貧饑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