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安全_中學班主任工作手
二、野外安全
目 的
通過野外安全教育,使學生懂得,在野外必須提高安全意識,保護自身安全。
地 點
教室(123shoppingwar.com)
人 數(shù)
一個班
方 法
討論式
主持人
班主任
第一環(huán)節(jié):
哪些是野外活動?所謂野外活動,指人們離開城市的高樓大廈,離開教室、辦公室,到野外去。學生的野外活動,一般指課外活動。此外干部要下鄉(xiāng),搞地質的人要翻山越嶺,搞農業(yè)的要到田間地頭,林業(yè)工作人員要進山間林區(qū),搞采煤的、開礦的要進礦區(qū),搞考古的要勘察考古點。就是旅游,也在景區(qū),在山崖水邊走動,這都是野外活動。由于環(huán)境地形變化,由于心態(tài)各異,放松警惕,野外的傷害事故屢見不鮮。
第二環(huán)節(jié):
野外的傷害事故原因有哪些?請幾個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補充(摘要板書)。
1.注意力不集中,眼看別處——絆倒。
2.道路高低不熟悉,估計不準——跌倒。
3.地上樹樁——絆倒。
4.爬山時大小石頭滾落——砸傷。
5.踩著地窟——跌倒。
6.小石子松動——滑倒碰傷。
7.爬山時,手抓草木,不牢固或折斷——摔倒。
8.水潭邊、池塘邊河邊土質松動——跌進水里。
9.道路有水或沙?!?。
10.大雨傾盆,山洪暴發(fā),山體滑坡、塌方——掩埋。
11.河水猛漲,不知深淺和沖力——趟水沖走。
12.碰到小蟲——咬傷(大蚊子、大蜘蛛、山螞蟥都很厲害)。
13.碰到毒蛇——咬傷甚而致死。
14.碰到樹枝突然折斷——打傷。
15.狂風大作,來不及躲避,飛沙走石——砸傷。
16.水坑太闊,估計不足跳不過去——跌傷。
歸納起來,共四大類傷害:
一是自己不小心跌倒而傷;二是客觀環(huán)境復雜,判斷錯誤而傷;三是外界打擊,猝不及防而傷;四是環(huán)境突變而傷。
第三環(huán)節(jié):
你最近在野外受到哪些傷害?(學生舉手發(fā)言,掌握10分鐘即止)說明自然界的傷害是不管男女老年幼的。
第四環(huán)節(jié):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討論了野外傷害的四大原因:主觀原因,主要是警惕性不高,判斷失誤,客觀原因(主觀對客觀環(huán)境估計錯誤)及突發(fā)事故。我們都還年輕,在成長過程中還要走七八十年,經常到野外去,復雜的環(huán)境需要我們提高警惕,不防備,麻痹,都要吃虧。
第五環(huán)節(jié):
請大家談談怎樣預防?請同學發(fā)言:
1.克服麻痹思想,切不可對自己估計過高,從精神上做好準備。
2.從物質上做好準備,比如穿什么鞋,帶不帶雨衣、電筒、繩子、藥品、干糧、飲用水、拐棍等等?
3.外出時思想高度集中,要眼靈、手靈、腳靈、腦靈。
4.對環(huán)境一定要估計得復雜一點,切不可簡單估計,如趟水過河,把河水深度、水流速度估計足一點。
5.對自己身體條件估計足一點,如偶然事故、疾病、山高路遠,自己是否體力會透支,掉了隊、生了病怎么辦等。
小結:野外活動環(huán)境變化莫測,切莫麻痹,小心外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