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總理的擔憂
中國財富增長是驚人的,中國有錢了,有錢的讓持有人都要為之擔驚受怕。改革開放30年,最大的成果之一表現(xiàn)為財富的大幅增加,中國不僅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還是美國的第一大債權國。至2008年12月底,中國政府持有的美國國債余額已達6962億美元,相當于這一年年底中國1.95萬億外匯儲備余額的36%。加上中國還持有美國的其他債券,中國的外匯儲備不少都放在美元的籃子里,實際的美元資產約有1.4萬億。
全球金融危機襲來,雖然美國國債或部分機構債由美國政府信用作擔保,違約風險低,有穩(wěn)定的收益,是中國外匯儲備投資的主要資產之一,而且美國作為一個經濟大國,政府的信用還是有保證的。但投資美國國債或機構債的風險,除了違約風險以外,還包括匯率風險、通貨膨脹風險和市場風險等。如果美元貶值,通貨膨脹風險增加,美元金融資產就面臨購買力下降等問題。中國持有的美元資產將面臨風險成為不爭的事實,也成為中國政府需要擔憂的問題。
2009年3月13日上午,中國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會后,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擠滿了中外記者,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中外記者見面并回答記者提問。
溫家寶總理回答記者提問的兩個半小時中,共有12位多國記者獲得提問機會,因為正值金融危機時期,全世界都關注中國在這場世紀金融保衛(wèi)戰(zhàn)中所扮演的角色,所以,記者提問大都關注經濟、金融議題。其中經濟話題約占了2/3,成為此次“總理記者會”提問的焦點。
而這些話題,均是全球所普遍關注的,幾乎是同步,法新社、路透社等國際通訊社及各國主流媒體都迫不及待地對此進行了實時滾動報導,將溫總理的記者會內容第一時間傳向全世界。但因“興奮點”不同,各媒體的評論之聲也不盡相同。
亞洲的傳媒,如《印度日報》、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等,將聚焦集中在中國經濟“保八”和“大陸臺灣聯(lián)合抵抗金融危機”的報導上。
作為第三世界國家,巴基斯坦以及一些非洲友邦,最關心中國將如何繼續(xù)保障發(fā)展中國家利益,他們聲稱“中國已免除46個最不發(fā)達國家400多億債務”的肺腑之言,讓這些“患難之交”在危機中看到了希望。
歐洲的傳媒,如英國媒體似乎更關心中國何時出臺新一輪刺激計劃,這些計劃又會給提振全球經濟帶來多大利好。
而美國媒體無一例外,把言論的方向放在了中國以美元投放在美國的國債上——金融危機中中國的態(tài)度。
上午10點20分左右,美國《華爾街日報》記者舉手,在得到可以向溫家寶總理發(fā)問的許可后,他手拿話筒,用普通話一口氣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總理您好!我有兩個問題想提問,中國現(xiàn)在已經變成美國最大的債權國,您怎么評價美國政府應對國際經濟危機所采取的措施?有些人認為,美國巨額的債務會導致美元貶值,您是否擔心中國在美國的投資呢?如果擔心的話,中國分散投資風險的策略是什么呢?第二,您能不能保證中國不會讓人民幣貶值,至少在短期內不會讓它貶值?中國會不會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資金支持?
溫家寶總理笑著回答:您的中文講得真好,而且您一連提了三個問題。溫家寶實話實說,毫不掩飾中國的擔憂。面對中央電視臺的實況轉播和很多西方國際媒體的實時聯(lián)機,溫家寶回答記者的提問,實際上是向全世界傳遞了中國的憂慮。溫總理說,中國確實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美國又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我們十分關注美國經濟的發(fā)展。奧巴馬總統(tǒng)的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應對金融危機的措施,我們對于這些措施的效果予以期待。
溫家寶接著說:“我們把巨額資金借給美國,當然關心我們資產的安全。說句老實話,我確實有些擔心。因而我想通過你再次重申要求美國保持信用,信守承諾,保證中國資產的安全?!?/p>
溫家寶強調,眾所周知,經過多年的改革和建設,我們積累了巨額的外匯,這顯示了中國的經濟實力。我們對外匯經營第一位的原則是防范風險,我們始終堅持外匯“安全、流動和保值”的原則,并且實行多元化的戰(zhàn)略。他說,在外匯儲備這個問題上,我們第一位是維護國家的利益。同時,我們也要考慮國際金融整體的穩(wěn)定。因為這兩者是相互聯(lián)系的。
隨后,溫家寶一口氣將美國《華爾街日報》記者的另外兩個提問都作了回答,他說,至于你提到人民幣貶值,這不符合實際情況。從2005年7月份,我們實行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相對美元升值21%。特別是最近這一年,雖然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的幅度并不那么大,但是由于歐洲貨幣、亞洲貨幣大幅貶值,人民幣實際上也處在升值的狀況。這為我們外貿出口帶來了壓力。
作為一個大國的總理,溫家寶提醒美國記者,也告訴全世界:“我們的目標是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人民幣幣值的基本穩(wěn)定。但是,這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任何國家不能對人民幣升值或貶值施加壓力?!?/p>
有關中國會不會“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資金支持?”的敏感話題,溫家寶提出了中國的主張,他表示,我們十分關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增資問題,而且認為這個問題十分復雜。并提出幾點原則:
第一,要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內部治理結構,防范融資及投資的風險,貫徹權利與義務相平衡的原則,更多地關注發(fā)展中國家的利益。
第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增資不是一個國家的事情。我們主張組織內的各成員國依照份額共同承擔責任。
第三,我們還要擴大其他國際金融機構采取多種融資方式進行融資。
第四,任何國家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增資都要從本國實際出發(fā),本著自愿的原則。
在4月19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fā)言人秦剛在回答記者有關美聯(lián)儲決定購買幾千億美國國債及債券以刺激美國經濟的問題時重申:希望美方保證中國在美資產的投資安全。
溫總理的擔憂不是空穴來風,有中國學者早已分析,美元貶值的風險一直是存在的?!安祭最D森林體系”期間,美元就經歷了三次危機,出現(xiàn)大幅度貶值。一旦美國經濟出現(xiàn)問題,美國就會采取擴張性貨幣政策刺激經濟,作為一國貨幣,美元會走軟。而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美元需要保持幣值穩(wěn)定,相應的,美國就要約束自己的宏觀經濟政策。而美國的經濟政策是別人無法干預的,這樣就出現(xiàn)過多次美元大幅度貶值的現(xiàn)象,給美元資產的持有者帶來較大的損失。這是美元作為一國貨幣和世界貨幣所面臨的困境,這種困境形成的風險過去存在,現(xiàn)在仍然存在。
金融危機中,為了“救市”,美國加大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擴張的力度。貨幣政策方面,美聯(lián)儲不斷降低聯(lián)邦基金利率,2008年12月16日更是將聯(lián)邦基金利率從1%下調至0到0.25%的“目標區(qū)間”,同時還明確表示將把聯(lián)邦基金利率維持在相當?shù)偷乃?。財政政策方面?009年2月18日奧巴馬簽署了787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2月26日,奧巴馬向國會遞交了首份預算案綱要。據(jù)此綱要,預計到2009年9月30日的新財政年度,美國政府總財政赤字將達1.75萬億美元,約占GDP的12%。
中國學者撰文認為,由于美元國債具有避險功能,美元一段時間走強,但從長期來看,貨幣擴張和財政赤字的貨幣化都會導致美元貶值,而美元貶值,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美元外匯資產仍會面臨縮水的風險。
專家的意見表示,從長期來看,美元國債的實際價值可能會下降,這是持有美國國債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也就是說,當美國國債到期時,持有人獲得的美元本息的購買力可能還比不上當時用美元投資時的購買力。這就好比儲蓄者把錢存在銀行里,由于通貨膨脹,存款到期時,存款本息的購買力已經比不上當時本金的購買力。這是一種潛在的損失,是中國總理的擔憂。
平時溫文爾雅的中國總理溫家寶,要美國信守承諾的答記者問,實際上給予美國政府一個十分強烈的信息:中國看重美國政府的信譽!溫家寶發(fā)出的也是“警告”:不希望美國政府自毀信譽。
面對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擔憂中國在美投資的安全問題,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14日在白宮會見來訪的巴西總統(tǒng)盧拉之后,對在白宮的新聞記者信誓旦旦地說,不僅是中國政府,而且是每一個投資者,都應該對在美國投資的安全性抱有絕對信心,對美國國庫券、政府債券的投資以及對私營部門、商業(yè)和工業(yè)的投資都是如此。
雖然美國總統(tǒng)作出保證,但中國總理的一番“警告”,仍讓美國人害怕。有媒體甚至夸張地表示:中國可能撤出部分美國國債。
美國《商業(yè)周刊》在題為《中國大筆借貸的后患》評論中稱,在美國對人民幣匯率和對中國補貼出口表示不滿后,溫家寶總理選擇在兩會中外記者會上對美國展開評論,并且“直言不諱”。
文章稱,美國主要依靠中國在其國債上的投資來填補財政上的大額赤字,而中國也正是借此成為美國最大的債主,隨著全球經濟的下滑,中國手里攥著的錢正面臨巨大威脅。
還有美國媒體以《總理一席話為美國經濟敲響警鐘》為題警告白宮,認為奧巴馬政府大規(guī)模的經濟復蘇計劃不被看好,伴隨而來的將是政府大量的財政赤字,進而使美元表現(xiàn)更加疲軟,從而威脅到中國的債券投資。
文章稱,溫家寶的此次言論正是對美國發(fā)出“警示”訊號,那就是如果美元相對于其他貨幣不斷變化的話,那么中國很有可能撤出一些國債。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研究員,曾參與過多項中美經濟戰(zhàn)略合作項目的著名經濟學家戴爾·喬根森也表示了同樣的擔心,他說,中國持有美國國債對美國經濟復蘇所起的作用顯而易見。
他認為,在不久的將來,美國政府擴大債務刺激經濟發(fā)展的時候,大部分資金很可能來自中國?!坝昧巳思业腻X,就要保障人家的利益?!币虼?,美國政府必須保證這些債券的價值,保證中國的資金安全。
中國主管金融的副總理王岐山在全國人大會議上也披露了個秘密,“兩房”出事的時候,中國政府也急得不行,當時的美國財長保爾森每周能給王岐山打兩三個電話,直到美國政府宣布接管“兩房”,給予相關債券“準國家信用”,大家這才松了口氣。
從2009年1月份的資料看,中國持有以“兩房”為主的機構債高達5106.71億美元,較2008年9月末的5253.31億美元僅減少了2.8%。可見,美國的國家信用,還真是值錢的。
面對美國債券,中國也處于兩難境地。如果美國政府的國債賣出去的少,它就會執(zhí)行減少財政支出刺激經濟計劃,這對防止美國的利率升高會有幫助,而且會使中國手中的美國債券不至于貶值。
對此,《華爾街日報》等媒體表示,當然不應該把溫家寶的此番言論看做是“含蓄的威脅”,而是溫家寶對即將參加G20峰會的國家發(fā)出暗示:中國并不是一個匯率操縱者。各國主流媒體都表示,溫家寶總理此次對大筆借貸表示擔心不無道理,同樣,警告美國保證中國資產安全更在情理之中。
溫家寶答記者問的話音剛落,美國債市就出現(xiàn)明顯波動,指標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前一天的2.85%迅速升至2.96%,市場明顯出現(xiàn)拋壓,美元指數(shù)(DXY)則連跌兩天。
一家馳名全球的美資大行的美債交易員對路透社表示,非常關心中國在美國債券市場的一舉一動。全球的投資者想法都一樣,如果美國真的不行了,一定要趕在中國拋出前將債券拋出。也就是說,中國拋不拋,影響著全球投資者對美國的信心。
事實上,溫總理在人大記者會上直言擔心國家所持美債的價值,希望美國保持信用,保證中國資產安全的答記者問,是在面對金融危機中,充滿著自信的、對中國經濟實力的展示。隨著美國為應對經濟危機而欠下更多債務,作為美國最大的債權國,中國現(xiàn)在的影響力和它采取的行動,被視為外國投資者對美國政府償還債務能力的一個主要的信心指示器。溫家寶的那些話在一定意義上是顯示實力,表明中國正利用其影響力告訴美國,應在貨幣和貿易政策上退讓。
美國制造業(yè)貿易行動聯(lián)盟執(zhí)行主任奧吉·坦蒂略說:“我認為,他們現(xiàn)在想說的是:‘不要采取任何損害中國進入美國市場能力的舉措?!袊碎_始展示他們的實力,中國正變得在經濟和商業(yè)上越來越強大,中國想讓美國知道這一點?!?/p>
美國《底特律新聞報》發(fā)表署名湯姆·瓦特金斯的評論,題目是“美國負債于中國”。瓦特金斯的評論說:“1960年代,我還小的時候,我媽媽要我好好吃飯,總是跟我說:‘把你的青豆吃掉,中國有孩子挨餓呢?!瘯r光流轉40年,中國現(xiàn)在正在吃我們的午餐,并且正在教訓美國。”
瓦特金斯的評論說,中國已經成為美國的銀行家,中國購買美國的債務。美國政府正在依賴中華人民共和國購買美國的債券,以便為美國規(guī)模巨大的經濟刺激系列計劃提供資金。中國已經是華盛頓最大的債權國。中國擁有大約1萬億美元的美國政府債券。中國擔心美元貶值,會使他們的美元資產價值縮水。
奧巴馬總統(tǒng)迅速發(fā)言,要中國以及世界各國放心。瓦特金斯的評論也說,在美國的投資是全世界最安全的。上述事件顯示,在世界經濟大國聚集倫敦參加G20峰會之際,中國在炫耀其經濟實力。這一事件也提醒人們,美國經濟和中國經濟已經難解難分,雙方都不能追求某些經濟政策損害另一方,因為雙方都擔心這樣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中國有個成語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換句話說就是,任何能夠帶來成功的東西也包含著重大風險。截至目前,中國和美國領導人至少都認為,中美兩國都陷在這個經濟爛攤子里,因此不能再互挖墻腳。
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09年1月,外國投資人購買美國國債凈增107億美元,而中國是凈增加了122億,也就是說,假如中國沒有購買,外國人1月份實際上是凈賣出美國國債。
從美國財政部披露的信息顯示,中國在美國的投資并不保守,甚至還顯得有些激進。就從1月份看,買入美國長期國債50.5億美元,賣出44.28億美元,買入機構債26.07億美元,賣出44.28億美元,系列動態(tài)的變化,顯示中國投資者在美國金融市場上異?;钴S。中國既擔憂,也顯得信心十足。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