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篹:女壯,勿用取女。
《彖》曰:篹,遇也,柔遇剛也,“勿用取女”,不可與長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剛遇中正,天下大行也。篹之時義大矣哉!
《象》曰:天下有風,篹。后以施命誥四方。
【譯文】
《篹卦》:女子過于強盛,不要娶該女為妻。
《彖傳》說:“就是相遇,即陰柔者遇剛強,“不要娶該女為妻”,是因為女子過分強壯,不能與她長久相處。天與地相遇,天下萬物都受到滋養(yǎng)而茁壯成長。陽剛的人能堅守中正,天下的人就能更好地實行正道。《篹卦》的現實意義是多么大呀!
《象傳》說:《篹》上卦為乾,乾為天;下卦為巽,巽為風。它的卦象為天底下吹著和風,萬物相遇,所以把它叫作《篹卦》。君子看到此卦象,應該施教于天下,讓天下人懂得這個道理。
【啟示】
“篹”,即交合。它暗示我們:天地、男女、君臣,相識相知盡在一個緣字,是否能融洽相處,相得益彰,受時間、場合等多種條件限制,強求不得。
【原文】
初六:系于金籶,貞吉。有攸往,見兇。羸豕孚蹢躅。
《象》曰:“系于金籶”,柔道牽也。
【譯文】
初六:緊緊系在金屬車閘上,占卜得到吉祥的預兆。有所行動,得兇兆。就像瘦弱的豬浮躁不安。
《象傳》說:緊緊系在金屬車閘上,就好像陰柔被剛強牽制。
【啟示】
這一爻告訴我們,對于位卑且柔弱的人,不要輕舉妄動,應時刻以正道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
【原文】
九二:包有魚,無咎;不利賓。
《象》曰:“包有魚”,義不及賓也。
【譯文】
九二:廚房里有一條魚,沒有什么災禍。但不利于拿來宴請賓客。
《象傳》說:“廚房里有魚”,從道義上說,還不能以賓客之禮對待他。
【啟示】
這一爻告訴我們,對別人還不了解時,應保持警惕。
【原文】
九三:臀無膚,其行次且,厲,無大咎。
《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牽也。
【譯文】
九三:屁股上沒有皮膚,走起路來搖搖擺擺。將遭遇危險,但沒有什么大的災禍。
《象傳》說:“走起路來搖搖擺擺,將遭遇危險,但沒有什么大的災禍”,這是因為沒有人牽制。
【啟示】
這一爻告訴我們,在與別人相交時,只要堅守中正,不受外界的干擾,就不會遭遇大災禍。
【原文】
九四:包無魚,起兇。
《象》曰:無魚之兇,遠民也。
【譯文】
九四:廚房里沒有一條魚。爭執(zhí)將招致兇險。
《象傳》說:廚房里沒有魚而引起兇險,就好像君主失去民眾的支持而發(fā)生兇險。
【啟示】
這一爻告訴我們,一個人處于力量非常弱時,不能與人發(fā)生爭執(zhí)。
【原文】
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隕自天。
《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坝须E自天”,志不舍命也。
【譯文】
九五:用枸杞樹枝葉包住瓜,就好像內心含有美德,必有良緣從天而降。
《象傳》說:《卦》的九五爻位是陽爻陽位。這表明雖處尊位,卻能夠堅守正道。必有良緣從天而降。這是因為不因天命太大,自己承受不了,就放棄自己的志向。
【啟示】
這一爻告訴我們,只要自己的內心純正,能堅守正道,就有理想的遇合從天而降。
【原文】
上九:篹其角,吝,無咎。
《象》曰:“篹其角”,上窮吝也。
【譯文】
上九:遇上野獸的長角,雖有危險,但不會有大的災禍。
《象傳》說:“遇上野獸的長角”,因為上面的陽爻行走的道路馬上就要終了、窮盡了,很快就要處于困境之中。
【啟示】
這一爻告訴我們,當小人就要面臨絕境時,即使遇到了小人的貌似強大的阻力,也不會遭遇災禍。
【疑難解析】
包有魚,無咎;不利賓
“包有魚,無咎;不利賓”的大意是:廚房里有一條魚,沒有什么災禍。但不利于拿來宴請賓客。為什么廚房里的魚用來宴請賓客是不利的呢?
“包有魚,無咎;不利賓”是九二爻的爻辭。九二是陽爻陰位,九二的下面是初六,初六是陰爻陽位。九二和初六就好比初次見面的兩個人(一個是陰柔者,一個是陽剛者)。他倆一見如故,談得很投機。此時,陽剛者如果用魚來款待賓客——陰柔者,是不利的。這是因為:
一、如果在初次見面時,就把對方當作知心朋友,給他好吃的、好喝的,這會使他的其他朋友不滿。因為他們會這樣想:我們是你多年的朋友,幫了你那么多忙,你對我們也不過如此而已。而現在,一個與你素昧平生的人,跟你說了幾句話,你就以如此的大禮來招待他。這不明擺著不把我們當朋友看嗎?
二、人心難測,就是相處了一輩子,也許你還因對別人的某一方面不了解而受騙!更何況,他只不過跟你說了幾句話。所以,因不了解而受騙的可能性很大。
三、從對方的心理來講,認為他是個草包或是個不負責任的人,只能把他當作很普通的朋友,絕不可作密友。因為對方會這樣想:自己說了幾句話,就得到了信任。那么,別人說了幾句話,也能得到信任。從而作出推斷,這個人要么沒有頭腦,要么濫交朋友。
包無魚,起兇
“包無魚,起兇”的大意是:廚房里沒有一條魚,爭執(zhí)將招致兇險。這就好比一個人的力量非常弱,但他逞強好勝,與人發(fā)生爭執(zhí),結果招致兇險。
一般來說,力量弱包括兩方面:一是指他的能力不夠,在別人之下,與別人發(fā)生爭執(zhí),必以失敗而告終。二是他沒有任何財富,窮得叮當響。所以,他如與人繼續(xù)發(fā)生爭吵,由于他的能力不夠,勢必以失敗而告終。即使他想回頭,想與人和談,但他什么都沒有,無法向人家表示自己的誠心。所以說,在你力量弱時,尤其不能爭強好勝,與別人發(fā)生爭執(zhí)。
【事例】
“以杞包瓜,含章,有隕自天”暗示我們,作為一個生意人,只要心地純正,就能贏得顧客的信任,從而把自己的事業(yè)做大做強。胡雪巖心地純正,靠誠實無欺建立起自己真正的名氣。
戒欺戒躁創(chuàng)名牌
胡慶余堂開辦之初,胡雪巖做生意的方針就是要做出自己的“金字招牌”。他要靠做出一塊不倒的“金字招牌”,建立真正的名氣,而要做出真正的名氣,其實很簡單,就是兩個字——“戒欺”。
胡雪巖親自擬定的商規(guī)是:“凡是貿易均著不得欺字,藥業(yè)關系性命,尤為萬不可欺。余存心濟世,誓不以劣品巧取厚利,唯愿諸君心余之心,采辦務真,修制務精,不致欺余以欺世人。是則造福冥冥,謂諸君之善為余謀也可,謂諸君之善自為謀亦可。”
這就是胡慶余堂的辦店準則。第一,“采辦務真,修制務精”,即方子一定可靠,選料一定實在,炮制一定精細,賣出的藥一定要有功效。第二,藥店上自總管、檔手,下到采辦、店員,除勤謹能干之外,更要誠實、心慈。只有心慈誠實的人才能夠時時為病人著想,才能時時注意藥的品質。這樣,藥店才不會壞了名聲,倒了牌子。
舊時藥店大堂上常掛一副對聯:修合雖無人見,存心自有天知。意思是賣藥只能靠自我約束,藥店是賺良心錢。這里的“修”,是指中藥制作過程中對于未經加工生藥材的炮制;“合”是指配制中藥過程中藥材的取舍、搭配、組合等,它涉及藥材的種類、產地、質量、數量等因素,直接影響藥物的療效。中國傳統中成藥的修合,大都沿襲單方秘制的慣例,不容外人窺探。而且,由單方秘制的成品品質的良莠優(yōu)劣,一般人很難分辨出來,如果店家存心不正,以次充好,以劣代優(yōu),或者偷減貴重藥材的分量,是很容易得手的,因而自古以來就有所謂“藥糊涂”一說。
不誠實的人賣藥,尤其是賣成藥,用料不實,分量不足,病人用過,不僅不能治病,相反還會壞事。這個道理,胡雪巖自然心知肚明,這才有了“戒欺”匾上“藥業(yè)關系性命,尤為萬不可欺”的警戒。
此外,胡雪巖認為“說真方,賣假藥”最要不得。他要求胡慶余堂賣出的藥,必須是真方真料且精心修合。比如當歸、黃芪必須采自甘肅、陜西,麝香、貝母、川芎必須來自云、貴、川,而虎骨、人參,則必須到關外購買,即使陳皮、冰糖之類的材料,也絕不含糊,必須來自廣東、福建,才允許入藥。而且他還要求,讓主顧看得清清楚楚,讓他們相信,藥店賣出的藥的確貨真價實。為此,他甚至提議每次炮制一種特殊的成藥之前,可以貼出告示,讓人參觀。同時,為了讓顧客知道藥店選料實在,在藥店擺出取料的來源。比如賣鹿茸,就不妨在藥店后院養(yǎng)上幾頭鹿,這樣,顧客也就自然相信藥店的藥了。這才是真正做出了“金字招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