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月經(jīng)過少
(四)治療月經(jīng)過少
當歸川芎酒
【配方】 當歸90克,川芎30克,白芍、茯苓各60克,炙甘草45克,五加皮240克,大棗、桃仁、生地黃各120克,糯米酒2 000毫升。
【制法】 將上藥切薄片,用絹袋盛好,浸于酒中,密封,隔水加熱約1小時后,取出埋土中5日,然后取出靜置21日,過濾后使用。
【用法】 每次溫飲1~2小盅,每日2次。
【功效】 本方適用于體虛致月經(jīng)過少。
椹歸酒
【配方】 桑椹200克,當歸150克,白芍120克,五加皮90克,大棗250克,糯米、高粱各2 000克,白酒500克,酒曲適量。
【制法】 諸味藥水煎,棄渣,取藥汁;高粱、糯米棄雜質(zhì)洗凈,水浸4小時,瀝干,蒸熟候冷,置容器中,下酒曲,藥液攪勻,密封2~5日,有酒味時,入陰涼處存放3日,再加入冷開水、白酒,密封,埋入潮濕的深黃土中3個月開封飲用。
【用法】 每日2次,每次服30~50毫升,溫服。
【功效】 此藥酒適宜于食少乏力、易疲倦、面色少華、頭暈氣短、月經(jīng)量少、色淡、腰膝酸軟等患者飲用。
阿膠酒
【配方】 阿膠6克,黃酒50毫升。
【制法】 將阿膠用小火炒研細末,以黃酒兌溫開水送服。
【用法】 1次服用。
【功效】 本方適用于血虛經(jīng)行后期量少、色淡、小腹疼痛。
八珍酒
【配方】 炒白術(shù)、當歸各90克,川芎、人參各30克,白芍、茯苓各60克,炙甘草45克,五加皮240克,大棗、桃仁、生地黃各120克,糯米酒20升。
【制法】 將上藥切薄片,用絹袋盛好,浸于酒中,容器密封,隔水加熱約1小時后,取出埋土中5日,然后取出靜置21日,過濾后使用。
【用法】 每次溫飲10~20毫升,每日3次。
【功效】 適用于食少乏力、易于疲倦、面色少華、頭眩氣短、月經(jīng)量少、色淡、腰膝酸軟等癥。
補氣補血酒
【配方】 人參、當歸各20克,黃芪25克,龍眼肉60克,川芎15克,熟地黃45克,50度米酒1 000毫升。
【制法】 上述諸藥浸泡1個月。
【用法】 每次服用10~20毫升。不善飲酒者可將藥酒沖入湯水中飲用,或以此酒燉雞效果亦佳。
【功效】 補氣補血,適用于氣血虛弱所引起的面色蒼白、無光澤、乏力、月經(jīng)稀少、色淡、月經(jīng)延后等癥。
【禁忌】 感冒發(fā)熱、潰瘍病、呼吸道疾病及肝病患者忌服。
【配方】 當歸、川芎、吳茱萸各120克,炒白芍、茯苓、陳皮、延胡索、牡丹皮各90克,熟地黃、醋香附各180克,小茴香、砂仁各60克,燒酒15升,黃酒10升。
【制法】 將上藥用絹袋盛之,浸入酒中,容器封固,隔水加熱1.5小時后,放涼,再浸數(shù)日即可飲用。
【用法】 適量飲用,每日2次。
【功效】 適用于氣滯血瘀、夾有寒邪所致的經(jīng)行腹脹疼痛、經(jīng)血量少、色暗有塊以及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癥。
砂仁酒
【配方】 砂仁、佛手、山楂各30克,黃酒或米酒500毫升。
【制法】 將前3味藥洗凈置酒中浸泡3~6日。
【用法】 視酒量大小,每次15~30毫升,早、晚各1次。不善飲酒者可用好醋代泡,服時加冰糖適量減酸。
【功效】 本方適用于氣滯所致月經(jīng)后期量少。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