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溶血病是由于媽媽和寶寶的血型不能相合,在媽媽的血中有一種物質(醫(yī)學上稱紅細胞抗體),這種物質通過胎盤進入寶寶的身體后就粘在寶寶的紅細胞上,導致寶寶的紅細胞損壞(醫(yī)學上稱溶血),寶寶就發(fā)生皮膚發(fā)黃(即黃疸)、貧血和茶色尿了。對于此病,應該怎樣治療呢?
①快速退黃疸和不讓膽紅素腦病發(fā)生。當寶寶經醫(yī)院明確診斷為新生兒溶血病后,醫(yī)院都會立即進行治療。治療的重點就是退黃疸和預防膽紅素腦病。主要治療方法包括:光照療法,靜脈滴注白蛋白或血漿、苯巴比妥等肝酶誘導劑,使用免疫球蛋白切斷抗體物質破壞紅細胞路徑和換血治療等。
②及時診療預后良好。臨床上絕大多數新生兒溶血病的孩子在接受這些綜合治療后,黃疸在3~7天后逐漸下降至消失。換血治療有諸多副作用,只有重癥孩子才選擇,實際上在臨床絕大多數新生兒溶血病寶寶經及時診斷和治療后,病情多數控制,很少實施換血治療,加上寶寶已經離開媽媽,不會再有媽媽的抗體物質進入,如果沒有發(fā)生膽紅素腦病,孩子的黃疸一旦控制,預后多是很好的,一般不留后遺癥。
③膽紅素腦病預后差。如果新生兒溶血病寶寶黃疸很高(超過正常值10倍以上)沒有及時診斷和治療或黃疸出現很早且進展很快等重癥,發(fā)生了膽紅素腦病后,常常危及寶寶生命,即使給予全力救治,絕大多數會遺留不同程度的后遺癥(如手足徐動癥、聽力下降、智能落后、眼球運動障礙等)。有些家長認為黃疸很多新生兒都有,不必大驚小怪,自己會好的,這種思想是不對的,對新生兒出現黃疸,一定要咨詢醫(yī)生,明確新生兒黃疸原因,若是生理性或母乳性黃疸是會自己好的,但若是溶血病引起的黃疸,是不能自愈的。
(方 鳳)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