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失眠的療法 失眠用朱砂3~5g,將朱砂研成細面,用干凈白布1塊,涂漿糊少許,將朱砂均勻黏附于白布上,然后外敷涌泉穴,膠布固定。用前先用熱水把腳洗凈,睡前貼敷。朱砂有清心、定驚、安神的功能。此法常用于心火亢盛所致心神不安,胸中煩熱,驚悸不眠者。
2.心絞痛的療法 令患者半臥,下肢向上抬30°左右,再向外側開30°左右。然后由他人手持患者腳的斜外上部,使其稍稍向腳背內側屈曲,如此左右腳交互進行數(shù)次,發(fā)作便可停止。本法僅能治好心絞痛發(fā)作時的疼痛,對原發(fā)病應到醫(yī)院進行確診,積極治療。
3.咳嗽的療法 咳嗽取大蒜若干、傷濕止痛膏2片,將大蒜搗爛如泥,置于傷濕止痛膏中心,每晚洗足后貼雙足涌泉穴,次晨揭去,連續(xù)敷貼3~5次。此法不僅可治療小兒百日咳,而且對成人因炎癥而引起的遇風、寒、燥邪所致的咳嗽及夜間劇烈咳嗽都有效。
4.手臂酸麻的治療 手臂酸麻在當今社會里為數(shù)不少,患者除了手臂酸麻以外,頸部都會比較僵硬,這是由于很多的手臂酸麻都是由于頸椎病、頸肩綜合征、肩周炎等引起的。原發(fā)病的治療再配合上足部按摩法,會起到意想不到的療效!發(fā)生手臂酸麻要按反射區(qū):頸椎、頸項、斜方肌、肩胛骨、肩關節(jié)、肘關節(jié)、腕關節(jié)、泌尿系統(tǒng),此外,還要對整只手以及頸肩部進行拍打、按摩。
手臂酸麻還要加強按摩部位:肩關節(jié)、肘關節(jié)、腕關節(jié)。
(1)頸椎:位于雙腳底內側,在趾骨下方。按摩5~1頸椎要由下往上按摩,按摩7~5頸椎時要從上往下按摩。
(2)頸項:位雙足趾與腳掌相交處有條橫紋下方的肉球就是頸項。按摩時方向要從外往內扣按。
(3)斜方?。涸陔p腳腳底腳趾頭2~5趾往下,腳掌4個關節(jié)上方即是斜方肌反射區(qū)。按摩時要扣住關節(jié)上方由外往內按摩。
(4)肩胛骨:在雙腳腳背4及5腳趾往下延伸凹陷處,要到腳背前1/3處,往第4趾方向扣,用手扣按有顆粒凸起的現(xiàn)象,為肩胛骨反射區(qū)。按摩時按住凸起的地方后定點扣揉。
5.足底按摩治低血壓 用拇指輕揉患者兩足,并對在按摩中疼痛明顯的反射區(qū)繼續(xù)按揉5分鐘。堅持每日按摩,每日揉壓足后跟3~4次,每次15分鐘左右。尤其是對涌泉穴,術者須用大拇指朝患者腳后跟的方向揉壓10~15分鐘。然后用拇、示指揉搓患者左足大趾指、第3趾各5分鐘,再用手指邊上下摩擦5分鐘,然后揉壓足心5分鐘,每日2次。再利用自己的足跟、足底前部跖趾對患者足跟施以節(jié)律性的壓踩10~20分鐘,每日1次。此外,還可以用空可樂瓶或拳頭輕輕敲打足底15~20分鐘,每日1次;用發(fā)卡或牙簽刺激足跟15~20分鐘,每日2次;旋轉足踝15~20分鐘,每日2次。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