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主食以谷類為主,1997年中國營養(yǎng)學會通過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第一條就是“食物多樣,谷類為主”,它強調人們日常所必需能量和蛋白質應主要由糧食供給,糧食是攝取營養(yǎng)素的主體和根本??梢?,糧食在人們的飲食結構中是排在第一位的。古人強調“五谷為養(yǎng)”的基本原則也是“精細搭配,雜食五谷”。
糖類(碳水化合物)主要來源于米面等“五谷”之中。糖類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一大類化合物,它也是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素之一。糖類是人類最主要最經濟的能量來源,富含糖類的食物一般價格都比較便宜。糖類在體內氧化較快,能及時提供能量,人體所消耗的能量60%~70%都來自糖類,每1克糖類在體內被氧化后可提供16.75千焦的能量。更為重要的是,除葡萄糖(糖類中的一種)以外,大腦不能直接利用其他營養(yǎng)物質,就是說葡萄糖是大腦唯一能直接利用的能源。糖類是機體重要組成物質,如構成神經組織成分等。糖類可促進消化道運動,防止便秘,排除有害物質,預防腸道腫瘤的發(fā)生。糖類主要來源于我們日常所食用的米面食品中,如大米、粳米、小米、玉米、小麥、青豆、豌豆,其成品更為常見,如饅頭、窩頭、米飯等。
無論是糖類還是蛋白質和脂肪,攝入過多,都會變成脂肪在體內儲存。食物糖類的能量在體內更易被利用,食物脂肪更易轉變?yōu)橹緝Υ?。近年來我國肥胖癥和糖尿病發(fā)病率明顯上升,最主要的原因是由多吃少動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并不是糧食吃得多,而是其他食物特別是動物性食物和油脂吃得太多了。
有些父母認為主食沒什么營養(yǎng),少吃一點沒關系。其實,主食所含的糖類是人體所需熱量的主要供應來源。孩子的活動量大,需要充足的熱量供應,主食攝入的少,熱量供應不充分,孩子自然不會健壯。肉、魚雖然富有營養(yǎng),但兒童的消化吸收功能較差,偏愛肉食,容易使孩子形成疳積之癥,最終導致身體素質下降。所以,肉食一定要適量。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