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調(diào)養(yǎng)方
◎ 山楂消食餅
【材料】 鮮山楂250克,炒白術(shù)150克,神曲30克,面粉、精鹽、植物油各適量。
【制法】 將鮮山楂洗凈,放入鍋內(nèi),加入清水煮熟取出,去皮、核,制成山楂泥;白術(shù)、神曲研成細(xì)粉。將山楂泥、白術(shù)粉、神曲粉放入盆中,加入精鹽、面粉,溫水和成面團(tuán),制成大小均勻的薄餅。平底鍋上火,抹上植物油,放入薄餅,烙至兩面金黃、薄餅熟透即成。
【用法】 當(dāng)點(diǎn)心食用。
【功效】 健脾和胃,消食化積。適用于脾氣虛弱型脂肪肝及肝硬化等患者。
◎ 什錦雜糧
【材料】 粟米150克,玉米100克,蕎麥100克,高粱100克。
【制法】 將粟米、玉米、蕎麥、高粱分別洗凈,先將玉米煮至熟軟,再加入粟米、蕎麥、高粱攪勻,倒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燜至香熟即成。
【用法】 作主食食用。
【功效】 健脾除濕,消積下氣,祛瘀降濁。適用于脾氣虛弱型脂肪肝及高脂血癥、高血壓等患者。
◎ 菇筍白菜蒸餃
【材料】 水發(fā)香菇5克,熟筍5克,蘑菇15克,大白菜150克,面粉100克,麻油、精鹽、味精各適量。
【制法】 將大白菜入沸水鍋中焯一下,擠干水分,切碎;再將香菇、熟筍、蘑菇洗凈后切碎,與白菜一同入盆,加味精、麻油、精鹽拌勻,做餡備用。面粉加溫水揉勻,制成12個(gè)劑子,包入餡,蒸熟即成。
【用法】 當(dāng)主食食用。
【功效】 降脂減肥,補(bǔ)充纖維素。適用于脾氣虛弱型脂肪肝及習(xí)慣性便秘患者。
◎ 玫瑰蕎麥糕
【材料】 干玫瑰花10克,蕎麥面50克,糯米粉50克,粳米粉100克,白糖適量。
【制法】 將白糖加水溶化。再將蕎麥面、糯米粉、粳米粉放入鍋中,加入白糖水,充分?jǐn)嚢杈鶆?,至半透明黏糊狀,調(diào)入揉碎的玫瑰花及發(fā)酵粉少許,繼續(xù)攪拌均勻,放置片刻,將其倒入模型內(nèi),置蒸鍋上用武火蒸20分鐘以上。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理氣解郁,健脾益氣。適用于肝郁氣滯兼脾虛型脂肪肝患者。
◎ 蘿卜絲餅
【材料】 白蘿卜500克,面粉500克,熟火腿25克,蔥花、生姜末、精鹽、味精、麻油、植物油等各適量。
【制法】 將白蘿卜洗凈,除去蒂頭及根須,剖片,入潔凈的大搪瓷碗內(nèi),加適量精鹽,拌和均勻,稍腌漬片刻,擠去汁液。將適量面粉放入盆內(nèi),放油拌和揉成干油酥;并將另留的面粉放入盆內(nèi),加水及植物油拌揉成水油酥;將水油酥搓圓搟平,中間放上干油酥,包攏捏緊搓成圓球狀;再搟成長方形,分三層折疊在一起,搟成長約4厘米的長條,切成10個(gè)劑子,待用。將熟火腿洗凈,切成碎末,拌入蘿卜絲內(nèi),加入煸炒出香的蔥花、生姜末,再加精鹽、味精、麻油等佐料,拌和成餡,分成10份,包入酥皮內(nèi)制成厚餅形,輕揉中微壓展平,逐個(gè)放入平底油鍋中,微火(或小火)煎至兩面金黃色熟透即成。
【用法】 當(dāng)點(diǎn)心食用。
【功效】 理氣解郁,化痰降脂。適用于肝郁氣滯型脂肪肝患者。
◎ 魔芋面
【材料】 去毒魔芋350克,雞胸脯肉100克,胡蘿卜50克,黃瓜50克,料酒、花生油、醬油、白砂糖、鹽、香油、姜、青蔥各適量。
【制法】 魔芋氽燙撈出,用冷水泡一下,取出瀝干備用;雞肉煮熟撕成絲狀,黃瓜、胡蘿卜、姜、蔥均切絲;油鍋燒熱炒味精、姜絲、蔥絲,加入兩碗水和勻后放味料,煮開后熄火;魔芋盛碗中,將雞肉絲、黃瓜絲、胡蘿卜絲排放魔芋四周,將湯汁淋上即可。
【用法】 當(dāng)點(diǎn)心食用,每次30克。
【功效】 降脂降糖,化痰軟堅(jiān)。適用于痰濕內(nèi)阻型脂肪肝患者。
◎ 山楂葛根茯苓羹
【材料】 山楂粉30克,葛根粉30克,茯苓粉30克,粟米50克,紅糖10克。
【制法】 將粟米淘洗干凈,放入砂鍋,加足量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30分鐘,待粟米熟爛,調(diào)入茯苓粉、葛根粉、山楂粉,拌和均勻,繼續(xù)用小火煮20分鐘,待羹將成時(shí)調(diào)入紅糖,拌勻即成。
【用法】 早晚分服,或當(dāng)點(diǎn)心,隨意服食,當(dāng)日吃完。
【功效】 清熱解毒,行氣散瘀,滲濕化痰,降脂降壓。適用于痰瘀交阻型脂肪肝患者。
◎ 蠶豆飯
【材料】 蠶豆250克,紅糖50克。
【制法】 將蠶豆用清水泡發(fā),剝?nèi)テず蠓湃脲佒?,加水適量,煮爛后加入紅糖,攪拌均勻,絞壓成泥,待冷,以干凈的塑料瓶蓋或啤酒瓶蓋為模,將上料填壓成餅狀,擺在盤內(nèi)即成。
【用法】 當(dāng)點(diǎn)心食用。
【功效】 利濕消腫,祛瘀降脂。適用于痰瘀交阻型脂肪肝及冠心病、高血壓患者。
◎ 麥麩山楂茯苓糕
【材料】 山楂30克,麥麩50克,茯苓粉50克,糯米粉50克,粟米粉100克,紅糖10克。
【制法】 先將麥麩、山楂去雜質(zhì);再將山楂去核,切碎,曬干或烘干,與麥麩共研為細(xì)末;然后與茯苓粉、粟米粉、糯米粉、紅糖一起拌和均勻,加水適量,用竹筷攪和成粗粉粒狀,分裝入8個(gè)糕模具內(nèi),輕輕搖實(shí),放入籠屜,上籠用大火蒸30分鐘,粉糕蒸熟取出即成。
【用法】 早晚兩次分服,或當(dāng)點(diǎn)心,隨餐食用。
【功效】 散瘀降脂,補(bǔ)虛和血,養(yǎng)心益腎。適用于氣血瘀阻型脂肪肝及高血壓等患者。
◎ 蜜餞山楂糕
【材料】 山楂糕300克,淀粉50克,面粉50克,白糖15克,蜂蜜、植物油各適量。
【制法】 將山楂糕切成手指粗。淀粉、面粉加水調(diào)成糊,將山楂糕條放入糊中,炒鍋上火,放油燒至七成熱,將山楂糕條分散放入油中,炸至金色時(shí)撈出。炒鍋上火,加入清水、白糖、蜂蜜,熬至水盡。即將出絲時(shí),將炸山楂條糕倒入,翻拌即成。
【用法】 當(dāng)點(diǎn)心食用。
【功效】 消食降脂,活血散瘀。適用于氣血瘀阻型脂肪肝及冠心病等患者。
◎ 豆沙餃
【材料】 面粉10克,赤小豆10克,糖玫瑰15克,白糖、植物油各適量。
【制法】 將赤小豆淘洗干凈,用水浸泡后倒入鍋內(nèi),加水煮至熟爛,撈出,用銅絲羅篩擦去豆皮,即成豆沙。炒鍋上火,加熟植物油燒熱,先放入白糖炒化,再加入豆沙,用小火翻炒,直至水分炒干,再加糖玫瑰,炒透,盛出晾涼,即成為餡料。面粉加熱水拌勻,和成面團(tuán),揉勻,放在案板上攤開晾涼,再揉勻揉透,面餳片刻,再稍揉幾下,搓成長條,揪成小面劑,再搟成中間稍厚的圓形面皮。將餡料包入面皮里,把口捏緊,放在案板上,再將捏口處壓扁,用刀在上面切上4刀,捏成5個(gè)手指狀,再將中間3個(gè)指狀向內(nèi)卷起,即成佛手狀餃子生坯,一一包好后擺入小籠屜,呈環(huán)狀,中間放1個(gè),大火蒸熟即成。
【用法】 作主食食用。
【功效】 健脾護(hù)肝,益氣養(yǎng)血。適用于各型脂肪肝患者。
◎ 黑木耳豆面餅
【材料】 黑木耳30克,黃豆200克,紅棗200克,面粉250克。
【制法】 將黑木耳洗凈,加水泡發(fā),用小火煮熟爛成羹,備用;黃豆炒熟,磨成粉,備用;紅棗洗凈,加水泡脹后,置于鍋內(nèi),加適量水,用旺火煮沸后轉(zhuǎn)用小火燉至熟爛,用筷子剔除皮、核后攪成紅棗糊。將紅棗糊、黑木耳羹、黃豆粉一并與面粉和勻,制成餅,在平底鍋上烙熟即成。
【用法】 早晚餐食用。
【功效】 益氣健脾,潤肺養(yǎng)心。適用于各型脂肪肝患者。
◎ 薺菜蕎麥餅
【材料】 蕎麥面粉500克,薺菜500克,蝦米25克,麻油、精鹽、蔥末、姜末、味精各適量。
【制法】 將蕎麥面粉倒入盆內(nèi),加水拌和,調(diào)成光潤的水調(diào)面團(tuán),蓋上擰干的濕潔布,餳約30分鐘;薺菜擇洗干凈,切成碎末;蝦米洗凈,切成碎末。將薺菜末和蝦米末一起放入盆內(nèi),加入麻油和精鹽、味精、姜末、蔥末,拌勻成菜餡;將面團(tuán)放在案板上,揉勻揉光,分塊搓條,揪成每個(gè)重100克的劑子,按扁壓成長方片,均勻撒上餡料,卷成筒形,拿住兩頭抻長,一手按住一頭,一手拿住另一頭向里卷,盤卷成圓形,劑頭壓在中間,再搟成厚薄均勻、直徑12厘米左右的餅坯。平底鍋上火燒熱,淋油,放餅,烙熟即成。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清熱利濕,降脂降壓。適用于各型脂肪肝患者。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qǐng)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