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數(shù)孕期常見的飲食誤區(qū)(二)
懷孕了,不能吃火鍋
孕婦是可以吃火鍋的,尤其是在冬季,火鍋是不錯的選擇,但在吃火鍋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涮食物時不能求嫩求鮮,一定要煮熟燙透,防止寄生蟲。
②葷素菜的比例要適當,蔬菜至少是葷菜的一倍,并要控制總量。
③少吃粉絲、粉條,質(zhì)量差的粉絲類食物可能含有鋁。
④少用調(diào)料,口味不要過重,避免過咸、過辣。
⑤不要搭配含酒精或可樂的飲料,可以喝點果汁,補充維生素C又清火,但也不能無節(jié)制地喝,如果口渴,可多喝幾杯溫開水。
⑥吃適量主食,可以在火鍋里下一些水餃、面條做主食。
⑦不要喝火鍋湯底,火鍋湯底中溶解了各種葷菜的脂肪及膽固醇,脂肪含量高,而且長時間的燒煮,食物中的可溶性物質(zhì)在湯里會生成亞硝酸鹽等有毒物質(zhì)。
⑧防止燙傷,不要心急,以免燙傷口腔或手。
味精多吃點沒關(guān)系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一般還含有部分食鹽。某些高鮮味精中放核酸作為增鮮劑。這些成分在一定量的范圍內(nèi)是安全的,不必為菜中放了味精而過分緊張。但另一方面,孕期食用味精不宜過量。研究認為,過量的谷氨酸鈉可能會減少人體對鋅的吸收,而鋅是胎兒發(fā)育重要的元素之一。因此除了味精之外,含有味精較多的薯片、蝦條等膨化食品也要少吃。
煲湯和炒菜時,可以少量放些味精,但沒必要每個菜都放,如用高湯煮的菜、雞湯、海鮮等。堿性較強的海帶、海參、魷魚、蝦仁等菜肴中不必加入味精,因為堿性會破壞味精的成分。酸性菜肴也不宜放味精,因為味精在酸性條件下不易溶解。此外,雞精、魚露等增鮮劑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谷氨酸鈉,可以代替味精。
維生素片可以代替蔬果
維生素制劑不等于蔬果。蔬果的成分、營養(yǎng)比維生素制劑更全面。蔬果是多種維生素的集合體,并且還含有維生素以外的其他成分,比如礦物質(zhì)、纖維素、糖類、微量元素等,而且蔬果中的維生素是按照一定比例存在的天然成分。因此,維生素制劑遠不可能代替蔬果,就獲得全面均衡的營養(yǎng)而言,吃新鮮的蔬果遠比吃維生素制劑重要,盡量從天然的食物中獲得所需營養(yǎng),這對孕媽媽來說更為重要。
蔬果也不能代替維生素制劑。拿維生素C來說,其一,不是所有的蔬果都富含維生素C;其二,洗菜時、高溫烹飪時、存放時間過久時,維生素C都會遭到破壞,所以即使精心選擇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用正確的方法烹飪,也不一定能獲得每天所需要的100毫克維生素C(對孕媽媽來說應是130毫克),因此,適量攝入維生素制劑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孕期對各種營養(yǎng)物質(zhì)的需求增多,可以遵醫(yī)囑服用營養(yǎng)補充劑。
※貼心提醒※ 味精應在菜肴快熟時放入,溫度不宜過高。如溫度超過120℃,味精中的谷氨酸鈉就會焦化,這不僅沒有鮮味,還會產(chǎn)生一定毒性。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